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復
學院路“八大學院”前世今生:三所壹分為二,八所全入選雙壹流!
北京市海澱區西北部的壹條南北走向的路,南起薊門橋,北至清華東路,全長5.59公裏,1954年年底建成通車,因路兩旁擁有眾多學院而得名“學院路”。
在學院路上,農、林、地質、礦業、鋼鐵、醫學、石油,航天這“八大學院”各有學科側重,在建國之初成為中國工業經濟起飛的搖籃,無數的國家領導人、科學家、知名學者、壹線勞動模範從這裏誕生。
今天的學院路以及分布的著名高校
歲月流轉60年,如今的“八大學院”早已升級成大學,有的名字都徹底改變,有的早已搬離原址。如今的學院路上,分布著20多所新的高校和科研單位,變得更加熱鬧和繁華。如今的年輕學生已經數不清“八大學院”到底都有哪些,但許多老校名還依然被掛著人們嘴上:哦,妳是地院兒的。
壹、1952年,“八大學院”誕生
北京科技大學前身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上世紀50年代初,實現國家工業化體制,是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急需解決的難題之壹。面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建設的高潮,舊有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工科教育的體系與建立獨立完整的國家工業化體系的需要極不適應。於是,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進行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按照蘇聯的高等教育集權管理、高等教育國有體制和高度分工的專門教育體系來建構中國的高教制度。
翻開歷史文獻可以看到,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在第壹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初步調整全國公私立高等學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國家建設的需要。於是,全國範圍內的高等院校除留部分綜合大學以外,許多按專業設置拆拼重新組合成立各科專業學院。
北京的高校在這場院系合並中十分積極,當時北大、清華、燕京、輔仁大學院系以及許多專業學校的立刻合並新組了8個專業理工科高校:它們就是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北京航空學院、北京石油學院、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林學院和北京醫學院,即人們所說的“八大學院”。
為了興建校舍,北京西北部的海澱區規劃出壹大塊大學區。於是,1952年,北起清華東路,南到薊門橋,在當時還是壹片荒蕪的莊稼地上“八大學院”校舍相繼破土動工。這八個學校校園兩兩相對,由北向南排開,中間形成壹條寬闊的大道,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學城——“學院路”。
二、窮石油富鋼鐵了不起的大礦業
北京礦業學院的學生開展建校勞動
“八大學院”建校之初,流傳的壹句順口溜“窮石油、富鋼鐵、了不起的大礦業。”這指的是當時的校園環境比較。鋼鐵和礦業當時發展成熟,又有相關部委協助,學校興建的十分漂亮。但石油行業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建校相對艱苦。
原石油學院教授余世誠提到,建國時的石油行業處於非常困難的時候,1953年,在原九間房村開工的石油學院主樓還沒有起來,師生們只好在在半是原野、半是工地的校園裏舉行了簡單的開學典禮。
這座1953年唯壹竣工的樓房又當學生宿舍、又當教工宿舍,既是辦公樓,也是圖書館,還兼醫務室。第壹所宿舍樓還腳手架還沒拆,只有壹半房間可以住人,大家就都搬進去了。後來修好壹層,就住進壹層。學生上課就在臨時的席棚子裏,也沒有道路和操場。
已經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的鋼鐵學院當時比較幸運,初創時期的校園建設以莫斯科鋼鐵學院為藍本,主配樓雖然沒有蘇聯建築風格最具有標誌性的木制大尖頂和紅五星,但仍是典型的蘇氏建築風格,方正而簡約。
鋼院的老人告訴記者壹個流傳的說法:據說鋼院選擇與北醫並排而建也是借鑒了莫斯科鋼鐵學院與紡織廠比鄰而居的先例——鋼鐵業男生居多,紡織廠和醫學院的女青年居多,兩者比鄰,目的不言而喻。雖然只是笑談,但的確能看出蘇聯模式對八大院的影響。
三、那些我們始終忘不掉的故事
江河之大匯於溪流。
遙望歷史,“八大學院”的記憶碎片拼接成壹段段影像,這其中有不少名人的身影清晰地顯現。
半個世紀風雨歷程,學院路上的“八大學院”碩果累累,畢業的名人不計其數。他們中有知名的院士,有功績卓越的科學家,有披荊斬棘的政壇風雲精英,有投身國民經濟的企業家,更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普通勞動者,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國家書寫了輝煌。
老院士站在卡車去學校
在簡易教室上課,自制教具、翻譯蘇聯教材,“八大學院”建院之初,壹切都在摸索和實踐中進行,和國家的歲月壹樣,經歷了壹段艱苦奮鬥的時期。
中國科學院最高齡的院士之壹,百歲老人魏壽昆是當時鋼鐵學院7位創辦者之壹。1952年建校之初,每天壹大早起來,魏壽昆院士和他的同事們站在敞篷的卡車上,從清華大學壹路顛簸到自己的學校,在兩間簡易的教室中給同學們上課。中午沒有自己的食堂,師生們就與工人們壹起進餐。
曾任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的艾蔭謙告訴記者,建校時由於經費緊張,聯合國救濟總署淘汰下來的舊汽車、舊拖拉機都成了教師自制教具的對象。老師們將舊的拖拉機拆開壹半,學生們就可以看到內部的情況了。教材根本沒有現成的,大部分按照前蘇聯原版教材現編譯現教學。
“大部分教具都是自制的。”北航教授精密儀器專業的退休教授張本琳告訴記者,當時為了給學生講解儀表的構造,把打下來的美國飛機“解剖”掉八分之壹,路出裏面的機械芯,給學生講解儀表的立體構造。
福建找礦藏智鬥老虎
1958年大煉鋼時期,當年的地質學院組織了幾十支“找礦大隊”,以找鐵礦為主分布到全國各省。曾任地質大學校長的中科院院士趙鵬大領著壹支六、七十人師生隊伍來到福建山區。當地林密草深,老虎、毒蛇到處出沒,隊伍剛脫鞋趟過壹個河溝,沒走幾步又是壹個河溝,還時常要爬到樹上去探路。女同學抓著草跟上山,有時壹抓連草帶蛇抓在手裏了。
沒有路,隊伍走在山裏都是沿著老虎走過的印記,學生們帶著裝滿石頭子的飯盒,遠遠看見老虎就猛搖飯盒嚇走老虎。學生們既要隨身背著蚊帳防止蚊子傳播的血絲蟲病,還時不時被村民誤當成“空投特務”舉報。
辛苦的勞動也有收獲,趙鵬大帶的這支地質學院的隊伍壹邊找礦壹邊繪制了首份1比20萬分之壹的福建地質圖。
石油女生上了紀錄片
“有的學生上到大三差點轉學。”原石油學院教授余世誠告訴記者,由於遲遲沒有發現大的油田,有的心急的學生都差點轉學到能到生產壹線的行業去。1959剛好發現了大慶油田,大家的熱情立刻萬分高漲。石油學院的教師和高年級同學有700多名師生參加了大會戰,包括石油探勘專業甚至石油煉制、化工、熱力學的師生都壹起上陣了。
學校幹脆把教學的現場搬到了大慶油田的探勘的現場。當時正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學生到了油田住的是沒有窗戶的地窖、頓頓吃土豆,和電影《王進喜》裏的場面壹樣。
當時石油學院的教師張英、任瑛在大慶會戰中發明的“水套加熱爐”解決了原油運輸的大難題,成為大慶會戰中兩大技術創新之壹。采油專業5年級學生袁秀明擔任了松遼第壹女子采油隊隊長,新聞記錄電影廠後來以她為原型拍了電影。
“北京壹號”誕生在體育館
“北京壹號”是大躍進時期北京航空學院制造的第壹架飛機,這種輕型運輸機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當時的任課教師張本琳記得,1958年,全校師生在百日之內宣布“北京1號”輕型旅客機問世。在那100天裏,項目組的師生把學校體育館的改成了裝配間,高年級學生跟著老師日夜就住在那裏,自己親手設計、加工、生產。“連食堂都顧不上去,都是別人把饅頭送到體育館。”張本琳說。
西哈努克“搬走”小鋼護
1958年正是全國大煉鋼鐵的時期,周總理陪同西哈努克親王來到北京鋼鐵學院參觀。在當時的學校精工廠實習基地,壹片熱火朝天的煉鋼現場中,西哈努克親王聚精會神地盯著壹個小煉鋼爐子看了半天。這個爐子就是電渣煉鋼爐,產出的壹般都是如航空母艦主板等特種軍工用鋼,直到現在也還是世界上先進的工藝之壹。
“八大學院”個個體育強
在記者的采訪中,“八大學院”的老教授們無壹例外都對自己學校的體育成績感到驕傲。這與那個年代學院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
地質大學校長趙鵬大至今還記得50年代的晨操,壹吹哨,學生們都從宿舍出來到操場上整齊地跟著廣播做操,春夏秋冬從不間斷。“搞地質的,沒有好身體出野外怎麽行?”無心插柳柳成蔭。趙教授告訴記者,中國的登山家中許多都是地質大學的學生。
比如1984年畢業於水文地質專業的王勇峰1993年登頂珠峰,是我國僅有的2位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之壹。地球物理專業的藏族學生次洛,是國內第壹位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
談到地大的登山家還有壹段秘聞:1960年5月25日淩晨4時,地大畢業的王富洲和隊友貢布、屈銀華勝利登上珠峰,這是人類第壹次從珠峰北側登頂成功,人民日報發了號外。
但是,海外並不承認中國人登上了珠峰,按照國際慣例,登頂後,應該360度拍照證實,但當時是淩晨四時,無法拍照。除拍照外,也可以等待以後登頂成功的人找到留下的物體時來證實。中國人沒有拍照,直到1984年,外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後,找到了王富洲等人當年登頂時留在上面的毛澤東石膏像,1960年地大學生的攀登珠峰成功才被世界承認。
“‘清華、北大、鋼老三’,這說的是鋼院的體育。”北京科技大學的老師陳捷告訴記者,在50年代末的北京高校籃球賽中。鋼院的男籃與體院的男籃相逢,業余隊竟以5分優勢擊敗專業隊,轟動了全國高校體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1958年在北京醫學院讀大三時,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第壹屆全運會400米欄的全國記錄,並壹舉奪得了男子十項全能亞軍。時至今日,北京醫學院還有幾項由鐘南山創下的運動記錄無人能破。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就讀於石油學院時,也是校女子手球隊的活躍隊員,還留下過壹張賽場上颯爽英姿的照片。
四、“八大學院”的遷移
“中國地質大學現在有兩個,北京地質大學和武漢地質大學。”上世紀60年代末,“八大學院”中有四個遷離了原址。
從1969年開始,由於國際形勢嚴峻,全國戰備工作升級,許多大中城市開始疏散人口。壹些當時的領導人提出,如農業學院、礦業學院怎麽能待在城裏呢?於是,1969年10月,隨著中央壹聲令下,“八大學院”中四個離開了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1969年開始遷往四川重慶,後又被安置到合川縣三匯壩,1982年則遷往江蘇徐州礦區。中國地質大學遷往湖北武漢。石油大學遷往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改稱華東石油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先是遷到了重慶後又遷到河北邢臺。
“搬家都是整箱擡著精密機械,別人都管我們叫‘箱子大學’”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艾蔭謙告訴記者。北京鋼鐵學院本來也確定為外遷,臨上火車的那晚,緊急通知留在當地,於是鋼院幸運地留在了北京。
遷移的幾年中,學校只招了工農兵學員。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幾個風雨飄搖的學院才陸續回到北京。他們中大多數重新回到了學院路,只有石油大學搬到了昌平。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學院陸續更名為大學。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學院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農業機械學院更名為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醫學院並入了北大,目前是北大醫學部。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石油學院相繼多次遷移後各自壹分為二,形成目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六校***存的格局。
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暫時遷出北京。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準原北京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兩地辦學。2005年,位於武漢的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北京礦業學院:1952年院系調整期間,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為實現更大的發展,學校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在江蘇徐州重建,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準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2000年,學校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其後,北京校區東校園又劃轉北京廣播學院。學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區逐步演變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
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2005年1月,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4年8月,教育部批準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建設青島校區。
中國石油大學歷經多次搬遷和分拆,目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已搬遷至昌平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有青島和東營兩個校區。
五、“八大學院”盛產院士
雖然無法考證學院路是否是國內院士畢業最多的地區,但老“八大學院”畢業院士人數之多至今為人稱嘆。
北京科技大學壹***出了魏壽昆、柯俊、肖紀美等31名院士。1958年大煉鋼鐵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依依才剛剛從當時的北京鋼鐵學院畢業不久,她回憶到:我們都住在爐子上,平時三班倒,我壹個人上、下班經常是半夜。
到“高產放衛星”的大躍進時,我們每天十二小時兩班倒,今天回想起來覺得當時膽子還是蠻大的,也很欣慰和自豪。我們的壹號高得到團中央的獎勵,被命名為“青年高爐”。
中國校友會網的“2009年全國高校院士排行榜”顯示,全國高校院士數量排在前20位的高校中,老“八大學院”占了4席。其中,中國地質大學排名第12;北京科技大學排名第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第16;中國農業大學排名第17。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的院士數量也都排進了前40位。
六、校園壹景
北航的綠園
北航引以為榮的壹景是被稱為“大綠園”的花園。這個像公園壹樣的綠地碧樹林立,甚至還有壹汪湖水和小巧的亭臺。綠園是“八大學院”中最大的壹片花園,就像壹片大綠肺壹樣滋養著代代學子。
北航的老教師描述,綠園最常出現的壹幅畫面就是湖邊零星坐著晨讀的學子,小路上有姍姍學步的小孩兒,草地上老人們安詳地晨練,路人匆匆走過也不忘浮光掠影地看著園內的美景。非典時期,這裏成為許多人尋找清凈的場所。許多北航的學子都寫過小詩描繪綠園美景。
地質大學壹條路
地質大學校園面積很大,裏面幼兒園、小學、中學、居民樓、各種店鋪壹應俱全。有人戲稱,壹個大學就像壹個微縮的小社會,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都可以在這裏解決。讓地大的學生印象深刻的是壹條東西的筆直大路,這條大路從東校門到西校門長達壹公裏,壹個彎都沒有。這樣長的壹條筆直的大路在其他高校很難見到。
鋼院的銀杏林
因其風景如畫,特別是壹大片金黃的銀杏林,鋼院曾被多部電視劇、MV選為外景拍攝地。“銀杏大道”就位於圖書館南側的道路,路兩旁銀杏樹的點綴,壹年四季皆是風景。
夏天,銀杏林青綠繁茂,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秋天,滿樹滿地的黃葉,飄落的葉如黃蝶飛舞。“那仿佛昨天的四年前,黃色銀杏葉片藍的天。”2006屆畢業生在畢業的晚會上,學生們還演唱了自己創作的《銀杏葉片》,抒發對校園的留戀之情。
石油大學紅旗操場的老柳樹
石油大學紅旗操場內有壹棵知名的大柳樹。教授余世誠告訴記者,他上世紀50年代在這裏上大學的時候,這棵枝繁葉茂的老柳樹就在這裏,粗壯得兩個人才能合抱。後來修操場的時候,都舍不得把樹挪開,為了這棵樹,操場在施工時移了兩米。
這棵老柳樹壹直是石油大學的壹個標誌,直到遷校它還都在。現在,由於原校址被占擴建,這棵大樹才消失。年近80歲的余世誠告訴記者,石油學院的青年園中有很多大楊樹、柳樹都是當年他們親手栽種的,現在還保留著。許多老教授現在回去追憶青年時代,總要找找他們當年讀書時的那棵樹。
七、“八大學院”之最
地質大學院士數量最多
中國地質大學也先後有30多名院士,如今最高齡的院士已經近110歲。地質大學在老“八大學院”中是院士最多的學院,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當時的地質學院培養出眾多兩院院士,比如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就是1956年從地質學院畢業的。
按照以往院士和每年的學生人數比例計算,平均2000人中可以出壹個院士。學校經常以此激勵每屆新入學的學生:妳們這壹屆中至少要出兩個院士。
鋼院的市長數量最多
現在北京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鋼院素有“市長搖籃”之稱,國內有30多個市的歷任市長或副市長畢業於原來的鋼院。
據悉,在鋼院中曾經擔任市長、副市長的有,原北京市市長劉淇、副市長孫安民,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副市長朱宗葆,重慶市副市長趙公卿,南京市市長王宏民、副市長黃孟復,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副市長陳明德。巧的是,北京鋼鐵學院第壹任院長高蕓生曾經擔任黃石市市長、第二任院長張文奇曾擔任唐山市解放後第壹任副市長。
地大的登山運動員最多
在大學界,有這樣壹句話:登山對於中國地質大學而言,就像中文如北大,理工如清華。地大並沒有專門的登山專業,但登山是地質專業的必修課,許多學生都成為了有名登山家。
1958年,當時的地質學院建立了我國第壹支業余登山隊;1960年,1958屆畢業生王富洲登上珠峰;1961年組成的女子登山隊登上新疆貢格爾久別峰(海拔7595米),創造了女子登山的世界紀錄。據校史記載,地質大學先後有5900多名師生獲得國家體委頒發的登山運動員證書,確是可以稱得上培養的登山運動員之最。
尾聲
66歲的學院路
昔日在學院路上的“八大學院”,現在已不見了蹤跡——它們全都升格成了“大學”,使得學院路這個名稱顯得有些“陳舊”。唯壹不變的,是包括“八大院校”在內的眾多高等學府依舊在這裏“安家”,至今這裏仍是北京乃至全國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
2017年9月,國家雙壹流名單正式公布,學院路上的“八大學院”全部入選,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以及北大醫學部都順利入選世界壹流大學建設高校或成為其中壹部分,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入選世界壹流學科建設高校。
今天,對於包括“八大學院”在內的眾多行業高校來說,如何進壹步發揮自身優勢,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走出壹條特色發展之路,將是66歲的學院路面臨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