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驅逐艦與護衛艦的區別

驅逐艦與護衛艦的區別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壹,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能在水中航行攻擊敵艦的魚雷和以魚雷為武器的快速小艇-魚雷艇。壹般只有幾十噸的魚雷艇可以擊沈上千噸,火力強大的裝甲艦,這對作為各國海軍主力的裝甲艦構成了嚴重威脅。於是人們便建造了比魚雷艇稍大,裝有艦炮的艦艇。用它來阻擊和追殲魚雷艇,掩護己方的大艦,並給它也上魚雷,具有攻擊敵方大艦的能力。這種具有"雙重性格"艦艇便是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魚雷炮艦,它是驅逐艦的前身,也叫"雷擊艦"。

1893年,"哈沃克"和"霍內特"號魚吉艇驅逐艦下水了,它們排水量240噸,艇速50公裏/小時,裝有4門艦炮和3座魚雷發射管,它們是世界上最早的驅逐艦,也是當時最快的軍艦。

導彈驅逐艦-世界上第壹艘導彈驅逐艦是美國於1953年建造的"米切爾"號驅逐艦,它的排水量為5200噸,裝備"韃靼人"防空導彈。最早裝備反艦和反潛導彈的驅逐艦是美國於1958年下水的"孔茨"號導彈驅逐艦。

護衛艦是以艦炮,導彈,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主要用於反潛和防空護航,以及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只。

護衛艦誕生於本世紀初。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艦艇曾多次闖入旅順口俄國海軍基地,對俄國艦艇進行了多次魚雷,炮火襲擊,並布放水雷,用沈船來堵塞港口,限制俄國艦隊的行動。起初俄艦隊巡邏,警戒港灣的任務由驅逐艦數量少,它本身還承擔有其它任務,而改裝的民用船戰術,技術性能又很差,於是在日俄戰爭後,俄國建造了世界上第壹批專用護衛艦。最初的護衛艦排水量小(400-600噸),火力弱小口徑艦炮,抗風浪性差,航速低,只適合在近海活動。

第壹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針對英,法等國的海上運輸線展開了大規模的潛艇戰。各國又建造了能夠擔負遠洋護航反潛任務的護衛艦,新的護衛艦噸位,火力,續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展開了更猛烈的潛艇攻勢,並且飛機也日益成為對艦隊和運輸船隊的嚴重威協,這就使護衛艦的需要量更大,其擔負的任務也更加多樣化。各國大量建造性能更好的護衛艦,僅英,美,法,德,意5國就建造護衛艦達1800艘之多。護衛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潛,防空,護航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多次參加機動編隊海戰和兩棲登陸作戰。這期間的護衛艦滿載排水已達800-1300噸,裝備76-127毫米艦炮2-3門,高射機關炮8-10門,並裝備了魚雷,水雷,深水雷達,聲納等。

50年代後,護衛艦的發展趨勢與驅逐艦相類似,向著大型化,導彈化,電子化,指揮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並有專用的防空,反潛,雷達警戒護衛艦的分工,壹些護衛艦上還載有反潛直升機。現代護衛艦與驅逐艦的區分並不明顯,只是前者在噸位,火力,續航能力上稍遜於後者,甚至壹些國家的大型護衛艦在這些方面還強於某些驅逐艦。目前的護衛艦排水量壹般在1500-4000噸,少數達5000噸以上。

噸位是壹個重要部分,主要的還有裝備的武器裝備。護衛艦是以防空、反潛為主,驅逐艦是功防相對比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