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所造諸惡業,皆因無始貪嗔癡”這句話出自哪裏?
出自《華嚴經》,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之壹,華嚴宗亦賢首宗的立宗之經。
朝代唐
譯者:實叉難陀
原文: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壹切我今皆懺悔。
譯文:懺悔所造的這些惡業,比如以前殺生、偷盜等等都是不對的,以後也不再造這些惡業。
擴展資料:
《華嚴經》的歷史故事:
作為大乘佛教的基本經典,《華嚴經》有著豐富的佛學思想,對於印度佛教、中國佛教以及日本、韓國等地的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時代更是以之為主要典據成立了華嚴宗,並傳入日、韓等國。
1、南朝齊代曇衍認為此經以無礙法界為宗趣,隋代靈裕則認為此經是以甚深法界為宗趣;也有人說此經是以緣起為宗趣,有人說此經是以唯識為宗趣,還有人說此經是以海印三昧為宗趣。
2、唐代敏、印等二師說此經是以因果為宗趣,隋代慧遠說此經是以華嚴三昧為宗趣,隋代摩笈多說此經是以觀行為宗趣,北魏慧光則以為此經是以因果理實為宗趣。唐代創立宗派的法藏以及澄觀都依據慧光的解釋加以充實,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趣來解釋此經,這成為後來華嚴宗的***同見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