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格雷厄姆人物簡介
英國銀行家,兒童文學作家。《柳林風聲》(1908)是其兒童讀物代表作。艾倫·亞歷山大·米爾恩曾把它改編成劇本。早期成名之作還有《黃金時代》(1895)及其續集《夢裏春秋》(1898)。
中文名:肯尼斯·格雷厄姆
外文名:KennethGrahame
出生地:蘇格蘭愛丁堡
出生日期:1859
逝世日期:1932
職業:童話作家
畢業院校:牛津聖·愛德華學校
代表作品:柳林風聲,黃金時代,做夢的日子,夢裏春秋
簡介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Grahame(1859~1932)童話作家,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父親是律師,卻有嚴重的酗酒惡習,5歲的時候母親因猩紅熱病逝,隨後喪父,幾兄弟都由親戚收養。外公外婆把他帶到鄉間撫養長大。他小時候流連的田野風光,後來成為《柳林風聲》中鼴鼠、水鼠、獾與癩蛤蟆先生結伴暢遊的世界。中學畢業後,他沒有錢繼續讀大學,20歲進英格蘭銀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銀行裏被壹瘋漢用槍擊傷而退休。
他喜歡自然和文學,業余研究動物和寫作,很早就是壹位很有名氣的作家。在他的獨生兒子6歲時,他為兒子編講故事,兒子聽得入了迷,暑假也不肯到外地去過,他只好答應用寫信的方式把故事繼續寫給他看。1907年他寫給兒子的壹紮信,就是童話《柳林風聲》的基礎。雖然肯尼思·格雷厄姆的童年充滿煩惱,但他創作出的《柳林風聲》的基調卻是甜美的。或許肯尼思·格雷厄姆發現,唯有在這些林間動物的身上,生命裏蟄伏的希望與愛才能萌芽。柳林間的風聲,其實在每顆心上吹拂。格雷厄姆的這本書,曾經引起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註意,他曾寫信告訴作者,他把《柳林風聲》壹口氣讀了3遍。格雷厄姆酷愛大自然,在他的筆下,對自然的描寫及其流暢、豐富。《柳林風聲》在1908年出版,被譽為英國散文體作品的典範。除《柳林風聲》外,他還留下兩本書:《黃金時代》(TheGoldenAge,1895)和《做夢的日子》(DreamDays,1898),深為英美不同年齡的人喜愛。
生平
1859年7月20日出生於愛丁堡,是律師詹姆斯·坎安寧·格雷厄姆的第三個兒子。肯尼思的孩提時代特別不能安居,經常搬家。到1868年,那時肯尼思九歲。他作為寄宿生在牛津聖·愛德華學校上學,這裏,他終於找到了某種安定。他的專業課和遊戲都學得很好。他還用獨木舟開始考察泰晤士河的上遊,牛津本身對他很有吸引力,他期望著在那裏成為壹名大學生。但是,當畢業離校的日子臨近時,有人告訴他,說他的家庭無力供養他上大學,而是給他找到了英格蘭銀行職員的職位。他在威士明斯特的舅舅的辦公室裏學了二年之後,1879年開始在那兒上班。上不了牛津大學是他壹生中最大的遺憾,他的傳記作者皮特·格林寫道:“這不僅意味著他被宣告進入銀行,而且有效地剝奪了他今後從銀行逃脫的機會。因為無論做任何事情,格雷厄姆總是把寫作看成他畢生的事業。那樣,壹張牛津或劍橋的文憑是絕對必要的。”
事實上,銀行生活對他來說並不是特別不感興趣。在當時,這“斯蒙特尼特街上的姑娘”是色彩斑斕的大學。他的工作做得很好,馬上被提升到負責的崗位。而且在銀行上班之余,他潛心研究倫敦,特別是飲食餐館,它引誘著他對南方和地中海文化的熱愛。壹天晚上,他在壹家飲食店遇到了早期英語學會的創始人弗裏德裏克·詹姆斯·福尼伏爾,壹位具有約翰遜風度和拉伯蘭西聰慧的著名人物。福尼伏爾是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的成員。福尼伏爾帶肯尼思去劃船,還把梅羅裏·哈克魯、羅斯金和威廉·莫裏斯的著作送給他,並且鼓勵格雷厄姆寫作。通過早期的寫詩努力之後,格雷厄姆覺得自己的長處是論述,在壹定程度上有點像羅伯特·露易斯·史蒂文生的風格。1887年開始,他的短文在倫敦雜誌發表。
1893年,他的文章集成卷,用《異教徒論壇》的題目出版。它使格雷厄姆成為特約投稿者,並努力放棄銀行工作,用全部時間來寫稿,但沒有成功。《異教徒論壇》沒被批評家註意,但它包括了六個關於沒有雙親的孩子的家庭的故事(故事以他自己的孩提時代為藍本),吸引了壹些讀者的註意。1895年這些故事再版,增加了壹些有關孩子的其他故事,以《黃金時代》的標題出版,該書很是暢銷,很成功,很快使格雷厄姆的文學聲望大振。其續篇《夢想的日子》(1898年)更加能在感情上被接受。格雷厄姆就這樣成了描寫兒童的作家,盡管他不是為孩子寫作的作家。
在快到40歲的生日時,他還未結婚。大約《夢想的日子》出版前壹年,他遇上了埃爾思佩斯·湯姆森,比他小三歲,是發明家愛丁堡的女兒,她抓住了求愛的主動權,他們於1899年結婚,在康沃爾郡度過了他們的蜜月。康沃爾郡的方衛河很像泰晤士河,這為《柳林風聲》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壹切。1900年5月12日,格雷厄姆生下壹個兒子。他的壹只眼睛失明,另壹只視力也很差,但他的母親將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夢想的日子》出版後,他真正有八年放棄了寫作,然而他開始給阿萊斯特講睡覺時的故事。他記述道,在他的兒子四歲生日的那天(1904年5月12日)晚上,這孩子“哭得很厲害我只得給他講鼴鼠、長頸鹿和水老鼠”。這就是《柳林風聲》的開頭,在四年期間,故事增加了,首先僅僅是對老鼠的興趣,然後抱有出版的希望。在此期間,格雷厄姆再次居住在泰晤士河畔,希望有壹座房子能喚起童年的幻想。該書最後於1908年秋發表了。
格雷厄姆余生的大部分時間正像皮特·格林所描述的那樣是“麻木的慵懶”,他根本沒寫什麽。他找到了對他的個人生活來說非常重要的安全島,正像那《水老鼠》中的水老鼠從寫詩中得到安慰,擺脫那不能隨著伯漢明海鼠“南下”時所遭受的痛苦。而且《柳林風聲》中的許多方面是為田園詩式的英國農村生活唱挽歌的。格雷厄姆已經清楚地看到,田園詩生活已壹去不復返了。
1932年7月6日清晨,他突然死於腦溢血,在牛津十字教堂院子內,有他的石刻的墓誌銘,是他的第壹個堂兄作家安東尼·霍普寫的:“阿萊斯特的父親,埃爾思佩斯的丈夫肯尼思·格雷厄姆於1930年7月6日去世,通過對他的美好的回憶,留給兒童和文學以永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