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歷史上的青州

歷史上的青州

壹、古城青州的歷史文化

青州為古九州之壹。

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時期,就有東夷先民在這裏繁衍生息。大汶口、龍山、嶽石文化時期,東夷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春秋戰國時期,青州為齊國腹地,物質豐富,文化發達。西漢初期,建廣縣城,為青州刺史部治所所在地。

西晉末年,青州刺史曹嶷另築新城,名廣固城,曾作為南燕國慕容德的國都。東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劉裕滅南燕,夷廣固。

新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陽河北岸建東陽城。北魏時期,由於東陽城地狹人廣,在南陽河南岸增築南廓,是為南陽城。

隋唐至明清,東陽城、南陽城壹直為青州總管府、京東東路、青州府、益都縣等幾級治所所在地,為歷史上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昭德古街區概述 悠久的歷史給青州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在青州市區,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古街道。

古街道建築青磚灰瓦、紅欄白墻、青石鋪地,透出濃濃的古風雅韻。可以說,青州古街就是青州悠久歷史的縮影和最好的見證。

而在這些古街中,保存最完好,原汁原味,至今仍然延續其文化傳統的,當屬東關昭德街區。昭德街區主要街道包括東門街、東關街、昭德街、北閣街、糧食街及其兩側街巷,它們南北相通、東西相連,形成了壹組“連線成片”的明清古建築群。

全長3000余米。明、清時期,這裏曾是南到臨朐、臨沂直通南京,北到京城的交通要道,為山東東部著名的商貿中心和宗教活動中心。

回、漢各民族和諧相處,文化交流互融 昭德街區是以 *** 為主,回、漢、滿、蒙等各民族雜居的居住區。最早來青州的 *** 信徒 *** ,可以追溯到唐朝。

當時青州地區非常繁榮昌盛,以貿易為主的 *** 人、波斯人、大食人通過陸地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來到青州開展貿易活動,當地人稱之為“蕃客”。朝廷曾在此設置“青州押兩蕃使司”,專門管理蕃客事務。

但那時的蕃客流動性大,在青州定居的並不多。自元初開始,眾多的 *** 官員及其眷屬徙居青州,青州形成穩定的 *** 聚居區,從此後,這裏的 *** 居民世代相襲,現居住人口2萬余人。

至今,這裏的 *** 居民仍保留著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傳統和飲食習慣。同時,各民族通婚聯姻,文化互相交流,在漢族文化向少數民族傳播的同時, *** 、滿族的武術、花毽、歌舞、餐飲等也逐漸融入到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生活中。

*** 群眾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踢花毽,現在已成為青州市非常普及的運動,每天清晨,公園裏、廣場上滿天飛舞的花毽成為古城壹道亮麗的風景。文化成為推進民族和諧與團結的重要紐帶,全市的36個民族***同團結奮鬥,***同繁榮發展,和諧相處,融合成了壹家人,青州市已連續四年捧回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這壹象征民族團結和諧的最高獎。

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昭德街區不但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古民居,而且是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在這個街區歷史上曾誕生或居住過許多光照千秋、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最為著名的莫過於4位狀元。

壹為北宋著名的三元狀元王曾。傳說,王曾的父親雖然不懂文墨,但雅重儒道。

晚年夢見孔子托夢,言曾參將往生其家。果然,不久喜得壹子,因此取名王曾。

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大魁天下。後官至宰相,封沂國公。

昭德街白果莊巷便是王丞相故居的後門,巷名因原有王曾兄弟二人栽植的白果樹而得名,有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段松齡的裏謠為證:“井深街闊是吾鄉,屈指高風數二王。請看故園銀杏樹,行人千古式甘棠。”

詩中的二王即指王曾、王子融兄弟倆。二是明代狀元趙秉忠。

趙秉忠,字季卿,號陽。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

其故居位於北閣街西側,名曰軟綠園。明代進士李中行在《懷趙陽學士》詩中曰:“祥煙迢遞接青徐,十畝林塘學士居。

蘿月橫窗凝臥閣,松風繞砌定觀魚。”詩中的趙陽即趙秉忠,十畝林塘學士居即軟綠園。

至今街區仍保留著趙狀元命名的青龍、白虎二巷。其考中狀元的殿試卷現保存在青州市博物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狀元卷,為國家壹級文物。

段松齡本人也是北閣街人,所以,他對軟綠園的追憶真實而富有情感,其《裏謠十首》中說:“青龍巷口狀元坊,笑卷珠簾熨篆香,軟綠園中歌舞罷,空余翠蓋擁紅妝。”三為清代狀元、著名的外交家洪鈞。

洪鈞本為江蘇吳縣人,同治年間,母子二人來青州投奔在此做官的親友,住在東門街附近的紹興會館,少年時代的洪鈞就在此處的“森盛號”雜貨店學徒,由於他刻苦學習,在青州考院考中秀才,同治七年(1868年)進京殿試,高中狀元,青州民眾稱之為“學徒狀元”。青州市博物館珍藏其手書對聯壹副:“書求往跡得其化,文有真宗鑒乃神”。

此外,此地清代還出過壹位武狀元丁殿祥,其狀元府在東門街附近。丁殿祥, *** 人,字靖遠,號崧生,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武進士第壹名,皇帝欽點為“武狀元”。

曾任宮廷壹等侍衛、廣西參將等職。或許是籠罩了4位狀元的光環,這壹街區歷代都有許多達官貴人、政客顯要選擇在此居住。

昭德街東趙宅巷,原系元代榮祿大夫、左丞相伯顏居住的地方。元滅宋後,元憲宗賜伯顏趙姓,遷居青州。

至今,街區仍有許多趙姓後。

二、青州古城的古城歷史

青州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澱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大禹治水劃九州,青州為九州之壹。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註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呂氏春秋》稱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叠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壹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壹,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裏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壹壹個皇帝。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後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元初設益都行省,後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此後,明中後期及清代壹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後,另築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院,北至堯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築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裏,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裏。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由於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壹。這裏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並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尤其是許多佛教遺存的發現和修復,以及大量佛學研究論文和專著的相繼問世,為青州的佛教文化營構了較高層面的內涵。

三、青州古城的古城歷史

青州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澱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

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

大禹治水劃九州,青州為九州之壹。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

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註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

《呂氏春秋》稱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叠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壹千四百多年之久。

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壹,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裏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壹壹個皇帝。

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後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

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

元初設益都行省,後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

此後,明中後期及清代壹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

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後,另築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院,北至堯王山路)。

北魏孝明帝築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裏,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裏。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越。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

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

由於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壹。這裏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並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

尤其是許多佛教遺存的發現和修復,以及大量佛學研究論文和專著的相繼問世,為青州的佛教文化營構了較高層面的內涵。

四、作文 我的家鄉青州

青州在遠古時為東夷之地,傳說大禹治水後,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國劃分為青、徐、揚、荊、豫、冀、兗、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壹。

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稱“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

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註釋說:“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 到了周代,青州為姜尚封地,是為齊國。

秦漢時期,在青州設置了廣縣城,漢武帝時的青州刺史部就設在廣縣。西晉末年,封建割據,廣縣城被毀,曹嶷又在青州建廣固城。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鮮卑人慕容德在這裏定都建立了南燕國。其叔侄稱帝10余年,直到東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大將劉裕滅南燕,隨之夷平廣固,新任青州刺史楊穆之又在南陽河北岸建東陽城。

這可以說是歷史上的第三個青州城,。至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秋,又在南陽河南岸增築難過,這就是後來的南陽城,亦即第四個青州城。

唐以降,此城壹直是青州府治所在地。東漢開始佛教傳入我國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青州也不例外,到處廣建寺院,著名的有七級寺廣福寺.興國寺.南陽寺(唐代改名為龍興寺)等。

唐宋時期的青州版圖,是歷史上占地面積最大的。永泰元年(765年)平盧淄青兵馬節度使李正己(高麗人)以青州為據,先後攻占近鄰15個州,其祖孫三代統治山東54年之久,史稱李氏父子統治時法令齊壹,賦均而輕。

宋代青州人才輩出,先由王曾,後有燕肅,還有範仲淹.歐陽修.富弼等北宋名臣來知青州,因此青州有範公亭,三賢祠等名勝存世。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曾在青州居住了十幾年,寫下了許多詞句佳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青州有省治降為府治。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青州城北築旗兵駐防城為省級軍事治地,仍保留著我國東方重鎮的地位。

青州鐘靈毓秀,人傑地靈,彪炳史冊的歷史名人燦若星辰,既有職掌權要的剛直文臣,也有馳騁疆場的威猛武將;既有才思飛揚的文人墨客,也有巧奪天工的巧手巨匠。歷代有6人高中狀元,13人至宰相。

如王曾、劉羽、馮溥、趙秉忠、刑玠、鐘羽正、房可壯、燕肅、於欽等等,展現了青州人多姿的風貌。同時,中國歷史上聞名遐爾的酈道元、李白、杜甫、李邕、範仲淹、歐陽修、李清照等人士都在青州留下足跡,為青州文化增添了靚麗的風采。

雲門山位於青州城南2.5公裏處,海拔421米,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

天仙玉女祠是雲門山上最古老的建築,最初是蒙古包式,元朝時改建為道士帽式,為石質無梁建築,這種石質無梁結構建築國內僅有三處。東西建閬風亭,向西眺望,駝山及西南大小群峰山巒起伏,盡收眼底。

山腰建有“望壽閣”,紅墻青瓦,古色古香,巍偉壯觀。在雲門山的陽坡還有大、小石窟5個,造像272尊,也是尋幽訪古的佳境。

在雲門山陰,有壹處海內外罕見的巨大“壽”字摩崖石刻,人稱“雲門獻壽”,寫此字的周全是明代嘉靖年間衡王府的內掌司,善作鬥方之字,這是他為衡王祝壽,以“壽比南山”之意而鑿的。這個“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單是下部的“寸”字就2.22米高,所以當地有“人無寸高”的戲語,素有“南佛北壽”之說.青州當地有“壹拜壽、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言,近年來眾多的中外遊客都喜歡到雲門山參拜大壽字。

駝山位於青州市西南5公裏處,“駝嶺千尋”為古青州八景之壹。山體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因似駱駝而得名。

駝山摩崖造像多數為北周、隋唐時期,大小佛像***有638尊。其中大的高7米,小的僅10厘米,刻功精細,造型優美。

山頂古建築雄偉壯觀,有昊天宮、玉皇殿、七寶閣等多處景觀。 玲瓏山位於青州城西南16公裏。

山中多洞府,名觀音、串心、仙寶、通天等,各具特色。最為著名的是北魏青州刺史鄭道昭的《白駒谷題名》,每年都吸引國內外眾多書法家登臨觀賞。

青州博物館的規模是全國縣級博物館最大的壹個,被稱為“小大博物館”。館內文物十分豐富,館內收藏的“狀元卷”、宜子孫玉璧等皆為國家壹級文物。

龍興寺窖藏佛像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轟動海內外。位於範公亭西端,占地面積39畝,其建築采用仿古風格,古樸端莊。

偶園位於青州城區偶園街南端。原為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的私人花園,俗稱馮家花園。

亭閣、假山、怪石、幽洞,構成了偶園假山獨特的風格,經園林建築學家、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先生考證,偶園假山為全國惟壹幸存的清代康熙風格的假山。 範公亭公園位於範公亭西路西端,總面積200多畝。

有範公井、範公亭、澄清軒、三賢祠、李清照故居、順河樓、四松亭、玉帶橋等景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知青州時,體恤民情,以範公井之水配藥,治療流行百姓中的眼疾,壹時成為傳頌千古的佳話。

天山位於青州市西南48公裏,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山上樹林茂密。有文殊寺、文昌閣等古跡和佛光崖、仰天槽、仙人洞、水簾洞等眾多自然景觀。

山有巨洞,洞有石隙通山頂“壹竅仰穿,天光下射”,山由此而得名。 衡王府石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