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叛宋投元的巨商蒲壽庚?他的後代為何在明代受到眾人鄙視?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誤導性。什麽叫叛宋投元?什麽叫後代受到眾人鄙視?這兩件事又有多少因果聯系?
如果以這個問題的思路來,那就意思就是:因為蒲壽庚叛宋投元,所以他的後代受到眾人的鄙視。
似乎問題壹下就簡單了。
於是,什麽非我族類……;什麽國家危亡關頭……
滿是大道理,卻空洞無物
問題是,事情真有那麽簡單嗎?
第壹、當時的大環境三月,元軍南下臨安城。南宋末代君主恭帝、掌權的謝太後,出城投降,南宋已經事實上滅亡。
那麽,剩下的壹些人不願意投降,便組織了流亡政府。但是,流亡政府如果得不到支持,極有可能再進壹步下滑,成為流寇。宋端宗趙昰及衛王趙昺。
五月,不願投降的張世傑、陳宜中在定都福州,擁立宋恭帝的兄弟端宗趙罡繼位。
十壹月,元軍入閩,張世傑、陳宜中不敢迎戰,從水路南下泉州,想在泉州建都。卻被蒲壽庚拒絕進城。
第二、分歧點也就在這時候產生了:
以張世傑的視角看:妳做了宋朝的臣子,享受宋朝的紅利,如今宋朝天子有難,妳卻將我們拒之門外。當時的泉州經貿發達,也是東南沿海最大城市。如果流亡政府在泉州建都,可以依靠海運優勢,更長時間的抵抗元軍。
以蒲壽庚的視角看:我家族在泉州經營數十年,確實做了宋朝臣子,可臨安城的恭帝和謝太後已經投降了,宋朝已經滅亡了。妳們這幫流亡政府在福州半年,也沒能組織反抗,反而元軍壹入福建,妳們連打都沒打,就跑了。這樣的窩囊廢,我接納妳們,我就是給自己安了壹顆雷。
到時候,泉州迎來元軍猛擊,妳們再次跑路,我可走不了。元軍什麽德性?抵抗者會被屠城。即使抵抗住了,那麽本來我在泉州做土皇帝,壹個人說了算的。現在倒好,壹下子從皇上到丞相、文臣武將,頭頂上多了壹群爹。這個誰受得了,妳們這群大臣什麽德性?
這裏外都不對,反而是把門壹關,不讓妳們進城,是最優選擇。需要註意:把張世傑等人拒之門外的,不止是蒲壽庚壹個人。這是泉州城裏所有頭面人物壹致決定。其中包括夏璟、田真子、林純子、顏伯錄、孫勝夫、尤永賢、王與、金泳。
這些人,有的也是宋朝的官員。他們為什麽會這麽做?保自己的命是壹點,也同時保護了整個泉州的壹城平安。
第三、照著這個分歧點發展下來,事情進壹步激化:張世傑氣不過,既然不能入城,臨走就搶了蒲壽庚停在城外港口的船和貨物。
“掠其舟並沒其貲” “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沒其貨物”
蒲壽庚受到這樣的侵犯,也更堅定張世傑等人不是流亡政府,而是流寇。既然妳做初壹,那就別怪我做十五。
於是,蒲壽庚也殺了泉州城裏的宋朝宗室三千人。
“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這是蒲壽庚的泄憤和報復。但也是除掉了內部隱患,防止這些宗室在泉州城裏做張世傑等人的內應。因為在張世傑等南下時,泉州城內的宗室們也本來是要出城迎接的。
最後,終於爆發了更大的沖突:
半年後,張世傑率領當地義軍包圍泉州七十多天。蒲壽庚率領泉州城內軍民,抵抗到底。直到元朝軍隊來增援。張世傑才引兵退走。
第四、蒲壽庚的貢獻壹年多以後,蒲壽庚率領船隊,隨元軍南下,參加崖山海戰。
南宋徹底覆滅,蒲壽庚及家族進壹步得到元朝的封賞,官居高位,掌控整個海上貿易,家族鼎盛於整個元朝。
同時,蒲壽庚提倡和平的海上貿易,勸阻元朝對外的海上征服。泉州城得以免遭戰火,泉州港能成為重要商港,都有賴於蒲壽庚。
第五、這不是翻案?有耐心讀到此處的朋友,壹定以為,這是要給為蒲壽庚翻案。
事實上,蒲壽庚這個案,確實沒得翻。我只是強調,這個問題有誤導,錯在以什麽給蒲壽庚定罪上。
不能把古代的忠君思想,作為蒲壽庚的定罪理由。可以說他是叛宋降元,但也可以說是他保壹方平安。盡管他所保的這壹方平安,也很大的包括自己家族的平安。但這有什麽錯?
蒲壽庚錯在哪了?
在殺宋朝宗室這點上,確實錯了。蒲壽庚如果認為這是威脅,可以將這些人禮送出境。即使是殺,也不應該虐殺。據說很多宋朝宗室被肢解,虐待致死。這就很殘忍了,也在任何時代都是反人類的。
(蒲)壽庚長子(蒲)師文性殘忍,殺宋宗子皆決其手。
而且,蒲壽庚這樣的作風也傳給了家族後代。
元朝末年,蒲壽庚的孫婿趁亂取得泉州城內波斯民兵的軍權,割據泉州,妄圖進占整個福建,獨立於元朝之外。在那兀納統治泉州期間,搜刮財產和奸淫民女,屠戮當地漢人,制造民族矛盾,史稱亦思巴奚兵亂。
這是蒲壽庚家族延續當年宋末之亂的故伎重演,卻只學到了皮毛,保護壹方平安的功能都失去了,反而是為禍壹方。
亦思巴奚兵亂被元朝猛將陳友定將其剿滅,蒲壽庚家族也得到了報應。
“凡西域人盡殲之,胡發高鼻有誤殺者。閉門行誅三日” “凡蒲(壽庚家族)屍皆,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胾於豬槽中,報在宋行弒逆也”。
第六、朱元璋的動機?那問題來了,既然蒲壽庚家族已經在元朝末年作惡,也受到了暴擊,為什麽朱元璋仍然將其後代充作賤籍,為娼為奴?
總結壹下,起碼有三點:
1、 ?懲罰蒲壽庚對宋朝皇室的不忠
2、 ?懲罰蒲壽庚家族助紂為虐,幫助元朝
3、 ?懲罰蒲壽庚家族對漢人的屠戮
結合以上三點,***同指向了壹個目的:懲罰蒲壽庚及家族,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反殺蒲壽庚的陳友定,是元朝將領。也曾經與朱元璋對決。這樣壹來,似乎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豈不是說,兀納應該和朱元璋是壹個陣營的?
那樣也就等於說,那兀納屠戮漢人,朱元璋也默認。
那樣也就等於說,蒲壽庚對宋朝皇室不忠,幫助元朝,也是朱元璋認可的。
為了與那兀納劃清界限,為了警告那些叛變前朝人,為了填補對漢人被屠戮的民怨,朱元璋必須要讓蒲壽庚家族承受這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