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利用政策的價格形成機制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發展較快,天然氣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天然氣市場的快速發展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和提高節能減排成效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家不斷調整完善天然氣價格政策,以促進天然氣行業的發展。但受發展階段等因素影響,我國天然氣的價格政策仍處在調整完善過程中。理清天然氣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背景、方向、路徑和壹些爭議,有助於凝聚***識,更好地推進天然氣價格的正常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促進天然氣行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價格信號是市場運行最重要的信號,也是調控市場供需最重要的“指揮棒”。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從根本上說就是解決如何確定價格信號。早在200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改革天然氣出廠價格形成機制及近期適當提高天然氣出廠價格的通知》中就提出“從長遠看,隨著競爭性市場結構的建立,天然氣出廠價格最終應通過市場競爭形成。”2011年12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中再次明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天然氣出廠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只對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進行管理。”2013年6月2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指出天然氣價格調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場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為最終實現天然氣價格完全市場化奠定基礎”。顯然,我國調整天然氣價格和改革價格形成機制壹直是沿著逐步市場化的方向在穩步推進。
雖然我國天然氣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壹直非常明確,但由於受市場結構、供應結構等因素影響,短期內我國還不具備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條件。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天然氣的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實際上采取了“準市場化”和“穩步放寬市場準入”的辦法來推進。
“準市場化”體現在天然氣的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壹直在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並將“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作為確定天然氣價格的主要選擇。在確定與天然氣價格掛鉤的可替代能源產品時,基本選擇了市場競爭程度更高的可替代能源產品,即通過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可替代能源產品的價格來確定天然氣的價格,這也表明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更加註重通過市場方式確定天然氣價格。在目前國產天然氣價格水平相對偏低的情況下,采取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辦法定價既堅持了市場化定價的基本取向,也有利於激勵生產者,因此有利於鼓勵天然氣供應。
“穩步推進市場準入”是通過穩步推進天然氣行業的市場準入改革,逐步增強天然氣市場的競爭性,為最終實現天然氣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創造條件。近年來,國家在穩步推進天然氣行業的市場準入改革,在頁巖氣等領域開始引入新的競爭主體。2011年,國家已將國產海上天然氣和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出廠價格,以及液化天然氣氣源價格放開由市場形成。同時,國家還將積極推進管道向第三方開放,實行市場價格的氣源可委托管道運輸企業代為輸送,並按國家規定的管道運輸價格支付運輸費用。從未來發展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完成,仍需要更加重視市場準入等配套改革,引入新的市場主體,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性。 作為重要的、而且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基礎能源產品,天然氣的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壹直廣為關註。理清壹些廣為關註的問題,將有助於天然氣價格的正常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
第壹,短期上調價格與中長期價格穩定的關系。由於我國天然氣價格水平相對偏低,近年來的價格調整壹直是上調價格。價格上調雖然會在壹定程度上增加用戶的成本,但必須看到,價格調整是調節供求最有效的方式,價格上調將有利於增加天然氣行業的投資,這將有利於天然氣供應量的持續較快增加,從而有助於天然氣價格在中長期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上。從美國天然氣價格變化的歷程看,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曾對天然氣價格進行過限制,但結果是造成天然氣行業投資的下降和供應的緊張,並壹度造成大範圍的“氣荒”,價格控制並未取得預期效果。此後美國放開了對天然氣的價格控制,天然氣價格短期內也出現了上漲,但由於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帶來了投資的增加進而增加了供應量,天然氣價格並未呈持續上升態勢。近年來美國由於頁巖氣的大規模開發,天然氣供應量的顯著增加是美國天然氣價格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因此,理清短期價格變化和中長期價格變化的關系,將有助於正確認識價格調整和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
第二,天然氣價格調整和穩定物價的關系。從2005年以來我國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和價格調整情況看,受國內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國天然氣價格調整實際上並未嚴格按照已出臺的定價機制執行,天然氣價格調整的頻率和幅度實際上均未達到2005年12月公布的定價機制所確定的要求。在宏觀經濟和物價等形勢發生較大變化時,對天然氣等能源價格進行有控制地調整,短期內雖有助於減少面臨的物價上漲壓力,但也會造成價格信號失真,同時也會影響到市場對未來價格改革趨勢、進程等的判斷,也無法向市場傳遞長期、準確的價格信號,客觀上就會對能源產品的供需帶來不利影響。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受供給結構和需求變化等因素影響,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仍將持續。因此,有必要及早理順天然氣價格水平,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近期的天然氣價格調整抓住了國內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的有利時機,在不對整體物價形勢帶來明顯沖擊的情況下,實現了增量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直接掛鉤,向市場傳遞了較為明確的價格改革信號,為今後的價格調整和價格改革奠定了較好基礎。
第三,天然氣價格上調與合理調整各方利益的關系。天然氣價格上調必然會增加用戶的負擔,因此,在天然氣價格上調時,需要合理調整各方利益關系。由於不同行業和群體對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承受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在歷次調整天然氣價格時,國家都非常重視完善利益調節機制,對生活困難人群和壹些公益性行業建立補貼和救助機制,在天然氣價格上調時對生活困難人群和部分公益性行業給以適當的補貼。從未來發展看,在天然氣價格調整和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過程中,仍需要進壹步完善利益調節機制,將天然氣價格調整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