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大衛·波德維爾的研究方向

大衛·波德維爾的研究方向

波德維爾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波德維爾將其作為電影機制的出發點,並於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在心理分析學和主流電影研究中架起了壹座橋梁。該學派的出發點主要研究觀眾如何觀看電影,如何理解電影的敘事機制並對其產生興趣,由此擴大觀眾對於電影意義的深入理解。

電影敘事學(Narratology):該學派主要研究電影的敘事形式,包括故事視點、人物塑造、劇情模式等。該論點與麥茨和法國後來興起的符號敘事學(LeRecitCinematique)多有***同之處,但波德維爾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於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模式及其演進。

新形式主義(Neoformalism):這是波德維爾對於電影學術界影響最為深遠,也是飽受爭議的理論之壹。受到他妻子和許多著作的合作者克莉斯汀·湯普森(KristinThompson)主修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RussianFormalism)影響,認為在藝術形式和其內容間是存在明顯區別的。如同文學偵探小說中總是依循壹個殺人犯從開始出現,但卻在最後交代背景的模式。認為藝術的目的是對社會產生某種認同感和親和力。新形式主義理論排斥其他多數的理論學派和方法論,特別是解釋學(hermeneutic)的觀點,同時還包括拉康精神分析學派(Lacanianpsychoanalysis)和後結構主義學派。在其和諾維爾·卡羅爾(NoëlCarroll)合著的《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Post-Theory:ReconstructingFilmStudies)壹書中,兩人猛烈抨擊了上述觀點。認為這些理論大多將電影用於既定理論的框架內進行研究,而忽略了對於電影運作機制的中層水平研究。這種觀點多受到壹些當下文藝理論家,如斯拉沃耶·齊澤克(Slavoj?i?ek)等人的非議。

此外,波德維爾對於電影歷史,特別是電影作為技術和工業的歷史也很有建樹;在區域電影研究方面,如好萊塢電影、包括日本電影、臺灣電影、香港電影的亞洲電影方面都有論著和深入討論;而且對於壹些電影流派和電影作者,如法國印象主義電影、卡爾·德萊葉、小津安二郎、愛森斯坦均有專門研究。

作為壹個具有影響力的理論家,波德維爾影響最為深遠的壹本著作,還是他與妻子合著的《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FilmArt:AnIntroduction)。該書出版後,在美國各大電影院校引起強烈反響,並迅速被諸多院校采用,選為電影制作的經典教材使用(2008年該書將出版第8版),該書從壹個全新的視角,將其新形式主義的理論加入電影初級認知的教學中,深入淺出,頗得好評,也使其為廣大電影讀者接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