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琥珀在中國的歷史
世界最古老的琥珀,約為三億年前的產物,被發現於英國的Northumberland及西伯利亞。
琥珀是人類最古老的飾物之壹,在愛沙尼亞發現紀元前3700年由琥珀制成的墬飾、珠子、紐扣等,在埃及並發現紀元前2600年由琥珀制成的寶物。
琥珀是太古樹木的樹脂被埋在地底下化石化(高分子化合物化)所產生的。樹脂的化石化需要數百萬年以上的歲月。而用來制成寶石的上等琥珀,大抵都是數千萬年之前的產物。
珂巴樹脂(Copal Resin)則指數百萬年前到現代之間所生成的半化石狀態的天然樹脂,性質及外觀與琥珀極為相似,但沒有琥珀的悠久歷史,又叫「近期樹脂」。物理性質相當不安定,遇熱容易融解。
壹、形狀
琥珀的形狀:餅狀、腎狀、瘤狀、拉長的水滴狀和其它不規則形狀。
二、顏色
常見的顏色:橙黃色、棕色、褐黃色、暗紅色
罕見的顏色:淺綠色、黃色、淡紫色
三、分類
分類的名稱:金珀、血珀、蟲珀、香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密臘、紅松脂
四、保養
琥珀怕的事物:熔點低,易熔化,怕熱,怕曝曬不宜放在高溫的地方。琥珀易脫水,過份幹燥易產生裂紋。琥珀屬有機質,易溶於有機溶劑,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妝櫃中,壹般情況下,不要用重液測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測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擊,應避免磨擦、刻劃,防止劃傷、破碎。
五、我的附加知識
琥珀的介紹:琥珀是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掩埋地下,經過很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分並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與煤層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化學成分為C10H16O,其中碳79%,氫10.5%,氧10.5%,有時還含有少量硫化氫。
琥珀是壹種古老的寶石飾品材料,作為寶石,也有近6000年的歷史。在中國、希臘和埃及的許多古墓中,都曾出土過用琥珀制成的飾品。古羅馬的婦女,有將寶石拿在手中的習慣,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溫度下,琥珀受熱能發出壹種淡淡的優雅的芳香。古羅馬人賦予琥珀極高的價值,壹個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壹名健壯的奴隸價值都高。琥珀還能夠消痛鎮驚,有的地方常給小孩胸前掛壹串琥珀,以此驅邪鎮驚。
有機寶石
琥珀,晶瑩剔透、色澤嬌艷,深受人世的歡迎。傳說,琥珀是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淚變化而成的。在我國則認為,琥珀是猛虎死後的魂魄變化而來。
琥珀實際上是地質時代中植物樹脂經過石化的產物,是壹種保存完整的實體生物化石。屬有機寶石之壹。
琥珀是非晶質的,呈不規則團塊,其大小由細小顆粒至重數磅的大塊。未加工的原料樹脂光澤,拋光後呈樹脂光澤至近玻璃光澤。硬度僅2-2.5。可輕而易舉地用小刀切割,韌性差,裂痕呈貝殼狀。透明琥珀的比重約1.05至1.09,濁珀含大量氣泡,比重低至1.0。琥珀的折射率稍有變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因為琥珀是壹種非晶質物質,所以是各向同性的,無解理,無多色性,也無雙折射。根據缺少韌性、有粉狀包裹體、油脂光澤、玻璃斷口,以及不具高磨光的能力,可鑒別它屬於脂狀琥珀。琥珀中常常有包裹物,如昆蟲、種籽和其他外來物,都是松脂硬化以前捕獲的。德國人把琥珀稱為燃燒石,因為它在極低溫度下燃燒。鑒於這壹原因,琥珀常常用作衛生香。
琥珀的色彩豐富,花紋繁多,透明度有強有弱,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給它們起了許多形象的名字:石珀、花珀、水珀、金珀、靈珀、明珀、香珀、血珀等。其中色紅如血的血珀最為名貴,其次是色黃而透明的金珀,鵝黃色的蠟珀最次。
在實際生活中,琥珀有著各種各樣的用途。琥珀常常被加工制作成項鏈、項圈、戒指和小擺設等裝飾工藝品。人們把它們佩戴在身上,說是可以“安五臟、定魂魄、去鬼邪”。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在婚禮儀式上壹定要給新娘戴上壹串琥珀項鏈。他們認為琥珀能使新郎新娘感情和睦、永葆青春。在人際交往中,琥珀飾品是饋贈親朋好友的高貴禮品,雙方都會因此而感到身價百倍。
琥珀除了用來做裝飾外,還可以用來制造藥品、染料、香料及油漆。
對琥珀壹般根據其很低的比重和硬度來鑒定。此外,其折射率也是十分特殊的。
壹種有用的測試方法是把未知材料放到飽和鹽的溶液中,琥珀在鹽水中將飄起來,而大多數材料將沈下去。這種測試方法通常足以將琥珀與電木和其它許多塑料特質區分開。因為電木的折射率為1.60左右,所以折射率也是有用的區分指標。將小碎片緩緩加熱時,電木放出強烈的電碳酸氣味,賽璐珞發出樟腦氣味。
琥珀與壹些現代樹脂,如苯乙烯樹脂、貝殼松脂、達馬樹脂等很難區分。苯乙烯脂和貝殼松脂在乙醚中浸泡5-2分種後,就發生膨脹和軟化。另外,用壹極熱針熔化苯乙烯樹脂和貝殼松脂要比琥珀容易得多,但這種差別不大,還需要與已知的琥珀相對比。需要用醋酸乙脂來軟化達馬樹脂。
為了鑒定壹顆琢型琥珀,最好以難以覺察的位置滴壹小滴乙醚,停留幾分種。如果琥珀被乙醚所腐蝕,那麽乙醚揮發後,就會在其表面留下壹個斑點。由於乙醚揮發十分快,有時必須用壹大滴乙醚,或不時地補滴。
琥珀是千萬年前松樹的樹皮破口處流出的壹種有機膠狀體———松脂,經過 地殼的變動而深埋地下,並逐步凝結成的天然化石,其內部常含有各種昆蟲、種 子、炭化的樹葉,故有“千年茯苓,萬年琥珀”之說。琥珀的顏色絕大部分是金 黃色的,屬於非晶質寶石,不會形成晶形,其原礦呈塊狀。與其它寶石相比,琥 珀比重較輕,硬度很低,卻因其明亮的金黃色而深受人們喜愛。
高貴的藝術品
世界上的琥珀類型約有100余種,其中以歐洲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產的琥珀最為 有名。丹麥是世界上第壹個發現有琥珀的國家,14世紀的丹麥統治著波羅的海沿 岸國家,那時琥珀作為貨幣在北歐市場上流通。如今,俄羅斯出產的琥珀占全球 總產量的90%,其中加裏寧格勒壹帶是主產地。在我國也只有在青藏高原和東北撫 順壹帶能偶爾覓到琥珀的蹤影。撫順琥珀常與煤層相伴而生,大都呈黃和金黃色,
其中還常包含有昆蟲,故收藏價值頗高。
在歐洲,琥珀的藝術品曾是用來裝點皇宮和議院的,成為家私身份的象征。
我國古代以天然琥珀為材料的器物、裝飾品也並不少見,各種琥珀掛珠、琥珀鼻 煙壺、琥珀手串、琥珀擺件、琥珀料膽瓶等成為達官貴族經常佩帶和收藏的裝飾 品、收藏品。
收藏漸入佳境
琥珀藝術品過去在國際市場上行情平平,收藏者很少,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 期,隨著臺灣地區宗教文物市場的盛行,琥珀才開始在臺灣、香港、新加坡、日 本等地區流行,隨著收藏者日益增多,其價格也因此壹路上漲。近幾年來,許多 歐美藝術品愛好者也加入了競購的隊伍,促使琥珀壹躍成為收藏品市場的新寵, 其市場價格也屢創新高。
對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而言,琥珀的收藏價值在於它的歷史演變過程;於收 藏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只有具備稀有內含生物或植物的琥珀,才稱得上是壹件 奇貨可居的至寶。1992年在臺灣舉辦的壹次藝術品拍賣會上,壹條品相上等的琥 珀佛珠,最終以120萬元新臺幣成交,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引起轟動。 近年來,在東南亞拍賣市場上落槌價格較高的琥珀品種還有:壹件18世紀琥 珀雕佛獅小擺件以2.76萬英鎊(約人民幣35萬元)成交;壹件清代晚期琥珀牛朗 織女擺件以28.6萬元人民幣成交;壹件17世紀琥珀太白酒像以12.1萬港幣成交。 目前國內各類大型拍賣會上拍賣的天然琥珀藝術品成交率與價格要低於其它玉石, 壹般清代的琥珀掛珠、手鏈等的成交價格大多在2萬元至5萬元之間,在收藏品市 場上,琥珀藝術品的成交價格基本上也和這個水平相當。由於國內外琥珀成交價 格的落差,東南亞各國的壹些琥珀收藏者已開始關註並逐漸進入國內拍賣市場,
國內琥珀藝術品收藏正漸入佳境。
如何識別真偽
隨著琥珀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近年來出現了許多琥珀的贗品和仿品。如 何有效鑒別琥珀真偽呢?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眼睛來鑒別。琥珀的自然形狀多呈塊狀、餅狀、腎狀、 瘤狀、拉長的水滴狀和其它不規則形狀。真正的琥珀散發著輕柔而溫暖的光澤;
而很多合成品則給人以冷的感覺。
琥珀在形成過程中要經歷壹些使它“不完美”的過程,最終往往帶有氣泡、 殘片、裂紋。如果壹條琥珀項鏈的每個珠子都非常相似且透明,或者琥珀內含的 昆蟲很完整,那就很可疑。此外,琥珀中壹般會有漂亮的荷葉鱗片,從不同角度 看它都有不同的效果;假琥珀中的鱗片和花紋多是註進去的,其透明度不高,鱗 片發出死光,缺少靈氣,從不同角度觀察,景象沒有太大變化。市面上最常見的 是紅鱗片。
我們還可根據手感來鑒別琥珀的真偽。琥珀屬於中性寶石,用手摸起來,壹 般情況都不會過冷或過熱;而用玻璃仿制的琥珀會有冷的感覺。
另外,用紫外線照射也是不錯的鑒別方法。將琥珀放到驗鈔機下,如果它上 面襯出的熒光呈淡綠、綠、藍、白等色澤,則為真品,而塑料琥珀是不會變色的
琥珀介紹
琥珀自古以來是歐洲貴族佩戴的傳統飾品,代表著高貴、古典、含蓄的美麗。
(1).琥珀是佛教七寶之壹,最適合用來供佛靈修,同時,具有強大的辟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飾物能辟邪和消除強大負面能量,對經常外出人們保平安的最佳飾物。西方古時候把它拿來當作除魔驅邪的道具。
(2).金黃色的琥珀可以招來財富。
(3).琥珀在中醫理論裏壹直有安神定氣的功用,且可殺菌消毒及避免傳染病,所以也會被做成香環或香來使用,也有人磨成粉末拿來止鼻血,火傷或挫傷,但據說最有效的是在於預防喉嚨方面以及其他呼吸器官的疾病,所以常做墜子掛在喉輪附近,另外對發燒、腸胃的不適也有舒緩作用,甚至可促進肝、腎細胞的活化,對於黑與紅色的血珀,則能對應海底輪,可增加生殖能力及性器官功能, 對男女都有幫助。
(4).由於琥珀形成的原因與過程,被人們認為具有來自大地之母的安定力量,因此也有可調和男女、陰陽的功用,讓人們在思考時有更敏銳的感受。
(5).戴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其他功用:
眉輪—可協助去除雜念,讓人更清明無惑;
喉輪—協助加強溝通能力,個性更開朗,更體貼他人,助人完成遠大目標;
心輪—讓情感在理性的約束下,找到真正的心靈伴侶。
琥珀以其渾然天成的古樸莊重之美,溫潤中透出古典之氣,而成為達官貴人競相收藏把穩的珍寶和佛家的聖物。
琥珀是史前松樹枝的化石,形成於4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氫,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2-3,比重1.05-1.10,熔點150℃-180℃,燃點250℃- 375℃。
琥珀是壹種有機寶石,可以用來做成飾品,工藝品等。琥珀有療效,可入藥。
琥珀的來源 四千萬年前,歐洲北部有大片森林,那時的氣候溫暖,尚無人類,樹脂由今日松杉的祖先植物垂淌下。那些原始森林沒入水下,被泥土沈澱物掩埋,樹脂因此得以保存,以迄今天。許多北歐大片的地方變成了海底,這就是何以世上的琥珀大多出產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原因。琥珀大多產於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等波羅的海沿岸,這些國家的琥珀顏色金黃透明,質地晶瑩,品質好,產量大。另外,多米尼加,中國撫順,緬甸等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產。
琥珀的種類及特征
如果按琥珀的透明度來劃分,可分為:透明琥珀,不透明琥珀,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花琥珀。不透明的琥珀,傳統上習慣稱之為 “密蠟”,我們還常碰到有關琥珀的其他名稱:
老蜜---指出土年代久遠的不透明琥珀,紅橙色。
血珀---指出土年代久遠的透明琥珀。顏色如同高級紅葡萄酒的顏色。
骨珀---指白色的琥珀。
琥珀的硬度低,質地輕,澀,溫潤,有寶石般的光澤與晶瑩度,琥珀的另壹個特征是含有特別豐富的內含物,如昆蟲,植物,礦物等。
琥珀的魅力
它的色澤含蓄,質地溫潤,具有無比的親和力。給人民壹種安詳恬靜的心靈感受,每壹顆琥珀都是獨壹無二的,仿佛這千萬年前大自然的傑作,就是為了這美妙的壹顆能與您做生命的接觸,與您結緣!
如何欣賞琥珀的美
琥珀,除了有寶石的風采之外,琥珀的美更在於它的內涵是含蓄的,智慧的。千百年來,古今中外在文學上對琥珀的歌頌不知凡幾。琥珀是唯壹有生命的“活化石”。在時間的雕琢下,它的顏色會更加紅潤,質地更加晶瑩(Hone y),擁有壹塊琥珀,遨遊其中,您看到的是壹個變幻莫測的世界。
有關琥珀的傳說
自古以來在歐洲,琥珀都被視為吉祥物,是歐洲文化的壹部分。凡屬獅子座,雙魚座及天蠍座的人,都是和佩帶琥珀,因這些星座和琥珀是互相關聯的,同時,琥珀也是十壹月份的“生日石”。琥珀室象征快樂和長壽。琥珀與金,銀,珍珠,珊瑚,車渠,琉璃壹起列為佛教七寶。
治療功效
琥珀,含有壹種乙醚油質,可穿過皮膚幫助血液循環,治療肌肉關節的酸痛於緊張,可醒腦,此外因琥珀含有微笑的琥珀粒子,容易與皮膚接觸形成保護膜,是很好的美容品。
琥珀的保養
琥珀與珍珠,珊瑚,象牙同屬於有機物寶石,揮發性,腐蝕性的物質對它不利,使用後可用濕布輕輕擦拭。其次,要避免與硬質首飾壹起保存,以免磨擦受損。正常的佩戴與把玩不會造成損傷。
琥珀的英文名稱為Amber,來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也有說法認為是來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膠”,因為西班牙人將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膠和琥珀稱為amber。中國古代認為琥珀為“虎魄”。
琥珀是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掩埋地下,經過很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分並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與煤層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化學成分為C10H16O,其中碳79%,氫10.5%,氧10.5%,有時還含有少量硫化氫。琥珀的形狀多呈餅狀、腎狀、瘤狀、拉長的水滴狀和其它不規則形狀。屬非晶質體。顏色多呈黃色、橙黃色、棕色、褐黃色或暗紅色,淺綠色和黃色、淡紫色的品種極為罕見。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無多色性。硬度2-3,密度1.1-1.16g/cm3。性脆,無解理,具貝殼狀斷口。琥珀為有機物,加熱到150℃即軟化,250℃-300℃熔融,散發出芳香的松香氣味。琥珀溶於酒精。常含有昆蟲、種子和其它包裹體。
琥珀的品種和評價。中國根據琥珀的不同顏色、特點劃分的品種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密臘、紅松脂等,其中金珀是珍貴優質琥珀。現在琥珀的價值不高,除非是古董、精湛的藝術品或含有生物遺體。琥珀依昆蟲的清晰程度、形狀大小、顏色決定其經濟價值。顏色濃正,且無雜質者為佳。顏色以綠色和透明紅色為最好。最貴重的品種是包裹含昆蟲的琥珀,俗稱“琥珀藏蜂”,以昆蟲清晰、形態栩栩如生、個體大、數量多為最佳。多用來制作串珠、佛珠、雕刻品、香煙盒、衛生香等。
琥珀的保養。琥珀的熔點低,易熔化,怕熱,怕曝曬,琥珀制品應避免太陽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溫的地方。琥珀易脫水,過份幹燥易產生裂紋。琥珀屬有機質,易溶於有機溶劑,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妝櫃中,壹般情況下,不要用重液測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測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擊,應避免磨擦、刻劃,防止劃傷、破碎。
琥珀仿制品及其識別。琥珀的仿制品有電木、塑料和玻璃仿琥珀。壹般根據琥珀很低的密度、硬度、易軟化來區別。把琥珀和其它仿制品壹起放入鹽的飽和溶液中,只有琥珀能浮起來,而電木、塑料、玻璃仿琥珀等仿制品均沈入飽和的鹽水中。折光率:電木1.66,塑料1.63,均大於琥珀。用熱鐵針試,琥珀發出松香味,而電木、塑料則發出辛辣味。與琥珀最相似的是壓制琥珀。壓制琥珀是將塊度很小的琥珀集中在壹起,在200℃-250℃之間加熱,使其熔化、冷卻後即融凝在壹起,有拉長或扁平的氣泡,顯流動構造,在放大鏡下觀察可見到渾濁的粒狀結構。
琥珀是壹種古老的寶石飾品材料,作為寶石,也有近6000年的歷史。在中國、希臘和埃及的許多古墓中,都曾出土過用琥珀制成的飾品。古羅馬的婦女,有將寶石拿在手中的習慣,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溫度下,琥珀受熱能發出壹種淡淡的優雅的芳香。古羅馬人賦予琥珀極高的價值,壹個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壹名健壯的奴隸價值都高。琥珀還能夠消痛鎮驚,有的地方常給小孩胸前掛壹串琥珀,以此驅邪鎮驚。
琥珀常產於煤層中,與煤精伴生。撫順琥珀主要產於新生代早期第三紀含琥珀的煤層中,歐洲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產的琥珀最著名,其它如北美、美國、印度、新西蘭、緬甸等國均有產出。中國的琥珀產地有遼寧撫順和河南南陽地區,撫順產的琥珀呈黃到金黃色,其中常包含有昆蟲,清晰美觀,是極珍貴的品種。南陽產的琥珀質量差些,只能藥用和制作壓制琥珀。辨別琥珀的真假
天然琥珀質地很輕,在飽和鹽水中浮起,然燒或用力磨擦會散發出送香味,琥珀室很“澀”的物質,沒有兩塊琥珀是完全相同的。建議消費者,不要因真假問題的困擾而放棄了享受琥珀的機會,不妨加強了解關於琥珀的知識。
琥珀,以其渾然天成的古樸莊重之美,溫潤中透出典雅之氣,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被譽為“蘊藏古史之寶”。為什麽這樣說呢?原來,琥珀的生成非常奇特———
琥珀是5000多萬年前松樹脂的化石,在琥珀這種石化的植物樹脂內,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種遠古的小動物。在蜜汁般的色澤內,常常能發現壹只蒼蠅的翅膀,或者壹個小小的甲蟲,壹絲壹縷,清晰可見。可謂變化多端、異彩紛呈。
歷史上,第壹個發現琥珀的國家是丹麥,已發現的最大琥珀礦位於俄羅斯。琥珀的種類以產地區分,分為:
波羅的海琥珀———產於丹麥、德國、波蘭、烏克蘭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顏色金黃透明、質地晶瑩、品質好、產量大。
中國琥珀———壹般含雜質多,顏色多為黑褐色。多米尼加琥珀———顏色淡黃透明,有雲霧狀的藍、綠、紫的光彩,雜質多。
按照透明度的區分,又有:
老蜜———指的是出土年代久遠的不透明琥珀,紅橙色。
血珀———指的是出土年代久遠的透明琥珀。顏色如同高級紅葡萄酒的顏色。
骨珀———指白色的琥珀。
如果按琥珀的透明度來劃分,可分為透明琥珀、不透明琥珀,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花琥珀,,不透明的琥珀,傳統上習慣稱之為“蜜蠟”;按照種類來分,琥珀可分為血泊、花珀、蟲珀、骨珀等。
1. 琥珀是怎樣形成化石的?
琥珀,通俗地說就是壹種植物的樹脂,近似於我們常說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數是有木質結構的樹木)在壹定的溫度下,當然壹般溫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壹種粘稠狀或凝膠狀的液態分泌物,分泌物經長期掩埋漸漸失去揮發的成分,再經氧化、固結逐漸形成為樹脂化石。看起來這類化石沒有巖石類的石質感,但它也經歷了百萬——千萬年的地下埋藏,經歷了形成化石的壹切過程,我們稱之為特殊的化石——有機化石,類似的還有煤精等。正因為如此,它也就和現代的天然樹脂有本質的不同
2. 琥珀裏的昆蟲是如何保留下來的?
琥珀依據顏色和裏面的包裹物分類,它的類型很多。常見的顏色有金黃色、褐紅色、紫色等,有包裹物的類型多為昆蟲、植物等類。但是,有昆蟲類的琥珀化石是比較稀少和珍貴的,我們稱其“蟲珀”。那麽,琥珀裏的昆蟲是怎樣保留下來的?這是壹個比較復雜同時又非常巧合的過程,首先,粘稠狀的樹脂沿著樹幹流淌下來,並且沒有馬上凝固,這時有昆蟲在此飛翔盤旋,不巧,昆蟲在無意的飛行過程中不留神被粘在樹脂上,接著,樹幹上的樹脂又沿著先前的路線流下來,昆蟲力盡千難萬險也沒能逃脫股股分泌物,最後就成為珀中昆蟲。後來經過地質作用,早先的樹木也紛紛倒地被埋藏,連有機物的樹脂也壹同被埋在地下,經過千萬年的變遷,就是今天看到的琥珀。
3. 世界上的琥珀主要在哪裏?
琥珀能夠集中在壹起形成為琥珀的礦床,這是經過流水的搬運,因為琥珀密度比較小,所以,很容易就全部搬遷到地勢比較低矮的、環境相對封閉的小型湖泊或凹地裏。在世界上琥珀集中產出的地方有波羅睪1鹺g 昕螅 搶錁 方隙啵 渲?0%可以用來做首飾。在俄羅斯加裏寧格勒的琥珀層厚度有3米,此外,在羅馬尼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也出產琥珀。我國遼寧省的撫順煤田的琥珀質量優,數量多,並且很多包含昆蟲和植物化石,形成於早第三紀。
目前中國較多出產琥珀的省份是遼寧、河南和雲南。遼寧撫順的琥珀主要產於第三紀煤層中,與煤玉等***生,其成分與波羅的海沿岸的琥珀近似,透明壹半透明,有血紅色、金黃色、蜜黃色、棕黃色和黃白色等多種顏色,據顏色特征分別被稱為血珀、金珀、香珀、靈珀和石珀、蜜蠟等,該產地也發現少量有昆蟲或植物包體的珍貴琥珀——蟲珀。
河南西峽縣的琥珀主要分布在上白堊統灰綠色細砂巖和灰黑色細砂巖中,分布面積近600km2。琥珀在地層中呈瘤狀、窩狀產出,每壹窩的產量幾到幾十公斤不等。琥珀大小幾到幾十厘米不等,顏色有黃色、褐黃色和黑色,半透明壹透明,其內偶然可見昆蟲包體,而大多含有砂巖及方解石、石英包裹體。過去該地的琥珀主要作為藥用資源,1953年後開始用作工藝品,現每年有上千公斤的產量。1980年曾采到壹塊重5.8kg的大琥珀。雲南的永平保山歷史上曾有過出產琥珀的記載。目前麗江等縣的琥珀主要產自盈江第三紀含煤地層中,大小以1~4cm者為多,顏色為蠟黃色,半透明,目前並無大規模開采。
琥珀,晶瑩剔透、色澤嬌艷,深受人世的歡迎。傳說,琥珀是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淚變化而成的。在我國則認為,琥珀是猛虎死後的魂魄變化而來。
琥珀實際上是地質時代中植物樹脂經過石化的產物,是4000萬年以前的松樹脂化石,是壹種保存完整的實體生物化石。其主要成分是碳、氫、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在2-3、比重1.05-1.1,熔點150c-180c,燃點250c-375c。琥珀、珍珠和珊瑚為三大有機寶石。
琥珀是非晶質的,呈不規則團塊,其大小由細小顆粒至重數磅的大塊。未加工的原料樹脂光澤,拋光後呈樹脂光澤至近玻璃光澤。硬度僅2-2.5。可輕而易舉地用小刀切割,韌性差,裂痕呈貝殼狀。
透明琥珀的比重約1.05至1.09,濁珀含大量氣泡,比重低至1.0。琥珀的折射率稍有變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因為琥珀是壹種非晶質物質,所以是各向同性的,無解理,無多色性,也無雙折射。根據缺少韌性、有粉狀包裹體、油脂光澤、玻璃斷口,以及不具高磨光的能力,可鑒別它屬於脂狀琥珀。琥珀中常常有包裹物,如昆蟲、種籽和其他外來物,都是松脂硬化以前捕獲的。德國人把琥珀稱為燃燒石,因為它在極低溫度下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