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怎麽死的
年),戰國末期楚國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是我國歷史上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壹個學識淵博、目光深遠的政治家。屈原在擔任三閭大夫和左徒期間,心系蒼生社稷,力主改革朝政、聯齊抗秦,由於在內政外交上與楚國腐朽貴族勢力發生尖銳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誣陷,最終導致與楚懷王的疏遠,兩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終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希望楚懷王和後來執政的頃襄王召回自己,為國盡力。最後在楚國郢都被秦國將領白起攻破之後,他不忍心看著祖國滅亡,投汨羅江自盡,用生命譜寫了壹曲千古悲歌。關於屈原自沈汨羅江的原因,歷來有諸多說法,卻都相差甚遠,恐怕是因所選擇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總括起來看,主要有四種。
“殉國說”
“殉國說”以清代學者王夫之和現代歷史學家郭沫若為代表。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認為,
屈原所以寫下著名的詩章《哀郢》,是由於哀嘆郢都的陷落,宗廟社稷成為荒丘廢墟,人民流離失所,頃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軍,楚國滅亡指日可待。據此,現代的屈賦研究者大都認為,屈原投江是因為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不忍親眼目睹國家滅亡,故而投江殉國。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寫到:“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壹年,屈原寫了壹篇《哀郢》……他看不過國破家亡,百姓顛沛流離的苦狀,才悲憤自殺的。”
他在《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中寫道:“屈原的自殺,事實上是殉國難。”
“殉道說”
“殉道說”以近人曲沐為代表。他認為“屈原的自殺原因無非來自兩個方面:壹是社會政治的黑暗;壹是性格的剛直,是生命在與現實的撞擊中而毀滅”。“屈原是出身於華族貴胄的政治家,其理想中的‘明君’、
‘哲王’已不復存在。面對楚懷王、頃襄王這樣的昏君,其抱負與誌向無法實現,加之群小的讒言,
因而憤懣不平,牢騷罹憂”。屈原是戰國時代應運而生的壹位別具特色的“士”。他的人格力量在於他堅持“人道自任”的理念和對自身的“內美”、“修能”的不可動搖的認知,義無返顧地堅持理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所以只身赴死,以求得精神上的圓滿。
“屍諫說”
“屍諫說”以近人王之江為代表。持此說的人認為屈原看到楚國“黨人”橫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沒有忠良之臣,國家沒有守備外敵的力量,楚國將面臨亡國大禍。滿懷救國大誌的屈原卻遭讒言而被流放,報國無門的他沒辦法身諫楚王,哀嘆報國之誌無法實現。絕望的屈原決心以死來震醒昏君。屈原在《離騷》篇末有“吾將從彭鹹之居”。彭鹹是殷朝有名的賢士大夫。他曾忠心勸諫國君,遭到漠視,最後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來屈原之死是“屍諫”,是向彭鹹學習而來的。
“潔身說”
屈原為國君昏庸而痛心,不願看著“黨人”亂政,葬送楚國錦繡河山,加之長期的放逐生活,身心交瘁,再無重返朝廷、實施理想“美政”的希望。為了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扞衛自己所畢生追求的理想,終於帶著不盡的遺憾,憤然投身汨羅江中。淮南王劉安的《離騷傳》曾贊嘆屈原不肯在濁世中茍活,故而“蟬蛻於汙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綜觀以上說法,
屈原憤然自盡的內因似應是理想破滅後的“絕望”。這樣的死,當然不是怯懦或逃避對祖國的責任,而是對現實清醒的認知,是屈原堅守氣節的最終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