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軍艦隊同時穿越敏感海峽
中美兩軍艦隊同時穿越敏感海峽
中國海軍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基本上是每3~4個月輪換壹次,在執行任務的是海軍第43批亞丁灣護航編隊,而第42批次護航編隊已圓滿完成任務並返航。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海軍第42批次護航編隊的返航路線與以往略為不同。
從日本防衛省發布的消息來看,由052D型“中華神盾”驅逐艦“淮南艦”、054A型遠洋護衛艦“日照艦”和903A型綜合補給艦“可可西裏湖”艦組成的第42批次護航編隊,通過大隅海峽由西太平洋進入東海。
這與以前的人民海軍護航編隊返航時,多采用經由宮古海峽或臺灣海峽的航線有所不同。畢竟大隅海峽相對較窄,會受到日本自衛隊更多的跟蹤監視。
但解放軍海軍艦隊之所以會選擇這條航線,或許並非是不經意之舉,而是有著相當程度的用意。原因很簡單,與韓國海軍驅逐艦舉行聯合演練的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也是在同壹時間經由大隅海峽進入的東海。
從相同的時機和相同的航線來看,中國海軍艦隊極有可能與美軍航母打擊群“前後腳”經過了大隅海峽,抑或是並行通過,即同時現身這壹敏感水域。
關於美軍航母的韓國之行,韓方的說法是為紀念韓美結盟70周年,該打擊群由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宙斯盾”巡洋艦“邦克山”號、“宙斯盾”驅逐艦“韋恩·梅耶”號和 “迪卡特”號等艦艇組成。在抵達釜山之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與韓國海軍進行了聯合演練,這是美韓聯合軍演實兵演練的環節之壹。
雖說美韓聯合軍演和美軍航母部署韓國壹事,更多地是在威懾韓國的北方鄰國,但考慮到中韓兩國隔海相望,以及近期尹錫悅政府在中韓關系上的搖擺態度,故對於我們來說,美軍航母打擊群部署韓國顯然也並非什麽“友好之舉”。
既然如此,中國海軍第42批亞丁灣護航編隊少見地選擇穿越大隅海峽的航線返航,期間大概率與美軍航母打擊群“相遇”,恐怕就不是個“偶然事件”了,即並非“偶遇”,而是近乎“跟蹤或對峙”。
要知道,大隅海峽平均寬度僅有約33千米,最狹窄處的佐多岬至竹島的寬度僅為28千米。對於水面艦艇尤其是兩支艦隊來說,在這種寬度的水域內並行,基本算是“近距離”了,別說是反艦導彈,就連大口徑艦炮都能把炮彈“糊”到對方的臉上。
如此想來,不排除此次由052D艦領銜的中國海軍艦隊,是有意“逼近”美軍航母打擊群,以對其釋放某種若有若無的警示信號,讓後者在與韓國海軍的聯合演練中“別越界”。
相信美國人能讀懂中方的意思,反正即便不與第42批護航編隊“相遇”,自美軍航母打擊群接近東海時,其必然就已經被解放軍的天基衛星監視手段牢牢鎖定了。
既然其穿越大隅海峽的時間點和解放軍海軍艦隊高度重合,那其中的含義也就不言自明了,美軍航母可以和韓國軍隊多“玩玩”,只要不“玩火”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