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輪洪澇為何會突破歷史極值,專家們是怎麽說的?
自今年六月份以來,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從暴雨到大暴雨,極端天氣給我國多地帶來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且多地水位值突破歷史極值。
例如,在多日強降雨天氣後,鄱陽湖的數個水文站的水位數據突破往年極值達到歷史新高。而江西的多個地區也都面臨著洪澇災害帶來的壓力。
但實際上,由於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有氣候特征,我國本身就是壹個洪澇災害嚴重的國家。同時也有專家表明我國今年的降水量較於往年大體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而這就不禁讓人深思,造成我們眼下處境的原因只單單是極端的惡劣天氣嗎?其實不然。
我國防洪減災專家程曉陶明確表示,造成現階段洪澇災害的原因除去天氣因素之外還有另外三個重要因素。
第壹就是氣象預報具有不確定性且預報意見過於散亂。專家意見不統壹,不能給出壹個具體的降雨區域分布預測圖,給防汛準備工作造成壹定困難。第二就是今年的疫情給防汛準備工作施加了阻力。每年在三月份水利部就會要求各地開始部署,做好洪水泛濫的預案,同時開始進行對堤防、水壩、護岸等水利工程設施的維修工作。但今年維修工作最好的時期全國上下正在齊心協力地對抗疫情。各地考察人員到達考察當地需要隔離十四天,考察結束返回地區又要隔離十四天。這就給防汛準備工作帶來了影響。第三就是我國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被重新劃分了部門,目前還處於磨合階段。由於工作體系的改變,處於磨合階段的部門在實踐中就出現了問題,再加上調整工作中還存在著沒有完善的地方,都給我們的防汛工作帶來了影響。
最後,不論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究竟是什麽,我們都希望洪水能夠盡快褪去,安寧能夠重回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