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李立三簡歷做什麽的

李立三簡歷做什麽的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李立三簡歷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立三任委員長的是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李立三子女簡歷

重要人物簡歷會在他所在單位的官網上有詳細介紹,公眾人物會在百度百科有介紹,可以去這兩個地方搜簡歷。對於不知名的小羅羅,普通人,他們的簡歷就是隱私,受到保護的,不建議在這裏搜,當然回答者也是禁止透露別人的簡歷。換位思考妳的信息被透露了也不好吧。

楊開智子女簡歷

楊展,楊開慧烈士的侄女,楊開慧胞兄楊開智唯壹的女兒。母親李崇英(李壹純)。1941年9月14日,時任華北聯大校部黨委幹事的楊展為了掩護革命同誌,在寨北鄉滾龍溝西坡壯烈犧牲,年僅21歲。

楊展1926年進長沙周南女子中學附屬小學讀書,以後又在該校讀中學。在初中階段,楊展開始閱讀革命書刊,由於她思想進步,學習成績優良,又能團結同學,在高中時被推選為學生會的學習部長,同學們都親昵地叫她展展。

楊開慧犧牲之後,湖南反動當局對楊展壹家進行迫害,楊展父母不得不避難異鄉,楊展被寄居在長沙外祖父家。楊展的外祖父(即李立三之嶽父)李老先生也跟楊展的祖父楊昌濟壹樣,都是那個時代中國反帝反封建的先進的知識分子,都積極支持子女參加改造社會的革命活動。

擴展資料:

楊開智主要成就

青年時期楊開智在校建立了社會主義研究小組,對以此為基礎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中國***產黨支部在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及此後的國立北京農業大學的建立有重要功績。

楊開智多年從事茶葉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為湖南茶葉事業做出了貢獻。

楊開智先後被選為湖南省第三、四屆政協委員,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五屆省政協副主席。

楊展烈士墓

平山縣城西北方向40公裏,寨北鄉主投溝村村後的帝王山腳下,有壹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墓,墓前立有青色的花崗巖石碑,碑上刻著“楊展烈士紀念碑”的字樣。

2000年,主投溝村村民和村委會重修了楊展烈士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楊展

周恩來的資料

周恩來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鸞。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1913年進天津南開中學學習。1917年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組織覺悟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1920年至1924年先後去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在旅歐的中國學生和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產黨(後改稱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轉入中國***產黨(由張申府等人介紹),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並參加中***旅歐總支部的領導工作,對早期的建黨、建團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8月從巴黎回國,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壹軍政治部主任,中***兩廣區委委員長、常委兼軍事部部長,主持建立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1925年2月、10月,領導進行了第壹、二次東征,為鞏固和發展廣東革命根據地和進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貢獻。1926年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軍事課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中央軍委書記兼中***江浙區委軍委書記。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獲得勝利;8月領導了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壹槍,為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起義中任中***前敵委員會書記。同月在中***“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28年出席黨的六大,在會上作了關於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的報告。後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任中***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曾發表《堅決肅清黨內壹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和《中***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1931年12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任中***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壹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壹起領導和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為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義會議後,仍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任中央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1936年12月任中***全權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蔣介石進行談判,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時期,任中***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並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長期在駐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重慶進行黨的工作和統壹戰線工作。1945年8月和毛澤東去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鬥爭,《雙十協定》簽訂後,率中***代表團留在重慶和南京。1946年11月從南京返回延安。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陜甘寧邊區時轉戰在陜北,同年8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軍委總參謀長。1948年9月,參加領導和指揮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同年11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武裝奪取政權、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建國後,歷任政府總理、外交部長(兼任)、中***中央軍委副主席,第壹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二、三屆主席。是中***五屆中央委員,中***六至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六屆、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八至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八屆、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壹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擔負處理黨和國家日常事務的同時,和毛澤東壹起制定了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幾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都是他親自主持制訂和組織實施的。1960年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並采取壹系列措施,使國民經濟順利地得到恢復和發展。還提出了中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對社會主義建設都有重大意義。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重大的外交決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壹系列具體的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倡導了著名的和平***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壹次亞非會議,使會議通過了以和平***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1年,出席蘇***二十二大,對赫魯曉夫集團分裂國際***產主義運動的行為,進行了堅決鬥爭。在“文革”中,顧全大局,任勞任怨,為繼續進行黨和國家的的正常工作,盡量減少損失,為保護大批的黨內外幹部,費盡心血,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黨提出: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的宏偉規劃。1972年患病以後,壹直堅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主要著作編為《周恩來選集》。

夫人鄧穎超。

李立三的後代有哪些人

1936年,李立三與李莎(原名:莉莎.基什金娜,俄語:ЕлизаветаПавловнаКишкина,英語:ElizabethaPavlovnaKishkina,1914年生)在莫斯科結婚,中國籍俄羅斯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知名俄語教學專家,,2013年7月8日北京友誼醫院內接受由法國政府頒發的榮譽軍團勛章(軍官勛位)。

長子:李人紀,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教授。

次子:李人俊,曾是壹名海軍,現在在湖南科研所工作。

大女兒:李競,是南京軍區總醫院的護士長;

二女兒:李力,是北京鋼鐵研究院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三女兒:謝誌佩,是上海同濟大學的系主任;

四女兒:李英男,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擔任俄語學院院長;

五女兒:李雅蘭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書。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國***產黨實際最高領導人,中國政治家,中國工人運動領袖。曾任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

黃亞光是誰?

_

1張

黃亞光

_鏌

黃亞光(1901~1993年)中***七大候補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福建省委書記。

中文名

黃亞光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1

逝世日期

1993年

簡歷

_鏌

黃亞光,1901年生,福建省長汀縣人。1926年畢業於臺灣高等農林學校。1927年8月由周肅清、李立三介紹加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時期

1929年3月至1930年10月任中***長汀縣委宣傳部部長。1930年5月至1931年12月任長汀縣蘇維埃政府秘書長。1930年10月至1931年12月任中***汀連縣委宣傳部部長。後任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總務廳文書、出版處處長,中華蘇維埃***和國國家銀行調查處處長等職。曾設計中華蘇維埃***和國國家銀行的紙幣。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後,任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財政部主任秘書。

抗日戰爭時期

1940年3月至10月任陜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副廳長。1940年11月任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1941年11月起任陜甘寧邊區政府財政廳副廳長。同月至1945年6月任中***陜甘寧邊區政府黨團委員。1942年1月至5月任陜甘寧邊區政府審計處處長。同年5月至1945年任陜甘寧邊區銀行副行長。1943年6月起任中***中央西北局研究各地財經機關統壹領導委員會成員。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陜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中***七大。6月至8月任中***陜甘寧邊區政府黨組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至1947年11月任陜甘寧邊區銀行行長。後任西北財政經濟委員會秘書長,西北農民銀行行長。1948年12月起任中***陜甘寧邊區政府黨組委員。1949年2月至9月任陜甘寧邊區第三屆政府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西北區行經理兼西北財經分會委員。同年2月任接收西安準備委員會委員。5月至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金融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