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票據寶怎麽樣?票據寶相對余額寶有哪些局限?

票據寶怎麽樣?票據寶相對余額寶有哪些局限?

票據寶怎麽樣?票據寶將代替余額寶引領新的互聯網理財風潮嗎?票據寶相對余額寶還存在壹定局限,具體表現為其商業模式的非創新性、市場規模的有限性、用戶體驗的待改進以及高回報的泡沫性。

1、商業模式非創新

“票據寶”在票據細分市場上開創先河,但其商業模式並非首創。“票據寶”率先把個人投資帶入票據市場,其模式並不像“余額寶”的“前端銷售渠道+第三方支付+基金公司”模式,更像P2P(Peer-to-Peer)的進化版P2B(Person-to-Business),類似於P2P裏的陸金所把平安的擔保產品證券化,通過在線平臺,將產品賣給普通投資者。只不過“票據寶”的資產證券化裏的資產不是擔保產品,而是銀行票據。

2、市場規模有限

規模有限的市場將會限制從業者的發展空間和用戶參與度。中國票據市場規模達4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98%以上都牢牢掌握在大企業和大銀行手中。大企業的票據更容易在銀行裏貼現並得到更低的貼現率。樂觀估計,只有2%左右,即1萬億元的票據市場屬於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票據市場具有高回報、高風險、操作成本相對高等特性,因此這個市場銀行是覆蓋不到的。不過,隨著傳統銀行的互聯網化,加上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化程度不斷提高,小微企業票據市場面臨傳統銀行業務擴張的威脅。而“票據寶”平臺在技術上不存在壁壘,因此還面臨新的非銀行機構入侵的潛在競爭。

3、用戶體驗待改進

“余額寶”牢牢抓住用戶,並非僅僅依靠它的回報高,還靠它的用戶體驗——從“T+0”,到余額寶和支付寶的無縫連接,打通消費和理財的界限,最後融入到阿裏整個體系中。這樣壹個生態圈,極大提高了用戶體驗,增大了用戶粘性,這也是為什麽雖然“余額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壹直下滑,甚至低於其他傳統銀行貨幣市場基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但它的用戶和體量仍然牢牢占據龍頭地位。“票據寶”上線時間很短,用戶體驗有待改進,特別是與第三方支付企業國付寶的合作銜接也不是很流暢。整體上除了高回報,沒有特別吸引用戶的地方。另外,高回報雖然看上去很美,但用戶並不壹定能搶得到,挫傷了壹部分用戶的參與積極性。

4、高回報泡沫性

“票據寶”的營銷操作,包括“無門檻、無風險、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百分之百零風險”,都在走監管的邊界,冒著違規的法律法規風險。而且廣為流傳的、讓人怦然心動的高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其實包括了渠道方微財富補貼的1%,發行這款產品的公司再補貼的真正回報才7%。這種靠貼補提高回報率吸引眼球終的方式,短期可達到宣傳廣告的效果,但如果沒有真正紮實的回報,長久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