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後,清華又寫錯字,網友評價:還配稱名校嗎?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後,清華又寫錯字,網友評價:還配稱名校嗎?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都是國內知名的壹流學府,都有著百年校史,走出過無數知名人物,培養出許多社會精英人才,民國時期在兩所名校執教的更有魯迅、胡適等壹批著名文化大師,可以說清華北大從清末開始就和中國歷史緊密聯系,也難怪大家小時候都向往清華北大了。

既然是百年名校,壹流學府,我們對其印象自然是“國內最有文化的人都在那”,其他學校鬧出什麽沒文化的笑話不至於引起很大關註,而清華北大鬧出沒文化笑話,就很容易導致輿論沸騰了。

兩年前,北大校長林建華在120周年校慶大會上致辭,把“鴻鵠(hú)之誌”讀成了“鴻浩(hào)之誌”,瞬間引爆了輿論。除非不識字,沒上過學,否則壹般人都知道“鴻鵠之誌”的“鵠”字該怎麽讀,也知道“鴻鵠之誌”典故出處:

《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誌,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當然了,“鵠”字的讀音確實不止“hú(與狐貍的狐同音)”這壹個,按照清代的《康熙字典》,鵠讀“hú”時,指天鵝;

而讀“hè”時,指鶴;

再讀“gǔ(與古代的古同音)”就是指箭靶中心,或者目標、目的;

還有壹個比較少有人知道的讀音是“gào(與告訴的告同音)”,通常用於地名。

這4種讀音裏並不包括林建華讀的“浩(hào)”,因此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表示無法理解他作為北大校長,為何還會當眾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呢?作為校長,他就是北大的壹張文化名片,居然連初中生的水平都不如,實在貽笑大方。就在當年,林建華卸任了北大校長壹職。

無獨有偶,壹年後清華又出現了“錯字事件”,再度引發議論。在迎新活動上,清華大學的橫幅赫然寫著“熱列(本來應該是烈)歡迎......新同學”,這錯得更離譜,因為熱烈這兩個字,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經常說、經常能看到的,路邊隨便壹個酒店拉橫幅也不會弄錯。

而清華作為百年名校,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文化水平都不會低,如果是學生口述,制作標語的廣告商犯錯,難道橫幅到手後都不會檢查嗎?而如果是學生將標語寫好交給廣告商,那問題就更大了,考上清華的人連“熱烈”的“烈”字都寫錯。

再退壹步講,橫幅張掛出來沒有壹個人發現錯誤嗎?發現錯誤了依然不改,不怕造成壞影響嗎?其實能夠理解網友的想法。北大校長讀錯字後發布道歉聲明,表示自己是理工出身,文史水平還不足,對於錯字事件表示誠懇道歉,接著話鋒壹轉認為大家應該更關註他的理念:

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