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最失敗的養育:莫過於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最失敗的養育:莫過於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如今,如何培養孩子成了所有父母最關心的問題,都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成為自己的驕傲。

孩子嗷嗷待哺時,希望他們健康乖巧;孩子在蹣跚學步時,希望他們快快長大;孩子在校讀書時,希望他們學習好;孩子工作了,希望他們工作好;孩子結婚了,希望他們夫妻關系好。可憐天下父母心,壹生都在為孩子擔心、操勞!

然而,現實生活中頻頻出現:辛苦養大的孩子卻養成了仇人、惡魔。這不僅讓人唏噓不已,引發深思,到底是什麽原因讓孩子變成了這樣?

2021年8月26日,吳謝宇因“弒母案”宣判數罪並罰,執行死刑。看到此消息,6年前北大學子弒母壹事自然記憶深刻,細想起來讓人不寒而栗。當年此事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我們不僅發問:是什麽原因讓壹個老師眼裏的好學生、同學眼裏的佼佼者、親戚眼裏的大孝子變成了弒母惡魔,走上了壹條不歸路。

壹、弒母動機:幫助母親“解脫”

8月28日,“央視頻”平臺推出專題視頻報道《吳謝宇弒母案》,首次公開披露了吳謝宇兩次參與庭審的詳細情況。庭審現場,吳謝宇自述了弒母的原因。

吳謝宇說他從小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很好,父母是他活著的意義,父母之間的感情也非常好,從未吵過架。

吳謝宇說父親的病逝對他和母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說在他的記憶裏,父親壹直都在生病,每周都要去醫院,每天都要吃很多藥。為了照顧患病的父親,他的母親起早貪黑,非常辛苦。

2010年,厄運降臨。43歲的父親病逝,病因和他爺爺當年壹樣,死於肝癌。父親不幸病故後,他悲觀厭世,壹直想要自殺,而他認為母親跟他的想法壹樣,於是他產生了幫助母親解脫痛苦的念頭。如何作出判斷母親也想自殺?他說是根據母親看的小說與電影去推理她的想法。

他的母親喜歡張國榮,張國榮跳樓自殺後,曾經跟他提過壹兩次這個事。此外,他的母親喜歡看《紅樓夢》,吳謝宇也喜歡看,而且看了好多遍,《紅樓夢》中有個“黛玉葬花”的故事情節:“林黛玉水米不進,只求速死。”他從與母親的交談言語中窺探到母親可能與張國榮和林黛玉的想法壹樣。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計劃,幫助母親“解脫”痛苦。從怎麽準備,什麽時間,如何實施等步驟都進行了精密計劃後,於2015年7月10日17時許,他趁母親回家換鞋之際,持啞鈴杠連續猛擊其母親頭面部,致其死亡,並在屍體上放置床單、塑料膜等75層覆蓋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劑。弒母後,便住進了附近的壹家酒店,此後20多天每天回家清洗現場,壹直到2015年7月31日他才離開了福州。離開福州之後,通過謊稱其母親陪同他前往美國交流學習為由,騙取親友7人錢款***計約144萬元。從此開始了他三年多的逃亡生活,直到2019年4月2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二、弒母誘因:壓抑得太久

1994年出生的吳謝宇,成長於壹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父親是國企領導、母親是中學老師,他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北大。“懂事乖巧,優秀熱情,平和謙虛。”這是來自親戚、老師、同學對他的評價。然而,就是這樣壹個大家眼中的“好孩子”,為什麽會做出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呢?

在上初中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從此便只有母親壹人帶他。他的母親清高、要強、刻板,有道德潔癖,從不和同事閑聊。吳謝宇在他自述中也說:父親的去世對他和母親的打擊很大。可能從此他母親的這種“怪性格”表現得更加突出。由於常年跟母親在壹起,這種“怪性格”吳謝宇也耳濡目染,這種標簽自然而然的就貼到了自己身上。

吳謝宇父親去世時候,其母親好友為他家籌集了***1.8萬元慰問金,這筆慰問金給了三次,都被他母親嚴詞拒絕。吳謝宇受到這種清高性格的影響,後來學校發放的助學金他也拒絕了。他最不希望的就是他人的同情和憐憫,他甚至覺得,接受他人的幫助是壹種恥辱,這壹點,吳謝宇從其母親身上完全復制了過來。

這種刻板和自律,讓他的心靈有了很大的扭曲,他的朋友逐漸變得少起來,所有的心事都強壓在心底,就連在他最好的朋友面前,他也從不訴說。

吳謝宇的母親認為自己沒有了丈夫,壹個人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因此,平時對他的要求十分嚴格,要讓他成為別人眼中最完美的孩子,無論什麽事,她都十分苛刻。所以,吳謝宇努力學習的目的,大部分是為了完成其母親設定的壹個任務:成為別人眼中“優秀的孩子”。

青春期是每壹個孩子必經的階段,這個時期當然也是孩子對外界事物探索與感知最強烈的階段,他也許也想跟其他同學出去逛逛街、打打遊戲、踢踢足球、打打籃球,跟某個喜歡的女孩子發個短信、打個視頻聊聊天。這些明明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他只能默默壓在心裏,不敢表露出來,也未曾提出來過。因為他知道什麽事情會讓母親不高興,他壹直強迫自己要做別人眼中“優秀的孩子”,母親眼中最懂事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父母的心意似乎成為了孩子的奮鬥目標,為了博取父母笑臉,得到壹句贊賞,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而為了這壹張笑臉、壹句贊賞,小小的心靈就必須得強壓和容納不計其數的不喜歡和不願意。吳謝宇始終在壓抑自己的天性,活在壓抑的空間,最終走向了壹條不歸路。“生活壓抑,人生無趣!”這是他唯壹和朋友說的壹句心裏話。小小年紀就能說出這樣話語,那麽他的生活除了學習,到底是有多了無生趣?!誰能知曉他的心靈已經被壓抑漸漸的魔化了,長久以來的沈澱、發酵,使得人性逐漸扭曲,滋生了仇恨,最終成為了反噬生母的魔鬼。

其實,像吳謝宇這樣的悲劇,絕不是個例,也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2013年的法學專業畢業女大學生弒母案,2020年南京弒母案,究其原因都是孩子心理壓抑得太多太久而釀成悲劇。當孩子徹底被壓抑所吞沒時,父母也會遭到強大的反噬,然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本著人倫道德的標準去評價此類事件,都把矛頭指向孩子的“不孝”,而很少有人深思此類事件的本質和根源。

三、寫給父母:愛不要太滿

曾經在網絡看到過壹句話,我非常的贊同。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如果把孩子比作壹棵樹,健全的人格品質就是深埋於地下的根,只有把根紮牢了,樹才會枝繁葉茂,而學習成績,只不過是其中的壹個果而已。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判斷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往往忽略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和引導。決定孩子壹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很多種方式,而最好的愛,是讓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自由選擇的權利。

作為父母切莫把把自己年輕時未完成夢想,全盤托給孩子,他有自己夢想的空間和權利,而不是復制和粘貼妳過去的人生,讓孩子為妳而活。

教育家馮那斯基說:“孩子成為什麽樣,全靠父母塑造。”孩子成人成才的過程中,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成人”的先驅條件,而學校教育是孩子“成才”輔助條件。妳的孩子可以不“成才”,但是必須引導他“成人”。

作為父母,對孩子不要愛得太滿,要向孩子適當示弱,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可以塑造孩子獨立的性格;讓孩子適當吃苦,體會生活的艱辛,可以塑造孩子堅韌的性格;適當拒絕孩子的要求,讓孩子知道只有付出努力,才能獲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適當的接納孩子的缺點,不以學習論天下,讓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曾聽說過壹句話:“壹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車子,而是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再大的房,也只是用來住,再昂貴的車,也只是用來代步,養育壹個人格健全、懂得感恩的孩子,勝於家財萬貫,孩子懂得感恩,家庭才能壹代興過壹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