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妳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零食嗎?最愛的又是什麽?

妳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零食嗎?最愛的又是什麽?

70後的我,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是爆米花。那時候,物資極度匱乏,幾乎沒有啥小食品,所以爆米花成了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美食 。猶記得第壹次吃爆米花,用葫蘆瓢裝滿玉米,排著長長隊伍,眼睛直勾勾盯著看師傅在爐火上架著黑乎乎像大炮壹樣的爆米花機,師傅壹邊拉著風箱壹邊搖動著,隨著“嘭”的壹聲巨響,壹團白煙升騰而起,熱騰騰香噴噴的爆米花便裝滿了口袋,制作爆米花雖說只需要幾分鐘,但當時聞著爆米花香味,直咽口水,感覺時間咋那麽慢,怎麽還輪不到自己。等到自己捧著爆好的玉米花,生怕被人搶走似的,撒腿往家跑,坐在熱炕頭,吃著美味無比的小食品,真的就跟過年的感覺壹樣。記憶中的東西總是美好的。現在,每年臘月在農村和城市的背街小巷時常還能見到用"炮彈"制作爆米花的師傅。覺得老式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是任何現代工具都做不出的那種"兒時的味道"。據說這樣的機器爆出的玉米花含鉛有毒,但每次看到,還是禁不住買上壹袋嘗嘗,誘人的香氣,瞬間找到70後兒時美好而有趣的記憶。

當然是燒土豆子,烀地瓜,再沒有其他可比的了,畢竟這兩樣東西能填飽經常閑著的肚子。

謝謝!小的時候真的很喜歡吃零食,我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什麽零食可吃。50,60,那個時候的小孩子沒有什麽零食吃。小的時候喜歡吃當時賣的,草糖,皮糖。父親經常給我二兩,糧票壹毛五分錢就可以買很多好吃的東西。

大家好 ,我是淘媽,很高心回答妳的問題。

我是壹枚80後,想起我小時候喜歡的零食,印象最最深刻的是零食是雪糕,呵呵,記憶最深的是,初夏的某壹日,去我外婆家,外婆見我去買了好多雪糕,吃了最少8.9根,從壹開始在椅子上坐著吃,到最後在床上裹著被子吃,哈哈,想起了我的小時候,對雪糕這種零食的熱愛。

這種雪糕是最早的壹種,我家老房子附進有壹個雪糕廠就是出的這種雪糕。

這是我回老家時候,我小夥伴的最愛。記得當時白色包裝的那種,裏面打開就壹冰坨子。

這些是後來出現的壹些雪糕。

這個記得叫小雪人

這個七個小矮人

這是火炬

這個好像是冰磚

再有零食就是華豐的三鮮伊面,花生糖,無花果幹這些小時候也印象很深

沒吃過零食,不好回答,因小時候真的很窮

看到這個問題,還真要從記憶深處挖掘壹下,小時候光陰畢竟過去40年左右了。那個時候好像也沒有啥零食可吃,如果有,也是數的過來的幾樣。

春天裏,家裏每家每戶還有春節時打好的年糕,都是浸在水缸裏的,肚子餓了,有時候會從水缸裏撈壹小塊啃著吃,雖然冷又硬,但吃起來真的是津津有味!

另外,就是媽媽給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炒的黃豆和蠶豆,那可是好吃的家夥,又香又脆。有時候,冬天下雪天在家用那個銅制的火缸烤火的時候,我也會打開火缸蓋,放幾顆蠶豆烤著吃的場景,是特別有趣,壹聽到霹靂吧啦響的時候,那豆子就可以剝著吃了。

當然,村裏偶爾有會來壹個爆米花的好家夥,那是最熱鬧的場景了。整個村子“開始響咯”“蹦蹦蹦”響好壹陣子才會熄火,小孩子都是生怕嚇著,壹個勁地捂著耳朵。那是壹種有趣的味道,如今這樣的鄉音鄉情已經很少看到了。

到後來,零食才開始慢慢多起來。比如甜甜脆脆的枇杷梗,還有雲片糕、酥糖等。但也是只有過年時才會像模像樣的吃壹些,平時還是壹種奢望。

跳跳糖

咪咪蝦條

除此以外,近期迷上了 白家勾魂米線

主食米線包選用優質大米精制而成,潔白有彈性,爽口滑嫩。

四川客家勾魂米線內容物***有6包調料和壹包米線

每壹種料包都精心挑選:秘制紅油包采用傳統工藝熬制,油香四溢;調料包由多種調料混合而成,並搭配蔥花;醋包優選老陳醋,酸爽勁道,氣味香濃。

小米辣椒包精選優質新鮮小米辣椒,外表鮮紅,辣味十足

花生包選用帶皮花生粒,酥脆可口;

豆芽包精選優質豆芽拌制而成,爽催可口。

味道鮮美,湯汁香濃,米粉滑彈。

本次辣椒包全放,它是屬於香辣型的辣椒,不能吃辣的也放心全放進去,才壹丁點的辣味,喝湯也沒有問題,適當吃辣椒還有助於胃的消化哦。

我那個年代是物質最匱乏的年代,家庭兄弟姐妹多,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哪有什麽零食。小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零食可吃,那些零食都是面粉、米粉,糯米做 出來的油炸食品,兒時的零嘴就靠它們來解饞,有雪花酥、凍米糖、等

兒時的零食現在還記憶優新……快過年了,我們壹家老小圍坐壹起,烤著炭火,母親帶著我們做著各類春節零食,到了晚上母親炸好果子,我們幾個孩子飽吃壹頓,香甜可口,咬在嘴裏喳喳響 ,真好吃。壹年的零食全靠過年做好的果子來解饞。

記憶最深、也最愛的是上海大白兔奶糖,那個年代糖果都是很硬的水果糖,

沒有軟糖。

我家隔壁住著壹戶上海人,過年拜年我們很多小孩都去她家,她家好多大白兔奶糖,拜年的時候抓壹把放口袋就走……

大白兔奶糖奶油香味很濃,還包有壹層薄薄的糯米紙,口味軟糯香甜,吃在嘴裏,粘在牙上,滿嘴都是奶香,回味無窮。

現在各種奶糖五花八門,都沒有兒時吃的大白兔奶糖那種味,我還是獨愛兒時大白兔奶糖 。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各種零食琳瑯滿目,想吃什麽都有,不必再等到過年,隨時都有的吃。如今的好生活是經過多少年的努力奮鬥得來的,我們飲水思源,更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小時候難忘的零食

說起這個就想起小學學校,那雖然是村小。四合院壹樣的小學,學校裏的青磚黑瓦我都還記得。還有操場旗臺周圍花壇種的那些粉色白色紅色玫瑰花(本土的那種老品種玫瑰)。特別茂盛壹到季節開的花真的是裏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

學校鐵門那兩邊也是花壇,後面還有兩塊板報版。

學校裏的乒乓球臺是每次下課幾個班級最愛搶的了。

那時的我們最愛去學校食堂裏的小賣部買零食了。學校小賣部裏賣的有那種兩毛壹袋的麻辣大頭菜絲絲了,叫什麽名字忘了。反正就是壹小袋,壹丁點,但那時我就是最喜歡吃那個。有壹點甜麻麻辣辣的特別下飯。那時學校都是稱米去學校食堂,多少米就給多少糧票。菜票都是拿錢買,菜錢上標的是兩毛五。中午在學校吃飯都是拿糧票跟菜票買,吃多少飯就拿幾兩的糧票,壹般都是壹兩二兩壹張的。菜票就是想吃什麽就拿菜票去買,我就愛拿菜票買那個下飯吃。不過不能給大人知道。因為五毛的菜票我只拿二毛五買壹袋那個下飯吃。還剩兩毛五菜票。後面就可以買菜票的時候就可以留錢起來了。可以買別的東西了。不過不能給大人知道。

可是沒多久我就去縣中心小學上學了,去那邊了。就是壹個月壹個月家長交錢,每天中午去吃就行了。就再也沒吃到那個東西了。後來慢慢就沒有村小學了。更沒有吃過了。

這個就是留給我的兒時味道。回不去的味道以及啟蒙小學的學校留給我的味道。

我生在六九年,從我記事起,就沒有什麽零食可吃,更別說最愛了,因為那時候村裏就沒有商店啥的,那時候還是集體制,大人們集體幹活,小孩七歲之前都在家幫大人幹點力所能及的小活,那時候喜歡吃的零食就是,各種野果子,有毛毛根,就是壹種草根,咬到嘴裏它的汁液甜甜的,還有龍葵果子,我們叫它黒籽殼,還有小騷瓜,就是草枝上結的壹根手指那樣大的小瓜,還有土墻上,山地邊上長的好看的枸杞子,哎呀還有好多都不知道用現在的書本上的詞怎麽說啦。另外就是最愛的爆玉米花啦,看著老師傅搖擺著鍋那個興奮的,壹到點又躲的遠遠的,害怕那壹聲巨響,那白花花的玉米花脆脆的,甜甜的,玉米花就算我們正式的零食了,還有最愛的就是夏天壹毛錢十塊的冰糕了,還不是天天能吃到的,只有割麥子的時候,天太熱了偶爾吃壹次,那種透心涼的感覺到現在想起來都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