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又名為什麽
《孫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傳說他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原軍事著作之壹,也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又壹力作,是反映古代漢族道家思想與軍事思想的代表作之壹。
最早明確記載孫臏有兵法的是《史記》,《漢書·藝文誌》把它與《吳孫子兵法》並列,著錄《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據考證,《孫臏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因為從《隋書·經籍誌》以後就不見記載了。1972年2月,山東臨沂銀雀山壹號漢墓出土了竹簡本的《孫臏兵法》,這使失傳已久的古書得以重見天日。竹簡本《孫臏兵法》經過認真整理,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可以確定屬於《齊孫子》的十五篇,下編目前還不能確定屬於《齊孫子》的論兵之作。竹簡本篇數大大少於《藝文誌》著錄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公元前354年,魏國以龐涓為將率軍伐趙,兵圍邯鄲。次年,?齊國應趙國之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擊魏救趙。魏惠王見齊軍逼進,急令龐涓回師自救。剛剛攻下邯鄲的龐涓聞大梁告急,急率疲憊之師回救。至桂陵時,遭到齊軍迎頭痛擊,幾乎全軍覆滅龐涓僅以身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12年後,魏國在國力恢復之後,再次發動戰爭,將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另壹鄰國——韓國。韓國難以抵擋強大的魏軍,遂派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采納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議,在魏韓兩國幾經激戰、韓危魏疲之際,再次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魏國鑒於桂陵之戰的教訓,遂撤韓國之圍,調10萬大軍,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副,準備與齊軍進行壹場戰略性決戰。孫臏用減竈計造成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誘敵深入。龐涓率輕騎精銳,兼程窮追,至馬陵時遭到齊軍主力伏擊,龐涓智窮力竭,憤愧自殺。齊軍遂全殲魏軍,俘太子申,取得了馬陵之戰的重大勝利。
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