管理學知識總結
管理學與公***管理學在***通中存在著差異,那麽妳對管理學知識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管理學知識 總結 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管理學知識總結
(壹)泰羅
壹、科學管理的核心觀念:科學管理是以工廠管理為對象,以提高工人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在對工人的工作和任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標準操作 方法 ,並用此法對工人進行指導訓練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1-科學管理?四原則?
1.?壹個最佳的方法?;
2.科學的挑選人員;
3.經濟刺激;
4.職能上的分工。
2-作業管理原則
1.高的日作業定額;
2.標準的作業條件;
3.科學的挑選工人並使之成為第壹流工人;
4.差別計件工資制。
3-職能化原理、例外原則和精神革命
1.職能化原理;
2.例外原則: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把壹般的日常事務授權給基層管理人員去處理,自己只保留對例外事項的決策和監督權;
3.精神革命
二、對科學管理的評價:
科學管理理論為工作方法的改進和工時定額的制訂提供了理論依據;科學管理理論提供了勞資精神革命的構思,為緩解勞資關系增加了可能性;以科學管理為核心的科學管理運動加強了公眾對提高生產率的關心程度;此外還提升了管理理論的科學性。
三、 科學管理的兩大較突出缺陷:
1.泰羅把分析原則與行動原則混淆了;
2.計劃工作與實際工作的分離。
(二)法約爾
壹、壹般管理理論:
1.經營與管理的區別:
經營包括六種活動: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管理活動;
管理活動包括五大要素: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2.管理的五要素
(1)計劃
制定行動計劃的依據有:①企業資源②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的性質和重要性③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行動計劃四要素:行動路線、行動階段、行動手段、計劃目標良好的行動計劃四大特點:統壹性、連續性、靈活性、精確性
(2)組織:指確定企業在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方面的結構。且組織的效率取決於其成員的素質和創造力。
(3)指揮:是保證企業職員能履行賦予他的職能,以及下級有良好的表現,使下級增強責任感,最終是企業的活動最富成效性。 對行使指揮權的管理者的8個要求:①透徹的了解下屬②淘汰不勝任者③擬定並了解雇傭協定④樹立良好的榜樣⑤定期檢查組織結構,避免雙重領導⑥召開助手會議,了解情況,集中力量⑦不限於日常瑣事⑧力爭使職員團結、互助、主動、忠誠。
(4)協調:指讓企業人員團結壹致,使企業中所有活動和努力得到統壹協調,並使企業去的經營成功。
判斷壹企業是否協調:①每個部門的工作是否都與其他部門步調壹致;②各個部門內部的分支及所屬單位對自己所應承擔的職責和互相之間應提供的協助是否都有清晰地了解③各部門及所屬分支的計劃是否經常隨實際情況的變化而相應調整。
(5)控制:指保證企業中所進行的壹切活動符合指定的計劃和既定的原則、發布的命令。
3.管理的十四條原則
(1)勞動分工:目的是用同樣的努力而產生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2)權利與責任:責任是相互對應的;
(3)紀律:以尊重為基礎;
(4)統壹命令:指無論對哪壹件工作來說壹個下屬只能聽命於壹個領導人;
(5)統壹指揮:指目標相同的壹組活動,只有壹個領導者和壹項計劃;
(6)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
(7)人員的報酬: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指出人員的報酬使其服務的價格;
(8)集中與分散:合理的集中和分散可以使組織各部分運動起來;
(9)等級鏈
(10)秩序:指有地方安置每壹件東西,而每件東西都放在該安置的地方,有職位安排每壹個人,每個人都安排在應該安排的職位上的這樣壹種理想狀態;
(11)公平:指管理者對待員工時必須做到善意與公道;
(12)人員穩定:組織人員的和諧;
(13)首創精神:要求員工能夠盡可能的發明創造;
(14)團隊精神:管理人員應積極鼓勵職工緊密團結,發揚團隊精神。
二、對法約爾的評價
上述是法約爾壹般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他的旨意理論被後來的管理過程學派所繼承,人們還把法約爾稱為管理過程理論的創始人,許多管理學者對法約爾的評價是相當的高的。
(三)、韋伯
壹、理想的行政集權制理論
?行政集權制?又被譯為官僚制,它是指通過職位或職務來實現管理職能的壹套管理制度。?理想的行政集權制理論?則是指其管理理論研究的對象是理想的亦即純粹或單壹的行政集權組織形態的 企業管理 。
1.理想的組織形式
(1)超凡權利?神秘化組織,其基礎是不穩固的;
(2)傳統權利?傳統的組織;
(3) 法定權利?法律化的組織,能有效的實現組織目標。
2.理想組織形式的管理制度
(1)壹個明確限定的層級權利
(2)分工清晰
(3)壹系列的規章,包括與崗位親密相關的權利與義務
(4)有關各工作情形的流程系統
(5)保持客觀的人際關系
(6)根據技術能力來選用和提供人員
3.理想組織形式的組織結構
二、對韋伯的評價
韋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權制理論,反映了當時德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度的要求。他總結了在大型組織中的實踐 經驗 ,位子本書以的發展提供了穩定、嚴密、高效、合乎理性的管理體系理論;同時,也為管理界管理理論的創新做出貢獻。
這些古典管理理論在現實中是有意義的,為什麽這樣說呢?首先,這些理論給現代管理理論奠定了壹個良好的思想理論基礎;其次,就是壹些理論在現實還有實用價值。例如:現代企業對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團結意識要求也是挺高的,其次就是在技術方面,要求精益求精。
(四)行為管理理論
壹、早期的行為管理學家
1.雨果?芒斯特伯格:他認為管理者們往往過於註重工人的身體技能與工作要求的相適應,從而忽略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技能。
2.瑪麗?福萊特:她相信科學管理方法和原理能應用於人際關系,並相信只有通過群體,才能把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3.莉蓮?吉爾布雷思:研究了不同的管理風格:傳統管理風格;過度管理風格;科學管理風格。
二、人際關系運動(實驗分析)
梅奧和霍桑試驗:
(1)照明試驗(打算研究工作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
(2)繼電器裝配測試試驗
(3)訪談計劃(開始大量的、大規模的訪談調查)
(4)接線板小組觀測研究(壹眼就職工在工作中的群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