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為什麽光夜直接判定未成年

為什麽光夜直接判定未成年

8月26日,隨著“首款未成年禁登錄手遊”的話題登上熱搜,騰訊遊戲出品的《光與夜之戀》也因發布“禁止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用戶登陸”的公告廣受熱議。

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張書樂認為,禁止未成年人登陸遊戲,騰訊開了頭,勢必帶來連鎖反應,各大遊戲廠商也會有所表示,並逐步成為大勢所趨,最終達成主流遊戲廠商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登陸遊戲的格局。

禁止未成年人登陸遊戲

8月26日,騰訊遊戲出品的《光與夜之戀》因為健康系統第二階段升級的細節條款登上了熱搜。

據《光與夜之戀》官方8月25日發布的公告內容,自2021年9月25日00:00起,凡是經公安實名校驗確認為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用戶,將無法登錄遊戲體驗。

對於已註冊的未成年人,《光與夜之戀》給出補償政策稱,對於已進行過付費的受影響未成年人用戶,將於2021年9月7日12:00開啟對應的退款通道。退款通道在開啟後90天內有效。

據悉,退款方案有兩種:“全額退款並銷號”和“退款已生效限時權益,保留賬號並停止登錄”,其中後者是指將暫時停止賬號登錄遊戲,直至用戶達到18周歲。

騰訊遊戲為何對《光與夜之戀》推出未成年禁止登錄手遊這樣的規則?壹名接近騰訊的人士告訴財經網科技,這與該款遊戲是壹款“戀愛主題的產品”有關。

相關資料顯示,《光與夜之戀》是壹款高沈浸互動戀愛手遊。該遊戲擁有多線劇情,命運抉擇,為玩家帶來全新的高沈浸戀愛互動體驗。

8月13日,騰訊《光與夜之戀》發布的健康系統升級公告中指出,《光與夜之戀》作為壹款戀愛主題產品,為進壹步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營造、維護健康綠色的網絡遊戲環境,將對現有體系中的健康系統進行升級。

至於8月25日再次升級的目的,騰訊遊戲方面表示是“為進壹步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更好地營造和維護綠色健康的網絡遊戲環境。”

針對網友所希望了解的問題,譬如在遊戲分級後,《光與夜之戀》是否會在內容、尺度上更開放的問題,騰訊遊戲方面回應財經網科技稱,“光與夜之戀在運營上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的要求”。

大眾對此看法不壹

隨著“首款未成年禁登錄手遊”話題的發酵,大眾對於此事的討論也越發熱烈,反應和看法也各不相同。

盡管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上吐槽自己此前對於該款遊戲的付出“白費了”,但也有不少人對此事表達了支持的態度。

壹位家裏有正在上初中男孩的家長告訴財經網科技,在目前遊戲已普遍深入大眾生活的當下,能有壹款遊戲可以讓未成年人徹底遠離,未嘗不是好事,能讓青少年遠離遊戲的侵害,這對於遊戲社區環境也是有好處的,“希望其他遊戲也能跟上。”

也有網友在微博上指出,因為乙向遊戲本來就小眾,騰訊此舉是因為不舍得動“王者榮耀”,所以拿小眾遊戲開刀。

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張書樂對財經網科技表示,騰訊會在此時推出“未成年禁登錄手遊”這樣的規則,直接誘因是8月初《經濟參考報》關於遊戲行業的報道引發的社會輿論,進而推動讓騰訊遊戲作出了極致化的選擇。

在張書樂看來,騰訊遊戲之所以選擇《光與夜之戀》進行試水,壹是從遊戲影響力而言,選擇《光與夜之戀》所可能對騰訊遊戲產生的熱點關註和連帶盈收問題,較之《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雙爆款要小之又小,適合試水。

另外從遊戲類型而言,作為壹款戀愛主題的遊戲,《光與夜之戀》本身定位就是成人向且不適合未成年人進入的,因此更加順理成章,也可作為騰訊遊戲交出的“投名狀”。

規則的推出是否意味著能夠徹底杜絕未成年人登陸該款遊戲?多位與財經網科技溝通的人員稱,目前有不少孩子會“利用家長身份登陸”遊戲,以此繞過身份認證。

對於上述漏洞,騰訊遊戲方面向財經網科技表示,騰訊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騰訊從2018年開始探索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並通過AI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針對用戶遊戲行為特征進行判定,建立和優化“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數據池,在2020年6月開始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騰訊遊戲方面還提到,2020年10月21日起,騰訊再次優化人臉識別驗證流程;2021年4月,騰訊開始試點零點巡航功能,主要針對夜間遊戲超過壹定時長、實名為成年人的帳號進行人臉重點篩查。2021年7月5日,健康系統正式上線“零點巡航”功能,凡是拒絕或未通過人臉驗證的,將被當成未成年人,納入騰訊遊戲健康系統的防沈迷監管並踢下線。

2021年8月,為進壹步加大保護力度,騰訊從《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試點,將原來的“零點巡查”升級為“全天巡查”,可疑賬戶全部重新認證。

張書樂稱,禁止主要是在系統上的切斷,但無論是防沈迷系統、實名系統或是人臉識別系統,都有漏洞,未成年人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繞過,只是繞過的成本加大,會擋住絕大多數未成年人進入的欲望。

勢必帶來連鎖反應

8月初,壹篇關於網絡遊戲遊戲行業的報道的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

文章稱,2020年,我國超壹半兒童青少年近視,因沈迷網絡遊戲而影響學業、引發性格異化的現象呈增長趨勢。遊戲危害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識,常常用“電子毒品”等指代。

8月3日開盤,港股和A股遊戲股集體下挫。騰訊控股、網易、心動公司、吉比特、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都股價都出現大幅跌落。

在股價出現大跌之後,騰訊立馬推出了遊戲未保“雙減雙打”新措施。

張書樂指出,從騰訊在《光與夜之戀》的舉動上來看,結合輿論大趨勢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兩個壓力之下,作為國內遊戲產業唯二存在的騰訊遊戲,極有可能主動做表率來斬斷自己遊戲和未成年人之間的聯系。

從表面上看,切斷與未成年人的關聯似乎對於騰訊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按照財報顯示,未成年人給騰訊遊戲做出的收益貢獻極少。不過,張書樂補充表示,騰訊遊戲的主體盈利模式是免費暢遊、道具付費,即龐大的免費玩家,成為付費玩家得到存在感的壹種基礎存在,“數量龐大的未成年人壹旦退出,也就意味著這份存在感的削弱,也同樣會帶來付費用戶付費積極性和投入比的減少。”

“禁止未成年人登陸遊戲,騰訊開了頭,勢必帶來連鎖反應,各大遊戲廠商也會有所表示,並逐步成為大勢所趨,最終達成主流遊戲廠商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登陸遊戲的格局。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整個行業少了壹部分用戶,整個行業仍保持某種均勢,對產業格局、市場份額影響不大。”張書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