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圈 由來
“福瑞”,這個詞其實是英語直譯過來的舶來品的壹種,英譯在英文中,Fur的原義為“毛皮”、Furry為“毛茸茸的”為“Furry”,也就是毛茸茸的意思。這類亞文化的開端,也多少先是由外國的文化愛好者發起,經過不斷發展和傳播,逐漸在我國找到生長的土壤,並因此逐漸凝聚了壹幫愛好者的小圈子。
福瑞控或是獸人控,也多是從“Furry”這個詞根延伸出來的。福瑞在當代互聯網語境下壹般有兩種釋義;其壹:指喜好具有擬人化動物特征的文化群體;其二:指具有動物特征或由動物擬人而成的角色本身;福瑞控”,當然指的是愛好福瑞角色的粉絲或是愛好者群體,他們正以各種形式逐漸出現我們的日常生活,妳總能不經意間捕捉到他們毛茸茸的身影:基於現熱門的虛擬偶像直播而衍生出的福瑞形象。
“為什麽會有人幻想自己會是擬人化動物呢?”這點其實可用“二次元”壹點的思維來解釋:福瑞們的想法其實跟大部分coser壹樣,他們喜歡這類角色的某些精神內核,或是希望自己也能夠和擁有這些精神內核的角色壹樣,在虛構的世界中構築另外壹個假想的自己,偶爾放下來自現實和社會的重壓,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能夠放緩腳步,稍微喘上壹口氣(就像大部分二次元壹樣,“逃避可恥,但是有效”)。不過跟大部分coser不同的是,福瑞們的獸設大多不是壹種“扮演”,而是對自己的“詮釋”,他們會將自己的性格外化到自己的獸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