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英
相對於藝術電影來說,商業電影有制作周期短、娛樂元素豐富等特點,說簡單了,就是娛樂性更強,老百姓更愛看。
和現在商業電影占據絕對主流地位不同,從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主旋律電影占據絕對統治地位,藝術電影填補其余空白,商業電影寥寥無幾。
但還真就有壹部可以稱之為商業電影的作品,這部電影娛樂元素豐富,劇情精彩吸引人,雖然披著主旋律電影的外衣,但從內容上看稱之為壹部商業大片也沒毛病。
這就是著名軍事諜戰電影《英雄虎膽》。
壹、《英雄虎膽》導演是希區柯克的粉絲
大家都知道《湘西剿匪記》和《烏龍山剿匪記》,以為當年打土匪主要都在湘西,實際上在解放初期,廣西十萬大山、九萬大山和六萬大山地區的土匪更為猖獗,這裏的土匪數量眾多,破壞力很強,剿匪戰鬥也更為激烈。
在剿匪戰鬥中,有壹位叫丁壹三的文藝青年,根據自己在剿匪戰鬥中的所見所聞寫了壹個劇本《北侖河畔》,然後投給了八壹電影制片廠。雖然丁壹三日後成長為著名編劇,但彼時他創作的劇本還是存在壹些質量問題,因此被編輯部棄用了。
偏偏八壹廠還有個不走尋常路的導演,嚴寄洲。他年輕時在上海,特別喜歡看電影,是希區柯克的鐵桿粉絲,因此當年他拍電影的想法總是和別人不壹樣。
嚴寄洲在被棄用的劇本堆裏發現了《北侖河畔》,他認為這個劇本確實存在問題,但其題材及結構相當新穎,要知道那可是五十年代,描寫匪巢的戲還真是罕見。
在八壹廠的支持下,嚴寄洲開始著手修改這個劇本,由於丁壹三還在部隊沒法參與,嚴寄洲親自去廣西采訪,搜集了大量新鮮素材充實到劇本裏,最後形成了電影劇本《英雄虎膽》,確定由嚴寄洲和郝光聯合導演。
二、《英雄虎膽》主要演員
嚴寄洲為《英雄虎膽》挑選演員時也非常有獨特見解。
男主角曾泰飾演者於洋,這位濃眉大眼的演員出演偵察科長肯定沒毛病,但嚴寄洲告訴於洋,他之所以選擇於洋,是因為發現他眼睛裏有壹道“賊光”。
妳別說,於洋飾演的曾泰還確實很有壹股匪勁,被觀眾們稱之為,比土匪還像土匪。
女主角是誰不好說,雖然大家普遍認為應該是王曉棠飾演的美女特務阿蘭,但在嚴寄洲心裏,女匪首李月桂顯然更重要,這個角色他選擇的是胡敏英。
胡敏英飾演的李月桂,確實看起來要更狠、更陰險,而且有壹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感覺。
改革開放後,有人找嚴寄洲要把《英雄虎膽》改編成電視劇,嚴寄洲謝絕了邀請,他說了三個原因,壹個是沒有當年的生活了,第二個是沒有當年那種創作激情了,第三、找不到能演李月桂的演員了。
王曉棠飾演的阿蘭,是這部電影最受歡迎的人物,導演嚴寄洲選擇王曉棠的其中壹個原因是她生活裏比較開朗,能說會道,能演出阿蘭的妖嬈勁。
阿蘭這個角色成為女特務的代表人物,離不開王曉棠的精彩演繹,她的容顏,她的眼神,她的壹笑壹顰都成為這部電影的精彩瞬間,可能有人會說阿蘭有些豐滿,其實微胖才是最佳身材。
匪首李漢光的飾演者方輝,之前壹直演正面角色,嚴寄洲卻看上了他,方輝演的李漢光非常出彩,結果是壹入反派深似海。
妳能想象,這個糟老頭子壹樣的李漢光,其實是壹個28歲的英俊後生演的嗎?
該片還有幾位角色要提壹下,壹個是飾演政委的裏坡,當年他飾演了好多類似角色,不是司令就是政委,可惜都是配角,直到《回民支隊》也真正展現實力。
飾演曾泰同事耿浩的是年輕的張勇手,他來劇組時還叫“張永壽”,是嚴寄洲導演給他改成了張勇手,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
該片還有兩位不太讓人註意的演員,壹位是飾演劉大嫂的曲雲,之後她通過《苦菜花》壹舉成名。
還有壹位龍套演員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那就是第壹次演電影的著名反派演員劉江,在該片中他飾演壹個土匪嘍啰,只有壹場戲壹句臺詞:“老家夥,不許亂跑,小心要妳腦袋”,臺詞不是很特別,出彩的是他之前解手後壹邊走壹邊抖摟褲子的動作,這體現了劉江傳神的演技。
該片還有壹位沒露面的演員,或者說他只是演了壹只手。
在片中,土匪的內線49號往樹下塞情報時,能看到他的右手食指缺了壹節。
後來49號在寫關鍵情報時,這只手又出現了壹次。
這幾個鏡頭就是嚴寄洲特意設計的,不過這只手並不屬於演49號的演員,而是《地道戰》的導演任旭東。
三、商業電影式的制作過程
為了控制成本,壹般商業電影都會要求壓低制作成本、減少制作周期,增加新鮮刺激的劇情等,巧了,《英雄虎膽》當年雖然不能稱之為商業電影,但其制作過程卻和商業電影不謀而合。
首先是制作周期短,當時正是1958年,全國形勢都在追求多快好省,因此《英雄虎膽》的拍攝過程也大大加快,當時嚴寄洲團隊壹***負責三部電影的拍攝,除了該片之外,還有《壹日千裏》和《縣委書記》,而這三部電影壹***只用了八個月就拍攝完成,平均每部電影拍攝時間不超過三個月,放在工業化的今天也算是神速。
然後是成本控制低,為了節約資金,嚴寄洲是能省則省,片尾解放軍圍殲土匪,原計劃需要150位群眾演員,每個人配備軍裝和武器,嚴寄洲發現其實鏡頭只能看清前面幾排人,後面的演員根本看不清,索性,他讓後面的壹百多位群演操著木棍沖鋒。
劇中曾泰的法式帽頗為顯眼,這是嚴寄洲找同事借的。
阿蘭曾穿了壹件時髦的塑料雨衣,這雨衣以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也不過時,這是劇組找八壹廠壹位同事的未婚妻借的。
此外,為了節省演員支出,嚴寄洲要求劇組所有工作人員除了攝影師之外都要在劇中演壹個角色,他自己親自上陣演了真正的副司令雷正廷。
這個優良的傳統壹直傳承了下來,《西遊記》《紅樓夢》更是將劇組人員當演員用的典型,新壹代導演寧浩也有這個愛好。
商業片要吸引觀眾,就需要刺激性的東西,《英雄虎膽》裏也有不少。
“驚險”本身就是嚴寄洲給《英雄虎膽》做的定位,該片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有些情節到現在還在被模仿。
李月桂接到內線情報,突然大喝壹聲“曾泰”,引起耿浩的註意導致他身份暴露,這壹段不僅讓耿浩壹激靈,也嚇了觀眾壹跳。
曾泰“審問”耿浩這壹段劇情像不像《潛伏》裏余則成“審訊”秋老板?
演這段戲時,於洋和曾泰壹樣緊張,他點煙時有些抖動的手是他的真實反映。
在曾泰和耿浩幾句令人窒息的對話之後,劇情突然爆發,耿浩將杯子砸向曾泰,曾泰壹躍而起踢翻桌子拔出手槍,這段戲讓很多觀眾看得熱血澎湃。
商業電影嘛,要有壹些娛樂性的畫面,但在當時拍這種畫面有些敏感,不過嚴寄洲有辦法,他打了壹個擦邊球,讓這些娛樂性的畫面發生在匪巢裏。
曾泰剛進匪巢時參加酒會,李月桂讓阿蘭陪曾泰跳倫巴,阿蘭扭動著身體走向曾泰,這壹段堪稱該片的經典畫面,也是讓人難以忘卻的畫面。
其實該片原劇本中是沒有跳倫巴這壹段劇情的,這就是嚴寄洲自己特意加的,而且王曉棠和於洋都不會跳,換成別的導演,這段敏感的畫面就不拍了,但嚴寄洲堅持要拍。
他找了壹位來自香港會跳倫巴的同事,讓他每天教王曉棠和於洋,王曉棠首先練會了,然後兩人再教於洋,所以劇中曾泰說他跳得不好,是真話。
雖然嚴寄洲為了這段倫巴舞在後來付出過代價,還連累了劇本作者丁壹三,但這段畫面卻被觀眾津津樂道,改開後,很多老電影復映,《英雄虎膽》位列第壹。
當然,商業片最好也要有喜劇元素,《英雄虎膽》裏同樣有。
曾泰在匪巢接受的第壹次考驗就是壹場喜劇,李月桂安排自己的諜報組長冒充解放軍考驗曾泰,這讓曾泰壹時陷入糾結。
沒想到,諜報組長拙劣的演技和不嚴謹的細節暴露了他的真實身份,曾泰將計就計直接掄椅子砸死了他。
曾泰走出牢房,裝模作樣地向李月桂道歉:“請原諒我的魯莽”,旁邊李月桂的欣喜,獨眼龍的氣憤,三種表情對比讓人忍俊不禁。
商業電影最好還要有美女和愛情,《英雄虎膽》也有!
美女就不用說是誰了,上文已經提了,王曉棠飾演的阿蘭成為美女特務的最佳代言,之後各種影視劇中的美女特務都很難超過她。
而嚴寄洲還給這位美女特務設計了壹段有始有終的“愛情”戲,雖然只是單相思。
我們知道,該片中的阿蘭並不是壹個死心塌地的土匪,她在內心裏其實是壹個憂愁哀怨的小女人,也渴望正常的生活。不管從外形上還是氣質上,她和曾泰還是挺有緣分的。
不過,阿蘭從壹開始對曾泰是愛答不理,說明在她眼裏,曾泰和李漢光也沒什麽兩樣,不值得關註。
但曾泰又和其他毛手毛腳的土匪不壹樣,他尊重阿蘭,還有憐香惜玉的壹面,這讓阿蘭開始感動。
等到阿蘭受到李漢光和李月桂的雙重羞辱時,她徹底倒向了曾泰,希望曾泰能帶她離開匪巢,去過正常人的日子。
說實話,演到這裏,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希望阿蘭能有壹個光明的前途,哪怕不是跟著曾泰,只要能有個未來就好。
事實上,當年嚴寄洲把阿蘭這個美女特務拍成這樣已經是冒險了,因此在阿蘭的結局上他更是費了也廢了不少心思。
四、阿蘭之死的四種結局
1、嚴寄洲本來為阿蘭設計的結局是:曾泰用槍逼住李漢光和李月桂,阿蘭在旁邊驚訝地發現原來副司令就是曾泰,這時李月桂突然舉槍偷襲曾泰,阿蘭撲了過去用身體擋住了曾泰,不幸中彈身亡。
這個結局應該說在劇情上有壹定延續性,相當於認可阿蘭愛上了曾泰,不管曾泰是什麽人都愛那種,之前李月桂也有壹個鋪墊:妳愛上他了?
但是,如果按照這個結局拍的話,阿蘭這個美女特務無疑將成為正面人物,她在片中沒有作惡,在匪巢中甚至也是受害者,最後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曾泰,這其實可以叫犧牲啊。
保險起見,嚴寄洲沒這麽拍。
2、嚴寄洲拍攝的結局是:阿蘭發現副司令是曾泰時氣憤難平,有壹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於是她舉槍擊中曾泰,然後開槍自殺。
這個結局也符合邏輯,阿蘭受到李漢光和李月桂的雙重羞辱,本來想將自己托付給副司令,卻發現副司令也是壹個“騙子”,先打曾泰再自殺,屬於正常的劇情。
但是,樣片在過審過程中,這個結局被否定了,因為按照這個結局,阿蘭就是壹個應該被同情的角色,有美化特務的嫌疑,因此這個結局沒通過。
3、該片最後的結局:阿蘭開槍打曾泰,然後被趕到的我軍戰士開槍擊斃。
這個結局在邏輯上也合理,等於是讓阿蘭心中憤怒的情緒戰勝愛情,而且還可以理解為還沒來得及自殺就被我軍戰士擊斃了。雖然觀眾依然會同情阿蘭,但至少不會像第二個結局那樣強烈。
4、該片劇本還有壹個沒拍的結局:阿蘭用槍指著曾泰,曾泰踢掉她的手槍,李漢光用飛刀偷襲曾泰,曾泰壹躲,飛刀擊中阿蘭。
這個結局無疑屬於黑色幽默了,等於醜化了阿蘭,讓她變成了小醜壹樣的人物,在邏輯上似乎和前面的鋪墊不太搭調,因此沒有拍。
當然,前些年有壹家影視公司改編拍攝了23集電視劇《英雄虎膽》,那個電視劇中阿蘭最後是當了俘虜,但由於該電視劇前面的劇情已經改動甚大,因此這個結局和電影沒有任何可比性。
相對來說,筆者更欣賞上文第二個結局,也就是阿蘭自殺。但是在筆者心中的最佳結局是:李漢光偷襲曾泰,曾泰受傷,關鍵時刻阿蘭拔槍擊斃李漢光,俘虜李月桂,拯救了曾泰。這樣,阿蘭就屬於戰場起義,將擁有壹個光明的前途。
筆者相信,換成現在的導演,應該會這麽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