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的鬧鐘》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壹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麽妳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叮鈴鈴的鬧鐘》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能認識鐘面上的數字,掌握數字排列規律。
2.認識秒針、分針、時針。
3.認識鐘的作用,培養幼兒不浪費時間的習慣。
4.能畫出自己喜歡的鐘。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6.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以及三根針。
認識鐘的作用,並能畫出壹個完整的鐘。
活動準備
三角形數字卡片1—12,板畫圓形的鐘面,幼兒收集的小鬧鐘,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過程1:導入——聽鐘
教師告訴幼兒要送給他們壹個禮物,這個禮物會發出好聽的聲音,請幼兒像小白兔壹樣豎起耳朵聽壹聽,並請幼兒閉上眼睛,通過聽聲音來猜壹猜它是什麽?教師讓小鬧鐘發出鬧鈴聲,幼兒猜出是鬧鐘的聲音後出示小鬧鐘。教師請幼兒說壹說小鬧鐘為什麽每天早上都“叮鈴鈴”的叫?引導幼兒說出是為了叫小朋友起床,教育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過程2:看鐘
1.認識各種形狀的鐘
教師請幼兒看壹看教室裏還有沒有其他的鬧鐘,引導幼兒觀察幼兒收集的鐘都有些什麽形狀(圓形鐘、長方形鐘、房子形鐘等),讓幼兒明白鐘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同時引導幼兒認識到有的鐘擺在桌上,有的種要掛在墻上。
2.認識鐘面上的數字
教師拿出壹個大掛鐘,請幼兒觀察鐘面上都有些什麽?引導幼兒觀察後說出有數字,請幼兒說壹說都有哪些數字?(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壹起數鐘面上的12個數字,教師講解所有的鐘面上都有1——12這12個數字,讓幼兒明白。
3.認識鐘面上的三根針
教師繼續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除了數字以外還有什麽?引導幼兒觀察出中間的三根針,教師向幼兒講解: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針叫秒針;粗的兩根針中長壹些的叫分針,短壹些的叫時針。反復教讀幾次這三根針的名稱,便於幼兒記憶。
4.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師請幼兒看不停走動的秒針,讓幼兒明白時間不會停留,它總是在不停地走動,告訴我們在什麽時間該做什麽事,比如早上7點了該做什麽了?(該起床了)早上9點該幹什麽了?(上幼兒園了)等等,教育幼兒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節約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
過程3:貼鐘
教師出示板畫(壹個沒有數字的鐘面),請幼兒看看黑板上的鐘缺了什麽?幼兒回答(沒有數字)。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較教室裏的鐘面,將鐘面上、下、左、右的四個數字12、6、9、3先貼在黑板的鐘面上,然後請幼兒來完成其他數字的粘貼活動,並給與及時地鼓勵,增強幼兒對鐘面上數字排列規律地掌握。
過程4:變鐘
教師問幼兒想不想把自己變成壹個小鬧鐘,教師請幼兒起立,用兩只手分別代表時針和分針,讓幼兒的壹只手豎直向上不動代表分針,另壹只手代表時針,轉動代表時針的手,分別比劃12點、3點、6點、9點,這幾個有代表性的整點讓幼兒感受時間的流動和當小鬧鐘的樂趣。
過程5:玩鐘
教師為每組幼兒發壹個鐘,讓幼兒玩壹玩。引導幼兒看壹看鐘面上的數字、針,聽壹聽鐘走的聲音,撥壹撥鐘上的旋鈕,讓幼兒都來把玩壹下,感覺鐘的構造。
過程6:畫鐘
教師問幼兒想不想畫壹個鐘,教師為每個幼兒發壹張圖畫紙,沒足以和水彩筆,鼓勵幼兒畫壹個自己喜歡的鐘。幼兒畫鐘,教師巡視指導。幼兒畫完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展示,並將幼兒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請全班幼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