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突現巴西暫停對華牛肉出口
中國的進口牛肉市場壹直是塊“大肥肉”,要知道近些年,中國對牛肉的需求呈大幅增長狀態。
而相對國內肉牛養殖增速有限,因此市場缺口就需要依靠進口牛肉來補充。
在2018年時,中國進口牛肉數量達到了146.7萬噸,成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牛肉進口國。
而到了2020年時,進口牛肉數量就更加增長到了211.8萬噸。
壹、多國牛肉出口相繼“折戟”
在中國的牛肉進口來源國中,排在前幾位的有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烏拉圭以及新西蘭、美國等,但是近兩年卻出現了較大變化。
首先是中國多次在澳方的4家牛肉加工企業的產品中檢測發現不符合標準要求,再加上“貿易摩擦”,於是澳洲牛肉的進口數量開始大幅下滑,在中國市場中“默默退出”。
後來去年9月時,巴西又因為發現了2例瘋牛病病例,於是緊急暫停了對華牛肉出口,直到去年12月才恢復。
中國是巴西牛肉出口的重要市場之壹,約占據巴西所有牛肉出口的50%。
而隨著對華牛肉出口的恢復,巴西在今年1月份的牛肉出口量大增,達到了14.05萬噸,同比增長了31%。
同樣出現變化的還有阿根廷。
阿根廷由於其國內通脹加劇,牛肉價格大幅上漲,於是為了平抑國內價格,阿根廷多次采取牛肉出口的限令、禁令,在今年初時更是宣布將七種牛肉部位的出口禁令壹直延長至2023年。
這壹禁令帶來的影響可不小。
二、75%銷往中國,如今出口價格大跌
相比巴西,中國更是阿根廷牛肉的最大買家,阿根廷約有75%的牛肉出口均是銷往中國。
但是由於壹次次的修改禁令,不僅沒有使其國內的牛肉價格回落,反而傷害了其國內的養殖戶的利益,相關產業鏈也受到了影響。
因為壹次次地修改禁令,使得國際市場常常處於缺貨狀態,買家們只好另尋其他來源,漸漸地,阿根廷牛肉開始“少人問津”,而市場就是這樣,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走向,當詢問的人越來越少時,自然就失去了競爭力,價格就開始下跌。
根據5月初阿根廷肉類出口商聯盟發布的壹份報告指出,阿根廷牛肉出口價格出現了下跌,跌幅達到了20%之多。
要知道在全球商品都在漲價的時候,出現這種價格大跌實屬少見。
三、俄羅斯成功“補位”
隨著壹些牛肉出口國的“減少”與“退出”,中國龐大的牛肉市場當然不會空缺。
去年,俄羅斯對華牛肉出口就出現了激增,壹度暴漲了235.7%,中國迅速成為俄羅斯牛肉的第壹大出口目的地,同時也成為俄羅斯牛肉的最大買家。
壹方面是由於澳洲牛肉與阿根廷牛肉的“減少”,市場出現了“空缺”,而另壹方面,俄羅斯牛肉也的確是物美價廉,僅有澳洲牛肉價格的壹半,而且俄羅斯牛肉很少使用添加劑,因此對比之下,更顯優勢。
到了今年,這壹數據又有更新,截至今年2月時,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牛肉和禽肉的主要買家,並且後續仍有望大幅增長。
對於這壹預期完全是有可能實現的,因為正如前面所說,我國雖然是豬肉消費大國,但是近些年豬肉消費增勢已不明顯,相反牛肉消費卻出現激增,而國內肉牛產業尚待發展,因此可以說,中國的牛肉市場正方興未艾。
這不僅是國內肉牛養殖業的機會,對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國來說,也是重大機遇。
歡迎收藏“新農觀”,壹起了解新時代下三農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