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大家給介紹下什麽是FBI

大家給介紹下什麽是FBI

美國聯邦調查局,英文全稱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縮寫FBI,中文簡稱聯邦調查局。

FBI總括

美國聯邦調查局是美國司法部的主要調查手段,根據美國法典第28條533款,授權司法部長“委任官員偵測反美國的罪行”,另外其它聯邦的法令給予FBI權力和職責調查特定的罪行。FBI現有的調查司法權已經超過200種聯邦罪行。十大通緝犯清單從1930起就已經公布於眾了。

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於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執行方面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於美國憲法前提下履行職責。

在FBI每次調查的情報資料後,遞交適當的美國律師或者美國司法部官員,由他們決定是否批準起訴或其它行動。其中五大影響社會的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反暴行,毒品/有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

FBI曾經有不純的歷史,即支持法律,有時候又破壞它。但在大多數美國人的通常印象裏,它是打擊罪行最有效的機構。專門特務的人員每年都在增長,現在已經超過11000名成員。大多數專門特務駐在外國,作為大使法律隨員在美國使館工作,FBI自稱為“LEGATS”。

FBI歷史

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任期中,司法部長查爾斯·約瑟夫·波拿巴,於1908年7月26日成立了由專門特務組成的聯邦調查局。壹開始叫做調查局(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簡稱BOI),到1935年改為聯邦調查局。

約(翰)·埃德加·胡佛在1924年5月10日成為調查局局長。當時調查局花費大量精力調查沒有犯罪的政治激進分子(如,社會主義者阿爾貝特·愛因斯坦 )。當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任時,提醒胡佛自由主義不是罪行,而應是現任總統和行政部門的政治活動。

FBI科學檢測罪行實驗室(眾所周知是FBI Crime Lab),正式成立於1932年11月24日。

二十世紀30年代,聯邦調查局逮捕了壹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例如John Dillinger, "Baby Face" Nelson, Kate "Ma" Barker, Alvin Karpis和George "Machine Gun" Kelly。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聯邦調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從二十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聯邦調查局調查了針對美國的間諜案。二戰期間聯邦調查局曾抓獲8名到美國執行破壞任務的納粹間諜。

聯邦調查局還針對美國的有組織犯罪進行了很多工作,打擊了很多犯罪組織和集團,例如Sam Giancana家族和John Gotti家族。

二十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聯邦調查局進行了頗有爭議的Cointelpro行動。這次行動的內容是調查和妨礙美國持不同政見的組織的行動。這些組織包括軍事組織,非暴力組織和民權組織。胡佛關於馬丁·路德·金的調查也是臭名昭彰的 – FBI沒有找到任何犯罪證據,並試圖使用其私人性生活錄音帶進行要挾。《華盛頓郵報》聲稱聯邦調查局還至少給馬丁·路德·金寄過壹封慫恿其自殺的匿名信。

在1990年代,顯示FBI科學檢測罪犯實驗室經常犯低級錯誤。在壹些本來證據顯示嫌疑犯無罪的案件中,技術人員卻報告證明他們有罪。當這種錯誤被發現時,許多這樣的案件會重審。

FBI構成

聯邦調查局局長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批準,任期10年,第壹任局長為胡佛,現任局長羅伯特·米勒。該局有工作人員2萬多名,其中8600多人是外勤人員。每年的預算為23億美元。

FBI任務

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於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執行方面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於美國憲法前提下履行職責。在FBI每次調查的情報資料後,遞交適當的美國律師或者美國司法部官員,由他們決定是否批準起訴或其它行動。其中在反暴行、毒品/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FBI下設機構

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設在華盛頓,下設10個由助理局長擔任領導的職能部門,分管鑒定、訓練、刑事調查、技術服務等工作,並在全國59個城市設立外勤辦事處及從屬於它們的400多個“地方分局”,還有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的駐外機構,執行總部分配的任務。建有刑事犯罪 “科學實驗室”、“中央指紋檔案館”和專門訓練高級特工人員和警察的“學院”。

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坐落在弗吉尼亞州匡蒂科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內,這所始創於1972年的高級特工和間諜培訓機構被385畝的森林完全包圍,在空中都難以窺得全景。據FBI官方網站介紹,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安全、保密”。引人註目的是,美國毒品管制局的訓練學院也坐落在附近。

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主體包括3幢宿舍樓、1座餐廳、1座教學樓、1個法醫研究與訓練中心、1個有1000 個座位的禮堂、1座小禮拜堂、1個大健身房、1條室外跑道和1家裝備齊全的汽修廠。除此之外,國家學院裏還有壹座模擬城市,專供FBI和毒品管制局訓練學院的學員實戰模擬用。模擬城市附近還有1個室內靶場,8個室外靶場,4個飛碟靶場和1個200米步槍沖鋒槍靶場。

FBI主要功績

20世紀30年代,聯邦調查局逮捕了壹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聯邦調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從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聯邦調查局調查了針對美國的間諜案。二戰期間聯邦調查局曾抓獲8名到美國執行破壞任務的納粹間諜。

聯邦調查局還針對美國的有組織犯罪進行了很多工作,打擊了很多犯罪組織和集團,例如Sam Giancana家族和John Gotti家族。

FBI爭議行動

Cointelpro行動: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聯邦調查局進行了頗有爭議的Cointelpro行動。這次行動的內容是調查和妨礙美國持不同政見的組織的行動。這些組織包括軍事組織,非暴力組織和民權組織。胡佛關於馬丁·路德·金的調查也是臭名昭彰的,FBI沒有找到任何犯罪證據,並試圖使用其私人性生活錄音帶進行要挾。《華盛頓郵報》聲稱聯邦調查局還至少給馬丁·路德·金寄過壹封慫恿其自殺的匿名信。在20世紀90年代,FBI科學檢測罪犯實驗室經常犯低級錯誤。在壹些本來證據顯示嫌疑犯無罪的案件中,技術人員卻報告證明他們有罪。當這種錯誤被發現時,許多這樣的案件會重審。

驅逐卓別林:卓別林因演出針砭時弊的電影而成為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對象。1922年,聯邦調查局特工混進卓別林的電影廠做臥底,監視他的壹言壹行。時間不長,便有臥底向局長報告,說那裏都是“高談闊論的布爾什維克”,還有大量“電影界激進分子”,討論的主題是“為工人運動和革命作教育宣傳的電影是何等重要”。當時擔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是伯爾恩斯,接到報告後,他立即讓手下收集整理有關電影界思潮的檔案,羅列電影圈內的激進活動,特別是“如何通過電影作***產主義宣傳”,企圖說明由於“電影宣傳***產主義思想”,會對民眾造成思想影響,必須予以密切監視。

監視愛因斯坦:聯邦調查局監視愛因斯坦是從二戰後開始的。對於他贊同***產主義理想,支持民權運動、反戰團體和壹些社會主義的主張,特工們感到驚恐不安,他們擔心這樣的知名人物批評美國的政策,會在社會上產生負面影響。聯邦調查局為了找到把愛因斯坦驅逐出境的罪證,建立了關於愛因斯坦的詳細的個人文件。文件長達1424頁,上面記錄著聯邦調查局對愛因斯坦所作調查的各項內容。

FBI醜聞事件

近幾年來,聯邦調查局醜聞叠出,這顯示其內部系統仍存在大量問題。外界給予了猛烈的抨擊。

2001年7月17日,聯邦調查局壹些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向媒體披露,聯邦調查局在過去的11至12年間已丟失了近200臺筆記本電腦和約450件武器。經聯邦調查局認定,失蹤的筆記本電腦中肯定有壹臺儲存了機密信息,另外還有三臺可能也儲存了機密。竊賊偷去了失蹤電腦中的13臺,另外壹些筆記本電腦則很可能是在從壹個部門傳遞到另壹個部門的過程中丟失的。聯邦調查局丟失的近450件武器中約有184件武器屬於失竊。失蹤武器中大約有13件落入犯罪分子之手,犯罪分子在搶劫時使用了這些武器。盡管丟失的絕大部分是隨身佩帶的小型武器,但其中也不乏像沖鋒槍這樣的大家夥。

除失竊外,聯邦調查局與其他執法部門的聯合訓練活動中顯然還丟失了壹部分槍支。聯邦調查局的內部人員也和武器丟失有關聯。有關方面已確認,丟失的武器中有66件都和壹位退休特工有關,另外還有4件失蹤武器與壹些被辭退或是死亡的特工有關。在FBI的"失誤"中,引人註目的還有俄城爆炸案那次。當時聯邦調查局向俄城爆炸案主犯麥克維的辯護律師提供材料時,居然遺漏了千頁重要文件,結果造成麥克維的死刑被迫從2001年5月16日延遲到6月11日執行。

此外,聯邦調查局資深探員漢森竟是潛伏了15年的俄羅斯雙重間諜,輿論嘩然,FBI大丟臉面!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案件的處理不當同樣也使FBI蒙羞!

FBI與華關系

FBI北京辦事處於2002年10月22日成立,其辦公地點設在美國駐華使館,作為FBI第45個海外專員辦事處,北京辦事處有2名特工,負責FBI在中國的事務。在北京辦事處成立前,通過香港辦事處與中國公安部溝通信息。這種狀況從1966年開始,到2002年正式結束。

FBI十大通緝罪犯

“美國十大通緝犯”名單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1950年3月14日開始設立的,旨在通過公布壹些重大逃犯的照片及年齡、身高、體重、體型、發色、眼睛、膚色、性別、種族、職業、化名等簡單情況,讓公眾協助將其緝拿歸案。 上“十大通緝犯”名單並非“易事”,要經過專門機構候選、初選等步驟,最後由聯邦調查局的副局長親自敲定。能夠進入名單的逃犯都有較長的嚴重犯罪記錄,或被認為對社會構成了嚴重威脅,沒有等級先後之分。

FBI“十大通緝犯”名單:

“恐怖大亨”本·拉登(懸賞5000萬美元)

“恐怖大亨”本·拉登: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頭目,涉嫌於1998年8月7日襲擊美國駐坦桑尼亞和肯尼亞使館;並涉嫌制造了“9·11”恐怖襲擊。

大毒梟叠戈·蒙托亞(懸賞500萬美元) (2007年9月已落網)

“大毒品販子”叠戈·萊恩·蒙托亞·桑切斯:桑切斯因向美國走私數噸可卡因而被通緝。據稱,桑切斯是哥倫比亞最大的販毒集團北山谷販毒集團的頭目之壹。

“黑幫老大”詹姆斯·J·伯格(懸賞100萬美元)

“黑幫老大”詹姆斯·J·伯格:伯格是美國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壹個犯罪組織的頭目,該組織涉嫌於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該地區制造了壹系列謀殺案,伯格因此遭到通緝。據稱,伯格脾氣火暴,身上隨時帶著刀。可能帶有武器,極度危險。

“百萬劫犯”維克托·美因茨·戈熱那(懸賞100萬美元)

“百萬劫犯”維克托·美因茨·戈熱那:曾做過機械師和保安的戈熱那涉嫌於1983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持槍搶劫了壹家安保公司,成功卷走700萬美元巨款。搶劫過程中,戈熱那將兩名保安扣為人質。

“殺人焚屍惡魔”喬治·阿爾貝托·洛佩茲-奧茲科(懸賞10萬美元)

“殺人焚屍惡魔”喬治·阿爾貝托·洛佩茲-奧茲科:因在愛達荷州埃爾莫爾縣槍殺3人而被通緝。2002年8月11日,壹個女人和她兩個孩子燒焦的屍體在壹輛被燒毀的車內被發現,每個受害者的頭部和胸部都受到槍擊。

“殺妻惡魔”羅伯特·威廉·費什爾(懸賞10萬美元)

“殺妻惡魔”羅伯特·威廉·費什爾:費什爾涉嫌於2001年殺害妻子及兩名孩子,並壹把火燒了他們位於亞利桑那州史考司代爾的房子。

“越獄高手”格倫·斯圖爾特·戈德溫(懸賞10萬美元)

“越獄高手”格倫·斯圖爾特·戈德溫:戈德溫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就是他曾兩次成功越獄。1987年,戈德溫因謀殺罪即將被執行死刑時,成功從加利福尼亞州壹座州立監獄脫逃。當年晚些時候,戈德溫就因販毒在墨西哥落網,定罪後被送往墨西哥中西部城市瓜達拉哈拉服刑。1991年4月,戈德溫涉嫌殺害壹名獄友,5個月後再次越獄出逃,至今逍遙法外。

亞歷克西斯·佛羅雷斯(懸賞10萬美元)

喬·薩瓦裏諾·斯基拉奇(懸賞10萬美元)

埃米格迪奧·普雷西亞多(懸賞10萬美元)

“十大通緝犯”壹般固定為十人,撤壹個,就會再補壹個,但偶爾也會超員——1968年謀殺馬丁·路德·金的厄爾·雷是首位“第十壹名通緝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