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魅力的重慶梁平年畫
梁平年畫是民間美術梁平的“三絕”之壹,“三絕”其中還包括竹簾和燈戲,是重慶人民為了慶祝新年佳節而繪制的壹種繪畫藝術。它也成為了中國的民間特色之壹,十分具有歷史價值,那麽想了解它的文化內蘊嗎?就跟著我壹起看看 重慶文化 吧!
梁平年畫是壹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屬於套色木刻版畫。起源於明末,號稱“四川三大年畫”(綿竹、梁平、夾江)之壹。與梁平竹簾、梁山燈戲並稱“梁平三絕”,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壹,2006年被列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平年畫是套色木刻版畫,號稱“四川三大年畫”(綿竹、梁平、夾江)之壹。梁平年畫表現手法浪漫,畫面飽滿簡潔,造型古樸粗獷,神態生動,構圖完整,對比強烈,以驅趕邪佞納福、喜慶吉祥、歷史故事等為題材,作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梁平竹簾、梁山燈戲並稱“梁平三絕”,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壹,2006年被列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溯源
梁平年畫起源於清初。清代,梁平木版年畫便已“馳名京省處”,暢銷東南亞。20世紀三四十年代,又被蘇聯、美國和法國等地的博物館收藏,由此蜚聲中外。20世紀末,《中國美術全集》、《中國民間美術全集》、《三峽民間藝術》和《民間年畫》等大型畫冊中都收錄了傳統的梁平木版年畫。
“閑披屏市諸先生,官綠榜黃色色新,更有馳名京省處,鉤金水甲土門神。”這首竹枝詞,說的就是梁平年畫在清朝盛極壹時的盛況。民國初年,梁平縣有30余家作坊,從業人員數百人。年畫由單色發展到多版彩色套印,並在此基礎上施以手工彩繪,工藝由簡單到復雜,品種不斷豐富,成為全國著名的年畫產地之壹。
1913年到1934年,梁平年畫進入鼎盛時期,每年生產數百萬幅,除滿足當地農民的年貨需求外,還遠銷沙市、宜昌、武漢、漢中、貴陽等地。隨著歷史的變革,梁平年畫逐漸衰落,手工作坊也在1958年就先後停產了。
早在明清時代,該縣的屏錦和袁驛兩大場鎮就擁有二三十家年畫手工作坊,各占兩場鎮街道的壹半,稱為“半截刷房街”,長年生產不同規格的年畫。1913年到1934年是梁平年畫的鼎盛時期,每年生產數百萬幅,除滿足當地農民的年貨需求外,還利用水陸交通之便,遠銷沙市、宜昌、武漢、漢中、貴陽等地。據《梁平縣誌》記載:在清康熙年間就已在宜昌、沙市、漢口均設有分莊。梁平年畫在歷史上有過“黃金時代”,但抗日時期,由於戰亂銷售量壹度蕭條。
民國初年,梁平年畫已經行銷川、陜、鄂、豫、湘、滇、黔數省以及東南亞壹帶,當時漢口的年畫經紀人還把它郵寄到了德國。抗日時期,美國盟軍在梁平修建飛機場,梁平年畫又被施工者和飛行員帶往蘇、美、法人士景仰艷羨不已,爭相收藏。
構圖
梁平年畫構圖飽滿簡潔,疏與密、虛與實、靜與動對稱呼應。有的門神畫,在兩側下角通常任意增加壹至五個小孩,整個畫面顯得穩重均衡。“英雄無項,美女無肩,文人如釘,武夫如弓”。梁平年畫人物造型古雅雍容,神態生動。尤其是門神畫人物,盡量誇大頭部突出五官、縮短下肢,全身僅三四個頭長。
畫師在給人物開像時,五官的造型別具壹格;將兩個黑眼珠的中距離拉得很近,似“對對眼”,但兩目對視卻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格外威武;再者,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或眼的上緣,鬢發的內側部位,均以手繪大筆觸墨黑色塊,同時又在二者的下緣或外側,勾出數根平行墨線。這種粗細、疏密錯落有致的線、面組合,形成了壹種具有立體感的中間色調,對比強烈,富有鮮明的節奏韻律。
民間匠師在處理鼻子時,多以壹特制的上小下大有如木杵的鼻子輪廓線板,印墨線於面部中央,然後以此為準,逐壹畫出五官來,之後,在兩頰下部抹上兩道紅色。這是梁平木版年畫獨具的藝術特色。通常,民間藝人在面部套印肉色或白粉後,於將幹未幹之際,用筆塗抹兩道紅色,或幹脆以指代筆,蘸以赭紅再蘸少許白酒,迅速抹之。
這樣,臉部的整個畫面色彩在強烈對比中仍然能鮮明地跳出來。特別是門神畫中,神靈的威嚴形象被很好的逗趣化、生活化了,喜慶祥和氣氛頓增。梁平年畫臉部的細致描繪和橢圓腮紅處理的生動活潑,與木版印刷的規整形成對比,機智幽默、妙趣橫生,在中國民間年畫中獨樹壹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