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格·雷·羅賓遜為什麽被稱為拳聖?
舒格·雷·羅賓遜具有拳聖之稱,被拳王阿裏稱為“拳擊之王、拳擊大師、偶像。”
喬·路易斯說他是最完美的鬥士;阿裏說他是自己的偶像;泰森把他看作自己的精神導師;倫納德則索性直接以他的名字為自己命名而自稱舒格二世;當今的次中量級高手莫斯利在巔峰時刻風光無限之際也以舒格三世自稱。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拳聖也有艱辛的苦難歷程。
1920年5月3日,羅賓遜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底特律市。他出生時的名字叫沃克·史密斯。12歲那壹年,羅賓遜隨母親遷居哈萊姆市,他們的生活壹度貧苦不堪。大蕭條時期,小羅賓遜不得不每天跳著踢踏舞沿街乞討,借此賺幾個小錢貼補家用。為了生存,他從15歲就開始參加拳擊比賽,把拳擊當成了謀生的手段。由於他當時從未進行過真正系統的拳擊訓練,也沒有俱樂部會員的參賽卡,所以只能向壹位叫作“雷·羅賓遜”(後來成為了拳聖自己的名字)的朋友借來壹張會員卡冒名參賽。那時候參加業余拳賽的獎金極其微薄,最多幾十美元,少則十幾美元,甚至可能沒有獎金,只頒發壹些所謂的獎品。羅賓遜在這樣的條件下至少打了60場比賽。後來羅賓遜有了壹點小名氣,拳迷們也已經完全認可了這個名字和他的面孔,於是他只好幹脆用這個名字註冊了自己的第壹張參賽卡。不想這壹用就是壹生。直到他逝世,連墓碑上刻的都是“舒格·雷·羅賓遜”。
我們的拳聖是豁達與坦誠的!羅賓遜回憶那段艱難時世的感受時這樣說道“我生來就是鬥士,戰鬥是我生命的全部。就算不給錢我也會去打拳,因為當我壹旦投入到拳擊運動中以後,任何生活的苦難都已經不足以使我屈服”。1947年6月24日,是壹個令羅賓遜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壹天,他在第8回合的壹連串重擊,導致挑戰者吉米·道伊爾腦顱嚴重受損,比賽結束後不久便悲慘的離開了人世。在世故調查的過程中,羅賓遜被頻繁的問到是否故意使對手受傷。他毫不避諱,每壹次都誠實地回答:“我所從事的職業,就是要使對手受傷,但是我絕沒想過要奪走他的生命。”
1940年,羅賓遜步入職業拳壇,他幾乎每個月都有比賽,有時壹個月就要打兩三場。1943年2月5日,保持40場不敗戰績的羅賓遜與他壹生中最大的宿敵傑克·拉·莫塔相遇了。拉莫塔時當時最好的拳手之壹,後來被譽為亞聖,正是他讓拳聖首嘗敗績,兩個人當時還都不是拳王,但是他們之間的對壘,已經是當時拳壇的重要賽事。這場比賽打滿了15個回合,結果羅賓遜不幸以點數敗在“褐色公牛”的拳下。不服輸的拳聖沒有頹廢,僅僅相隔21天,羅賓遜就成功向拉莫塔復仇,以擊倒對手的方式取勝,捍衛了自己的榮譽。
盡管在202場職業賽中,拳聖有19負的記錄,但是從來沒有人能兩次戰敗他。1951年7月10日,羅賓遜在倫敦以15回合點數負於蘭迪·特賓,時隔2個月,他便在10個回合擊倒特賓報了壹箭之仇;1957年1月2日,羅賓遜在紐約衛冕失敗,負於基恩·福爾默後,與同年5月1日,他在芝加哥僅用了5個回合,便擊倒福爾默奪回了屬於自己的金腰帶。還是1957年,在9月的壹場比賽中,羅賓遜又壹次敗北,這壹次他以點數敗給了著名拳王巴西利奧。半年後,羅賓遜再戰巴西利奧,以15回合點數勝回敬對方,重登王位。作為壹名拳手,要想做到真正的天下無敵是不可能的,偉大的拳手之所以偉大,真是因為他能戰勝別人認為他不能戰勝的對手!再戰必勝,已經成了拳聖的定律。
1951年2月14日,羅賓遜第三次與拉莫塔相遇。這壹次他是以挑戰者的身份與拉莫塔爭奪世界中量級拳王頭銜。在前4個回合,雙方猛烈對攻互有勝負。第5回合,羅賓遜眼眶掛彩,嘴角也被拉莫塔的重拳撕開壹道血口,壹度十分狼狽。拉莫塔乘勝猛攻,羅賓遜幾次險些被擊出拳臺。直到第10回合,羅賓遜才恢復了正常狀態,開始頻頻施以重拳反擊。拉莫塔壹時被羅賓遜的反擊打昏了頭,頓時節奏大亂,結果雙眼被羅賓遜的重拳擊傷,迅速腫脹起來。從第11回合開始,羅賓遜轉為主動,打的拉莫塔毫無還手之力。當時的拳王可以升級、降級挑戰拳王,而可以不必升降體重,拉莫塔的體重遠遠超過了拳聖。
亨利·阿姆斯特朗是是羅賓遜最崇拜的拳擊前輩明星。晚年的亨利·阿姆斯特朗生活上窮困潦倒,有壹天羅賓遜在街上遇到了亨利·阿姆斯特朗,亨利·阿姆斯特朗對羅賓遜說:“既然妳這麽尊重我,為什麽不與我打壹場呢?”於是,他們二人展開了對決,亨利·阿姆斯特朗大賺了壹筆,羅賓遜則得到好的名聲。
與當今壹些著名拳王守在家門衛冕更顯高貴!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拳擊境界,從1950年起到1964年間,羅賓遜曾先後5次遠征歐洲。他分別與歐洲各地的幾十位拳壇高手角逐,大多獲勝。第壹次歐洲之行,在巴黎,他2回合擊倒斯托克、9回合擊倒維爾明、5回合擊倒斯特裏斯;在日內瓦,他10回合戰勝華爾紮克;在布魯塞爾,他4回合擊倒了範達姆。
1951年5月,第二次遠征歐洲。先後分別在巴黎、蘇黎世、安特衛普、柏林、都靈等大都市設擂鬥拳戰勝萬斯、馬賽爾、華爾紮克、蒂蘭諾特等歐洲名家。1951年7月,羅賓遜登陸英倫,與英國著名拳王蘭迪·特賓邀鬥,結果不幸以15回合點數告負,從而結束了第二次歐洲之旅。
1952年6月,羅賓遜遭受了職業生涯最大的打擊,被有輕機槍自稱的輕重量級拳手喬伊·馬克希姆在13回合擊倒在地。
1962年至1964年間,羅賓遜三度遠行歐洲,在與歐洲諸強的比賽中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終於實現了征服整個世界的宏願。
1965年,已經45歲的羅賓遜告別拳壇。他在職業拳壇上奮戰了25個春秋,壹***打了202場職業賽,戰績為174勝19負6平,其中109次擊倒勝,另有3場比賽因故無結果。退役後的羅賓遜致力於慈善事業,他拿出500萬美元的積蓄,創立了壹項社會福利基金,還出資修建了專為貧窮的黑人孩子服務的拳擊俱樂部。1989年4月12日,羅賓遜因病逝世於洛山磯時至少10萬人為他送行。
拳聖的有生之年,都在為貧窮黑人的生活改善而奔忙,同時也為拳擊運動的發展而殫精竭慮。正是由於拳聖的優異表現,使得輕量級首次能與重量級分庭抗禮!他為拳擊運動所作的壹切,使他在拳擊史上占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而被譽為拳聖。
今天為拳手們所熟知的頸部肌肉訓練、心理素質訓練、身體協調性訓練以及“節奏就是壹切”等等許多拳擊實用理論,都是由羅賓遜首倡並在比賽中推廣開來的。由羅賓遜借用踢踏舞步而首創的“花式舞步”,後來被阿裏發揚光大,稱作“蝴蝶舞步”;羅賓遜最早提出“有節奏的運動不會疲勞”這句運動科學界的經典名言,這壹理論的高度正確性和實用性,已經在各種運動項目的實踐當中被證明。後來羅賓遜針對拳擊運動進壹步提出了“節奏就是壹切”的觀點,在他看來,無論什麽樣的拳手,只要他理解了節奏的內涵,就可以在訓練中事半功倍,在比賽中如魚得水。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如此漫長的拳擊生涯中,他創造了從來沒有被誰兩次擊敗的奇跡。只要是壹個了解拳擊歷史的拳迷,都會對拳聖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