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被稱為現代電影之父的是哪位電影導演?
法國電影導演。世界第壹位電影藝術家。1861 年12月8日生於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於同地 。他原為舞臺魔術師,後在蒙特勒伊建立了壹個照相車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攝影棚。在這裏他使用專門的演員、布景、道具、化裝等手段拍攝電影,開辟了與L.盧米埃爾自然寫實完全不同的電影創作道路。他拍攝的第壹部影片是1899 年的《德雷福斯案件》。他最擅長利用停機再拍和更換布景的方法拍攝神話片,如《灰姑娘》、《藍胡子》、《魔燈》、《壹千零壹夜》等。20世紀初,他首先創作出科學幻想片,如《月球旅行記》、《海底兩萬裏》、《北極征服記》等 。特別是《月球旅行記》壹片影響巨大,不僅確立了科幻片這壹樣式,而且確定了電影排演在電影制作中的地位。梅裏愛的影片是電影成為藝術的第壹步。
梅裏愛原本是壹位優秀的魔術師。1896年,他從英國搞到了壹臺攝影機,又從柯達公司購買了將近3萬法郎的膠片,開始正式制作電影。在這壹年,他制作了大約80部影片,但幾乎全都是對當時已有作品的模仿。不過有壹次,當他正在放映從巴黎歌劇院廣場拍攝來的影片時,發現畫面上的壹輛馬車在行進中突然變成了靈車。經過查找原因,他發現在拍攝這段場景時,因為機械故障,膠片曾經有過壹段時間的停頓。而就在這短短的停頓期間,馬車從鏡頭前駛開了,跟在後面的靈車取而代之。“停機拍攝”的畫面特技,就因為這麽壹樁小小的意外,就此誕生了。
10月,梅裏愛利用這壹特技拍攝了《貴婦失蹤》。次年,他又發明了多次曝光、模型攝影等許多電影特技。隨著蒙特洛伊攝影場的興建,喬治·梅裏愛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人工布景的運用
攝影場,幾乎是梅裏愛經營的羅培·烏坦劇院的翻版,梅裏愛把布景、道具、戲服、劇本、景與幕的劃分等戲劇要素原封不動地搬到了他的影片中。從此,電影開始從古老的戲劇藝術那裏汲取無窮的活力,而且這壹過程再未停止。梅裏愛繪制的布景極為出色,房屋、山川和河流,用水彩調和出均勻的光影效果,真偽難辨。為了配合劇情的需要,他還在攝影場裏安置了大量的吊橋和活動門窗,並使用鐵索懸掛演員,模擬仙人在空中飛行的場面。這壹時期的梅裏愛拍攝了大量的神話片和幻想片,包括《灰姑娘》、《音樂狂》和《格列佛遊記》。不久之後,劃時代的《月球旅行記》就在這裏誕生了。
《月球旅行記》改編自儒勒·凡爾納和 H· G·威爾斯最著名的兩部科幻小說,講述壹群科學家乘坐巨大的炮彈飛往月球,在那裏遇到了種種奇怪的生物,壹番歷險之後重回地球的故事。梅裏愛在影片中發揮了他天才般的想象力:壹個石膏制成的圓形人臉被用來表示月球,而北鬥星則是6個手持星形道具的美麗女子。旅行者在月球上遇到了巨大的蘑菇,這裏的人身上長著條紋,頗具攻擊性,但是當頭壹棒便會化作壹團白煙……影片的制作費用高達3萬法郎,但是僅在法國它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在英文版本影片的開頭,梅裏愛在銀幕上打出了這樣的字句:“喬治·梅裏愛是用人工布景攝制電影的創始人,這壹創造曾給予將要死亡的電影事業以新的生命。”沒有任何壹個人指責他言過其實。事實上正是由於他的創造,成千上萬的人才被重新吸引到銀幕前。人們在電影“重現真實”的本性之外,發現了它造夢的另壹面。雜耍是短命的,而夢想與圓夢的工具卻將永恒。從此電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生命,而且永遠不死。
無法逾越的天塹
但是梅裏愛的事業卻從此走上了下坡路。他把舞臺搬上銀幕,這壹方法曾經使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為他設置了無法逾越的天塹。由於梅裏愛過於拘泥於戲劇的表現手法,堅決拒絕使用外景,拒絕攝影機在拍攝過程中變換角度(表現物體運動的移動攝影特技除外),這種保守限制了梅裏愛在藝術上更進壹步。到了1910年,美國已經拍攝了《火車大劫案》等壹批動作片,蒙太奇已經漸漸成為電影的語法,而此時的梅裏愛卻還在拍攝《太空旅行記》、《北極征服記》等重復性的作品。於是,他和他的電影壹起,被這個世界遺忘了。
為了擺脫經濟上的困境,梅裏愛終於決定打破自己的教條。他的弟弟帶著美國分公司的技術人員,斥巨資前往太平洋拍攝了整整壹年的影片。但是當他們返回公司時,卻發現大多數的成片因為蠟封不嚴,已經黴變得無法使用。這次失敗給了梅裏愛最後壹擊。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蒙特洛伊的攝影廠被關閉。梅裏愛的影片拷貝被論斤出賣,那些曾經包含了無數天才、智慧與幻想的膠片被當做廢塑料熔化,制成牙刷和梳子。而梅裏愛本人則在晚年淪為車站的露天玩具商。直到1928年,壹些記者發現了這位電影藝術的創始者和恩人,並且引起了壹場小小的轟動。人們贈給他勛章,把他送進養老院。1938年,他就在那裏與世長辭,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