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簡介,特點是什麽?
蒙古包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壹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外觀呈圓形,頂為圓錐形,圍墻為圓柱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遊牧區多為遊動式。遊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運輸。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遊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是許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多數蒙古人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牦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到落腳點,再起帳篷。
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壹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制做簡便,便於搬運、耐禦風寒,適牧等特點,多用在蒙古語中“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性價比高:采用鋼架蒙古包,首先在價格上面比較來說,同樣直徑大小的蒙古包,用木質的價格要比我們用鋼架的蒙古包貴3倍以上。我們采用鋼管全是國家標準鋼管經過鍍鋅處理,永不生銹。
搭建和拆卸:在搭建安裝方面,以往任何蒙古包都不可比擬的,最小的鋼架蒙古包,兩個人15分鐘就可以搭建起來。這個特點極大的吸引了做夜市燒烤的商家,方便,快捷。
保暖效果好:蒙古包采用四層保溫處理,第壹層是防雨大化纖帆布,這個布是最好的防雨帆布,抗老化,壽命長,第二層和第三次分別是白色保溫羊毛氈和隔熱層,這樣可以是蒙古包壹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最後則是金黃色的裏子布,進去之後讓人感覺進了壹個金碧輝煌的宮殿般。感覺舒暢。
擴展資料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壹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
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烏日何”,可通風、采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獨特的制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有著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具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在歷史上,許多東西方旅行家、探險家、學者在他們的著作裏寫到蒙古包,如法國魯不魯乞寫出的《東遊記》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