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分析
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是壹個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場。雖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樂觀地估計,目前全球可開采油氣資源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氣[42]。但是,因為油氣資源的稀缺性、資源稟賦的不均衡性,以及賣方市場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氣產品被國家壟斷,其銷售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受控於這些國家或其組織。那麽,價格變化規律也不例外。而油氣價格的波動將會給石油進口的成本管理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導致經濟風險增加。
另外,石油價格與國家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據IMF公布的數據顯示,原油價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會減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國際價格較2004年上漲42.1%,世界經濟因此減緩了0.8%[48]。因此,說明油價的波動將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戰略油氣儲備的價值。另壹個值得重點關註的是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這將關系到中國石油進口的經濟安全性。
1.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分析
近30年來,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變化波動很大且總體呈上升趨勢。從1980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交易價格總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的同時,還具有明顯的其他特征。
壹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價格差別較大的同時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報告中公布的數據來看,4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價格,即迪拜(Dubai)、布倫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薩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們分別代表著中東、歐洲、非洲和美洲地區的石油交易價格。基本呈現前者的石油交易價格最低,西德克薩斯價位較高的規律。但是,2005年以後福卡斯取代了高油價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薩斯取代了低價位地位(圖6-3)。這與該地區的石油需求狀況和油質水平掛鉤,2007年後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地石油交易價格差從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時,也應該看到美國的頁巖氣的開發利用,這個石油資源替代品對其價格的影響非常明顯。
圖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價格變化趨勢圖(數據來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價格差在不斷地加大,同時顯示價格差與價格水平有壹定關系。1980年到1989年間平均價格差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間就上升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間迪拜(Dubai)、布倫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薩斯(WTI)的石油交易價格數據,可以計算出每壹年的石油交易價格極差值(圖6-4),其也顯示世界石油價格地區差別不斷加大的趨勢,尤其是21世紀以來更加明顯。
圖6-4 1980-2010年間世界石油交易價格極差變化趨勢圖
三是世界石油價格在2008年達到有史以來創紀錄的油價147美元/桶。雖然2007年以後至今歐洲和美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呈現負增長,能源消費隨之下降,但是經濟發展受人關註地從西方轉向了東方,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不容置疑在該時期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由此也帶來了對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長也就從西方轉向亞洲,世界對石油的總需求量增長還是基本沒變,致使石油價格在該時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計。
裏卡多戰略咨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壹項研究報告中指出,影響世界市場油價的主要因素分為供給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產能、配產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等[49]。
2.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油價變化關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價格的大起大落對中國產生影響的最直接途徑就是中國進口石油資源量(表6-6)。
表6-6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油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年報1990—2008,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8-2013,中石油網,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國的石油生產與消費需求的關系從1993年開始出現不平衡以來,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進口來彌補其差額。因此從1994年至2012年間,表6-6數據就顯示隨著中國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則從國外進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長了60多倍。從2000年以來,中國年進口量比20世紀90年代增長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後(圖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時間增長了1.32倍(表6-6)。中國石油進口量變化有3個較為明顯的增長臺階,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圖6-5)。中國有如此強勁的石油進口需求,那麽國際油價與其關系非常值得研究。
圖6-5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石油價格變化趨勢圖(數據來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價格相對較高地區代表為西德克薩斯和布倫特價格。以此為代表,與中國石油進口量的變化規律總體趨勢比較。由此(圖6-4)顯示,總體趨勢是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升,中國的石油進口量不斷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隨著布倫特石油價格降低,中國石油進口量卻有所減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石油價格下跌,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卻壹直快速增加。這可能與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完工進入註油期有關。中國石油進口量變化趨勢和世界油價相對較低的地區代表價格迪拜和福卡斯的變化規律與前基本相同。
從中國石油進口價格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走勢比較來看,2000年至2003年間,中國進口石油的平均價格基本與國際油價的最高值持平,以後該問題有所緩和(表6-7,圖6-6)。但是這個平均價格是由不同品質的原油進口金額平均而得,若低質低價的原油進口的多,那麽平均價格就會下來。所以這還不能說明中國原油的進口完全抓住了國際原油市場最低價格機會了,只是已有這種傾向。
表6-7 中國石油進口平均價格與油價變化趨勢 單位:美元/桶
續表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註:平均進價由進口量與金額計算而得。
圖6-6 中國進口原油平均價格與國際油價比較(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石油進口量增加時國際油價就上升,當然這本身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現象可以從兩方面理解:壹是,只要中國石油進口需求加大,國際市場就會提價;另壹個方面也可以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對國際油價已經有了影響的力量。前者對於中國發展經濟,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等都為威脅因素,後者則說明已有了影響市場的機會。所以應該想辦法采取措施,抓住該機會,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際名聲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