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什麽?
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是我國城鎮化的重要特點。農村勞動力和外來務工人員在縣城安家落戶的需求與日俱增,改善縣城的建設水平,提升農村整體的服務水平,是推動農村“以人為本”的新型城市化、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改革開放後,縣城建設成績斐然,縣城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縣城規模布局、密度、基礎設施、公***服務能力、人居環境質量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迫切需要改變照搬城市的開發建設方式,推進縣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縣城建設,是實現新發展理念,推動縣城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補齊縣城市建設短板,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的壹項重大措施。要在新發展的歷史時期,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新發展新發展模式,以人民為核心,統籌考慮全縣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推動縣城提質增效,提升縣城承載力和公***服務水平,增強縣城綜合服務能力,以綠色低碳理念引領縣城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作為負責任大國,兌現碳減排承諾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除此之外,綠色低碳化對經濟、就業、產業轉型升級等意義也很明顯。
首先,低碳化能夠促進能源投資和經濟發展。低碳化要求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開發需進壹步加大力度,而這些增量投資能顯著帶動經濟發展。根據測算,為使煤炭消費在2050年降低到27%,石油消費降低到16%,天然氣降至15%,非化石能源消費達到40%以上,需要能源領域到2030年時新增投資109471億元,2030至2050年間能源領域新增投資162875億元。從中長期看,能源領域投資總計272346億元,將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其次,低碳化發展可以促進就業。在促進就業總量方面,如前所述,數十萬億級的低碳投資會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分能源類別看,可再生能源的就業創造能力顯著高於傳統化石能源,以美國壹次能源創造的就業崗位數據為例,每發電壹兆瓦,煤電每年可以創造就業0.8人,天然氣每年可以創造就業0.35人,可再生能源中的風電每年可以創造就業0.85人,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多每年可創造就業6人以上。此外,生態扶貧、光伏扶貧等已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增加偏遠地區就業和收入的重要手段。
再次,低碳經濟對各產業尤其是重工業來說意義重大。低碳化客觀上會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低碳化發展會促使交通運輸業的傳統燃油車被電動汽車逐步替代,也會促使建築工程領域的燃油鍋爐被電熱泵逐步替代,還會促使煉鋼工藝的電弧爐被大量應用等。這些產業內部的技術變遷,本身就是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