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發現水稻的人是誰
發現人已無法考究。水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14000年—18000年。
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是河姆渡人。河姆渡聚落位於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裏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
擴展資料
東漢時,南方的人口逐漸增加,東漢末年,由於連年的戰爭,使黃河流域的社會經濟遭受到很大的破壞,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長江流域。西晉覆滅後,北方相當長時期內局面混亂,以後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遷移。
這些南來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時帶來了北方各地區較高的生產技術,這對於長江中下遊經濟文化的發展是壹個很有利的條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環境及其相應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許多區別。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的要求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適量的水,南方雖然雨量比較多,還是需要講求水利,以便灌溉。由於南方多丘陵地,斜坡不能蓄水。
又有不少低窪地,容易被水淹沒,這就給南方的土地利用帶來了壹定的困難。所以盡管春秋戰國到秦漢的長時期內,黃河流域的經濟文化那樣發達,而南方還是地廣人稀,經濟文化的發展比不上中原地區。
百度百科-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