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甲苯詳細資料大全

甲苯詳細資料大全

無色澄清液體。有苯樣氣味。有強折光性。能與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極微溶於水。相對密度 0.866。凝固點-95℃。沸點110.6℃。折光率 1.4967。閃點(閉杯) 4.4℃。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 1.2%~7.0%(體積)。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5000mg/kg。高濃度氣體有麻醉性。有 *** 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甲苯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甲苯 外文名 :methylbenzene;Toluene 別名 :甲基苯,苯基甲烷 分子式 :C7H8 相對分子質量 :92.14 化學品類別 :有機物-苯的同系物 管制類型 :甲苯(易制毒-3) 儲存 :密封陰涼保存 甲苯簡介,管制信息,CAS號,理化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作用與用途,使用註意事項,危險性概述,毒理學資料,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 甲苯簡介 管制信息 甲苯(易制毒-3) 該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受公安部門管制。 CAS號 108-88-3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有類似苯的芳香氣味。 甲苯分子比例模型 熔點(℃):-94.9 相對密度(水=1):0.87 沸點(℃):110.6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14 分子式:C7H8 分子量:92.14 飽和蒸氣壓(kPa):4.89(30℃) 燃燒熱(kJ/mol):3905.0 臨界溫度(℃):318.6 臨界壓力(MPa):4.11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2.69 閃點(℃):4 爆炸上限%(V/V):7.0 引燃溫度(℃):535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不溶於水,可混溶於苯、醇、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活潑,與苯相像。可進行氧化、磺化、硝化和歧化反應,以及側鏈氯化反應。甲苯能被氧化成苯甲酸。 作用與用途 甲苯大量用作溶劑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劑,也是有機化工的重要原料,但與同時從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產量相對過剩,因此相當數量的甲苯用於脫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甲苯衍生的壹系列中間體,廣泛用於染料;醫藥;農藥;火炸藥;助劑;香料等精細化學品的生產,也用於合成材料工業。甲苯進行側鏈氯化得到的壹氯芐;二氯芐和三氯芐,包括它們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壹般也從苯甲酸光氣化得到),在醫藥;農藥;染料,特別是香料合成中套用廣泛。甲苯的環氯化產物是農藥;醫藥;染料的中間體。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劑(主要使用其鈉鹽),也用作有機合成的中間體。甲苯及苯衍生物經磺化制得的中間體,包括對甲苯磺酸及其鈉鹽;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於洗滌劑添加劑,化肥防結塊添加劑;有機顏料;醫藥;染料的生產。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間體。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終產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機顏料;橡膠助劑;醫藥;炸藥等方面最為重要。 使用註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對皮膚、黏膜有 *** 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該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 *** 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女工月經異常等。皮膚幹燥、皸裂、皮炎。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對空氣、水環境及水源可造成汙染。 燃爆危險:該品易燃,具 *** 性。 毒理學資料 毒性: 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 LD505000mg/kg(大鼠經口);LC5012124mg/kg(兔經皮);人吸入71.4g/m3,短時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時,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時,中毒癥狀出現。 *** 性 : 人經眼:300ppm,引起 *** 。 家兔經皮:500mg,中度 *** 。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8小時/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統和實質性臟器改變。 致突變性: 微核試驗:小鼠經口200mg/kg。細胞遺傳學分析:大鼠吸入5400μg/m3,16周(間歇)。 生殖毒性: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5g/m3,24小時(孕1~18天用藥),致胚胎毒性和肌肉發育異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500mg/m3,24小時(孕6~13天用藥),致胚胎毒性。 代謝和降解: 吸收在體內的甲苯,80%在NADP(轉酶II)的存在下,被氧化為苯甲醇,再在NAD(轉酶I)的存在下氧化為苯甲醛,再經氧化成苯甲酸。然後在轉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與甘氨酸結合成馬尿酸。所以人體吸收和甲苯16%-20%由呼吸道以原形呼出,80%以馬尿酸形式經腎臟而被排出體外,所以人體接觸甲苯後,2小時後尿中馬尿酸迅速升高,以後止升變慢,脫離接觸後16-24小時恢復正常。壹小部分苯甲酸與葡萄醛酸結合生成無毒物。甲苯代謝為鄰甲苯酚的量不到1%。在環境中,甲苯在強氧化劑作用或催化劑存在條件中與空氣作用,都被氧化為苯甲酸或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殘留與蓄積: 甲苯約有80%的劑量人人和兔的尿口以馬尿液(苯甲酰甘氨酸)形式被排泄,而剩余物的絕大部分則被呼出。這些作者還報告,0.4%~1.1%的甲苯以鄰甲酸被排泄。加壹研究表明,主要代謝產物馬尿酸從尿中迅速排出,在通常職業性接觸條件下,馬尿酸在接觸終止24小時後幾乎全部被排出。但由於每天工作中要重復接觸8小時,繼以16小時的不接觸間隙,在工作周中馬尿酸可能有壹些蓄積,周末以後,馬尿酸的濃度恢復至接觸前的水平。政黨代 尿中馬尿酸的會計師因食物種類的攝入量不同而就化頗大(0.3~2.5g),且有個體差異。因此,不能完全以尿中馬尿酸會計師來推斷甲苯的吸收量,但在群體調查中,對正確判別有無甲苯吸收有壹定準確度。大鼠用苯巴比妥作預處理,可增加甲苯從血中的消失率(Ikeda和Ohtsuji,1971)縮短註射甲苯後的睡眠時間,因此肝微粒酶系統的誘發作用可能 *** 甲苯的代謝。 遷移轉化: 甲苯主要由原油經石油化工過程而制行。作為溶劑它用於油類、樹脂、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煤焦油、瀝青、醋酸纖維素,也作為溶劑用於纖維素油漆和清漆,以及用為照像制版、墨水的溶劑。甲苯也是有機合成,特別是氯化苯酰和苯基、糖精、三硝基甲苯和許多染料等有機合成的生要原料。它也是航空和汽車汽油的壹種成分。甲苯具有揮發性,在環境中比較不易發生反應。由於空氣的運動使其廣泛分布在環境中,並且通過雨和從水表面的蒸發使其在空氣和水體之間水斷地再循環,最終可能因生物的和微生物的氧化而被降解。對世界上很多城市空氣中的平均濃度進行匯總,結果表明甲苯濃度通常為112.5-150μg/m3,這主要來自與汽油有關的排放(汽車廢氣、汽油加工),也來自於工業活動所造成的溶劑損失和排放。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汙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壹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滅火劑:泡沫、幹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汙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註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註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