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錫伯族,漢姓張,是什麽旗?

錫伯族,漢姓張,是什麽旗?

錫伯族,現有人口近十九萬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吉林等省。新疆錫伯族人口為4萬余人(其中查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為2萬余人),遼寧沈陽約5萬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國各地。東北地區的錫伯族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風俗習慣,而新疆查布查爾地區的錫伯族,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自己的語言文字及濃厚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並經過與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取長補短豐富了自己、發展了自己。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錫伯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族兼用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壹直沿用至今。

錫伯人最初遊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 1 6 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 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 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 1 8 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在這風沙彌漫的大西北,勤勞的錫伯族人民鑿山築渠,修築了長達1 0 0 多公裏的察布查爾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變成了阡陌縱橫,樹木蔥綠,瓜果飄香,美麗富足的地方。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沈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余、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在祖國的西北、東北、內蒙部分地區,可以看到壹些能騎善射的人們,他們時而躍馬揚鞭進行跑馬競賽,時而開弓搭箭開展射箭比賽,時而三五成群較量壹番摔跤,時而興致勃勃練習幾回舉重……他們就是錫伯族。

●民族歷史

1956年包爾漢、馮家升發表論文認為鮮卑郭洛是壹種瑞獸,相當於蒙語中的動物(驅),即特殊的五爪虎。後來又有人說鮮卑郭洛是壹種飛馬。

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1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這壹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壹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裏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遠古時代的神秘傳說:在錫伯族民間傳說中說,錫伯族先民——鮮卑,古時南遷時,在鮮卑山(今大興安嶺)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裏。後來,有壹種神獸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來到南方大澤(呼倫貝爾草原)。這種獸,狀如虎而五爪,文如貍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錫伯族保留有供奉“鮮卑獸”(瑞獸)的習俗。將繪制的獸形圖案,掛在住室西或北墻上,久而久之就成為錫伯族標誌性圖案。

(錫伯族還有壹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如果壹個男子背對對壹個女子將壹手的食指筆直的指向天空,那就表示,他向老天起誓:今生今世,除了妳(指那個女子),永不再愛)

[編輯本段]●生活習俗

早期的錫伯族人民以狩獵、捕魚為業。現在,察布查爾壹帶錫伯族經營農業,以種水稻為主,牧業也比較發達,還有許多青年從事商業和手工業。本民族的幹部不斷成長,有了各類專業人才,辦起了醫院和學校。

錫伯族以米、面等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與滿族相同,隨著時代的變遷,地區的差異以及民族間的相互影響而有所變化和差異。清代,錫伯族男子服飾與滿族服飾大體相同,多著左側開衩的長袍和短衣,戴圓頂帽,穿白襪繡花鞋,喜歡戴耳環、手鐲、戒指。老年婦女在春夏秋多包白頭巾,冬季則戴棉帽,帽沿縫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壹條長辮子,從背後正中垂下。結婚後梳雙辮,盤結在頭上。清朝末期,服飾逐漸與漢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區的錫伯族婦女至今仍保持著穿袍的習慣。

錫伯族十分註重禮儀,也有壹些禁忌。比如睡覺時脫下的褲、鞋、襪等不能放在高處;不能在炕上橫臥;不能從衣帽、被子、枕頭上跨過;吃飯時不能坐門坎或站立行走,嚴禁拍桌打碗;媳婦不能與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遞刀給別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對方,忌食狗肉,族內同姓禁止通婚等。

錫伯族能歌善舞。最喜愛的彈撥樂器叫"冬布爾",演奏時,將琴抱在懷側,用右手指彈撥。音色近似冬不拉,用於獨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錫伯人愛用的吹奏樂器,又稱口琴、口簧、響蔑,錫伯語稱為"瑪肯"。演奏時,左手將口弦置於唇間,右手彈撥簧舌尖端,以氣振顫發育。曲調壹般是即興創作,音域較窄,音色優美,是錫伯族兒童和婦女喜愛的樂器。

鮮卑獸――類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長翼。是北方鮮卑等遊牧民族喜愛的裝飾。傳說東漢鮮卑人南遷時,曾引導他們走出大興安嶺,平安到達南方大澤。因而成為鮮卑人崇拜的圖騰。錫伯族先民曾以此為準鉤繪出圖案。

[編輯本段]●民族節日

錫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杜因拜專紮坤節",也叫"四壹八"節。其來歷是錫伯族歷史上的西遷。1764年4月18日,沈陽等地的錫伯族官兵及親屬***3 275人受朝廷調遣,去新疆屯墾戍邊。歷經了壹年半的長途跋涉,才來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園。為紀念這壹重大歷史事件,錫伯族同胞從四面八方匯集在壹起,趕廟會,唱山歌,舉行各種文體活動。四壹八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壹天,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壹天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這壹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壹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夥子們的“鴨步”惟妙惟肖,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壹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傳說,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視,人們互相往臉上抹黑,是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傳到人間,使小麥豐收,百姓平安。所以這壹天,人們起得特別早,把晚間準備好的抹黑布(抹鍋底的黑灰)或氈片帶上,走向大街伺機抹黑的對象。閑不住的年輕人成群結夥挨家串戶去抹黑取鬧。遇到老年人也不放過,不過要跪地施禮請安,再向老人額頭抹壹小黑點,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脫臉上不被抹黑的,此時姑娘們也毫不畏懼,用同樣的手段往小夥子臉上抹黑。

[編輯本段]●藝術文化

繪畫藝術 錫伯族民間,繪制人物畫像是壹種風俗。錫伯族民間畫師技藝高超,所繪人像逼真生動。另外,錫伯族民間還有繪制薩滿圖、竈神像、家譜圖等的傳統。?

繡花藝術刺繡、貼花、剪紙是錫伯族婦女的優良傳統,尤其繡花更是錫伯族婦女擅長的女紅。荷包是錫伯族吸煙的男子必備的物品之壹,按傳統,壹對戀人中,女方要縫制精致的荷包送給情人。荷包通常要繡上花卉、蝴蝶、飛禽等美麗的圖案。此外,錫伯族婦女用她們靈巧的雙手在門簾、枕頭套、枕頭頂、衣服邊角、鞋面上等處繡上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做工精細,展現她們的聰慧和多才多藝。

[編輯本段]●其它介紹

參考資料:

錫伯族簡介

關於錫伯族在《 蒲橋集》/汪曾祺 有壹段這樣的描述:

伊犁河南岸是察布查爾。這是壹個錫伯族自治縣。錫伯人善射.乾降年間,為了戍邊.把他們由東北的呼倫貝爾遷調來此。

來的時候,戍卒壹千人、連同家屬和願意壹 同跟上來的親友,***五千人,路上走了壹 年多——原定三年,提前趕到了。朝廷發下的差旅銀子是壹總包給領隊人的,提前到,領隊可以白得若幹。壹路上,這支隊伍生下了三百個孩子!

這是壹支多麽壯觀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充滿人情氣味的隊伍啊。五千人,壹個民族,男男女女,鍋碗瓢盆,全部家當,騎著馬,騎著駱駝,乘著馬車、牛車,浩浩蕩蕩,迤迤邐邐,告別東北的大草原,朝著西北大戈壁,出發了。落日.朝霧.啟明星,北鬥星, 搭帳篷,飲牲口,宿營。火光,炊煙,茯茶.奶子。歌聲,談笑聲,哪壹個帳篷或車篷裏傳出壹聲啼哭,“呱——”又壹個孩子出生了,壹個小錫伯人,壹個未來的武士。

壹年多。

三百個孩子。

錫伯人是驕傲的。他們在這裏駐防二百多年,沒有後退過 壹步, 沒有壹個人跑過邊界,也沒有—個人逃回東北,他們在這片土地紮下了深根。

錫伯族到現在還是善射的民族,他們的選手還時常在各地舉行的射箭比賽中奪標。

錫伯人是很聰明的,他們壹般都會說幾種語言,除了錫伯語,還會說維語、哈薩克語、漢語。他們不少人還能認古滿文

在故宮翻譯、整理滿文老檔案的,有幾個是從察布查爾調去的。

英雄的民族!

錫伯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保留和繼承了許多優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音樂文化,其中民間歌曲是錫伯族民間傳統藝術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數量有限,但在內容上深刻地反映了錫伯族西遷200余年來生活的各個方面,大致分為田野歌、生活習俗歌、兒歌和敘事歌。

田野歌。

也被稱為“街頭歌”,錫伯語稱“塔拉依舞春”。這是錫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間歌曲,而且又為廣大錫伯族群眾認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間歌曲。它詠唱的對象包羅萬象,從天、地到日、月,從人類到禽獸。這類歌曲無固定的歌詞,多在節假日親朋聚會或田間勞動時由男女即興編詞對唱。它的特點在其曲調發展手法、曲式結構和歌詞格律等諸方面。它幾乎全部是由兩個不對稱的樂句構成,下句後半部的下方嚴格五度(或四度)模仿;兩樂句終止均由其結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級進至結音而終止,終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嚴格。

補充:錫伯族的近代教育家是色布喜賢,他為錫伯族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寫的《勸學歌》我們直到今天還記得。

[編輯本段]●生活習俗歌

這類歌曲的曲式結構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樂句的單樂段形式出現。主要是反映錫伯族喪葬、婚姻、勞動、遊樂、禮節、信仰等方面的風俗。如喪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說親歌》、《哭嫁歌》、《勸嫁歌》;勞動方面有《四季歌》;遊樂方面有《刁羊歌》;禮節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媽麼歌》等。在婚娶習俗歌曲中壹般都有固定的歌詞。

兒歌

此類歌曲曲調簡明,多是教育兒童努力學習、學唱字母、射箭口訣等內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優良傳統的體現。正是這種傳統才促使這個西遷時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雖然與其他民族雜居了漫長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傳統藝術。

敘事歌

敘事歌多是記述錫伯族1764年西遷來新疆的歷史事件的歌曲。這與錫伯族人所擔負的特殊歷史使命及由此構成的特定生活內容有極大關系。壹般旋律極精練,比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爾之歌》、《拉西賢圖》、《葉欽娜》、《海蘭格格》、和《三國之歌》。《喀什戈爾之歌》是記述了伊犁四營部分官兵於19世紀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張格爾之亂的歷史過程。《拉西賢圖》全詩近千行,生活氣息非常濃厚,口語化的特點增強了民間音樂的色彩。《葉欽娜》是壹部古老的反映錫伯族漁獵生活的敘事歌。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詩歌的每壹句都以“葉欽娜”壹詞起頭,並以“頂針格”的修辭手法使上下節聯成壹體。《海蘭格格》是壹部對情人的追戀歌,也稱為悼戀歌。“格格”是舊時錫伯族對少女的美稱,也可作為丈夫對妻子的昵稱。“海蘭格格”意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小姐)”。《三國歌》是根據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三國演義”編唱的,已流傳有百余年歷史,是漢錫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現存錫伯族民間歌曲為數不多,但其調式卻十分復雜。四聲、五聲、六聲、七聲等不下二十余種。其中不乏有罕見的特殊調式。

[編輯本段]●相關節日

西遷節

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的西遷節,錫伯語叫杜因拜紮昆節。在1 6 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1 8 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1 0 1 8 人,連同他們的家屬***3 2 7 5 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這壹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壹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裏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兩百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壹天,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壹天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

西遷節這壹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壹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夥子們的“鴨步”惟妙惟肖,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節

錫伯族的“抹黑節” 據傳說,錫伯人民因苦於小麥黑穗病之害而演變出這壹獨特的節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陽未升起之時,錫伯族群眾就要用預先準備好的鍋底黑灰往臉上塗抹。親朋鄰居不相互串門,子侄輩首先給老人跪下,用鍋灰往其前額點壹點,然後,平輩之間相互亂塗,直到壹個個都成為黑臉蛋為止。只有青年婦女不提倡臉上抹黑。這壹習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爺開恩,不要讓小麥染上黑穗病。

有關抹黑節的來歷,錫伯族中流傳著許多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壹個女人正在烙餅,因小兒拉了屎,她手忙腳亂間用面餅給孩子擦屁股。這壹失誤觸犯了天條,玉皇大帝決定正月十六太陽出山時燒毀人類和糧食。這壹決定傳到土地神那裏,土地爺動了惻隱之心,偷偷告訴人們,趕在天兵天將到來之前,人們都要往臉上抹黑,讓玉皇大帝誤認為人間已受蹂躪,從而取消天懲。

[編輯本段]●民族風俗

錫伯族的婚姻是壹夫壹妻制。以前只限於同族內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聯姻有:指腹為婚,至成婚年齡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聯婚後,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難,可將幼女移交男家撫養,長大後成婚,叫“小姐婚”;招養老女婿,沒有子嗣的人家為養老送終,可招作為繼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負擔,民間多稱幫工婿。這種婚姻不僅過去存在,現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聯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長大,則婚事所需之物絕大部分由男方準備。結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禮物(平時不登門),女子必須回避,女方家受禮後送給女婿壹雙布鞋或其他物品。錫伯族婚姻,壹般分4個階段完成。即說親、定親、認親、迎親(即舉行婚禮)。婚禮是壹件大事,儀式繁瑣,壹般在秋後舉行。迎親時,男女雙方都要大擺宴席,先在女家兩天。第壹天先由男家聘請親戚中較有聲望、與親家相好,而且善於辭令,同時屬相與女方屬相相同的男女各壹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禮(喜酒、豬羊等)同迎親的喜蓬車送到女家,新郎特意為嶽父嶽母奉送兩瓶酒。男方的近親及老人們前來送行,預祝壹切順利。稱之為“送喜車”。女家這壹天準備第二天的安巴薩林(大宴),殺豬宰羊,並下請帖,近親都來幫忙。這是女家開宴的第壹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禮物和安放喜蓬車。婚禮的第二天,女家設大宴,舉行嫁女“薩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禮的第三天,新郎家設大宴招待其親朋好友,舉行結婚儀式。新郎必須在這壹天的破曉前將新娘迎至家裏,舉行程序繁多的結婚儀式。解放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認識的改變,這種習俗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錫伯族的婚娶,壹般實行新事新辦。 錫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況下還要進行火葬和天葬。錫伯族習慣人死後要停放7天,最短3天,並念經超度,子女日夜守靈,並按時辰在靈前舉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來吊孝,守靈人要給來人磕頭,來人哭,守靈人也要陪哭。擇吉辰將死者入殮,棺槨停於院中席棚內。出殯前,舉行“辭靈”儀式。“辭靈”儀式結束後,驅靈車前往墳園。由長子先填第壹鍬土,然後眾人動手用土壘成墳頭。在長者死後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淩晨,家裏人舉行哭祭的儀式“上望”,白天要燒“頭七”,以後每隔七天祭祀壹次,直到“七七”。百日、周年再進行祭祀。

解放後,隨著封建制度的被摧毀,人們思想覺悟日益提高,喪葬儀式也比以前大大簡化了,但子女對死去的親人仍然進行沈痛的哀悼,舉哀3天,然後出殯,入土為葬。

錫伯族的服飾,因時代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以及民族相互間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和變化。在清代,錫伯族的男子服裝喜用青、蘭、棕等顏色,女子喜用各種格布,幼兒多穿各色花布服裝。男子服式均與滿族服式基本相同。為便於騎馬和操作,都穿左右開又的長袍和短襖,戴圓帽;婦女穿旗袍,紮褲腳,著白襪花鞋。姑娘們都是單長辮子,結婚後結發。婦女喜歡戴耳環,手鐲和戒指,年老的婦女在春夏秋三季裏多包白頭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於錫伯族與漢族經濟、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飾與漢族逐漸相同了,唯有西遷到伊犁地區的錫伯族婦女,仍喜歡穿旗袍。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用料越來越考究,樣式越來越多樣化,除老年婦女還保留穿長衣的習慣外,其余人普遍與漢族人著裝相同。

錫伯族飲食習慣有獨到之處。因其居住地區不同而有壹些差異。錫伯族男子壹般都有吸煙和飲酒的嗜好。據傳說,從前家家戶戶都做黃酒。家家戶戶都養豬、雞、鴨、牛、馬、羊,肉食自給自足。同時,也喜歡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獵捕魚。農歷四月十八日,煮面醬做“米順”盛入瓦缸中,用於做菜調味,或用青黃瓜、青椒等蘸著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蘿蔔等切成細絲,腌制“哈特混素吉”。此外,錫伯族韭菜合子、南瓜餃子、魚湯等也別有風味。

提示:錫伯族忌食狗肉,要註意哦!

錫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諱之處。夜晚睡覺不得在炕上橫臥,不能把脫下的褲子、鞋襪等放在高處。不得從衣、帽、被、枕等物上跨過,如事出無意,須立即在燈火或火盆上把該物搖晃幾下,才算還凈。吃飯時不得坐在門檻上或站立行走,嚴禁用筷敲打飯桌、飯碗,他們認為要飯的才敲打碗筷。翁媳不同桌吃飯。子女在偶數年齡時禁婚,起碼有壹方是奇數,才能舉行婚禮。停靈在家時,禁止貓、狗在靈前繞過屍體,出殯忌申日。從正月初壹到十五,婦女不做針線活兒。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家有病人,要在大門外掛上布條或壹束草,意為禁止外人入內。禁止婦女在西屋西邊小解(小便)。獻給海爾罕瑪法之馬,婦女不得騎用。

遼陽地區錫伯族供奉“喜利媽媽”,保佑家庭人丁平安、興旺。喜利,錫伯語是延續的意思,“媽媽”是娘娘神。據錫伯族老人傳說;“在遠古的時候,錫伯族人遇有大難,天崩地裂,洪水滔滔,壹半以上人死亡,人們苦不堪言,幸喜有位女老祖人帶領全族人逃難,歷盡艱辛,遷到安全的地方,全族人才得以繼續生存下來。子孫後代為紀念這位女老祖人,全族人都供奉這位女祖宗,奉為女神。供奉“喜利媽媽”的位置與壹般神的位置也不壹樣,安置在上房屋西山墻西北角上。祭祀時準備純黑豬壹頭,主祭人在喜利媽媽靈前焚香叩頭。祭祀完了將同族人請來吃“神余”,即祭祀豬。家庭成員遇有天災病禍,要到喜利媽媽靈位前許願。在遼陽供奉的喜利媽媽袋內裝有左勁壹丈五尺長、右勁壹丈五尺長擰成的九股線絨繩,繩上系有若幹銅錢、紅布條等。繩上之物代表不同的意義。

錫伯族又供奉海爾堪,“海爾堪”是能保護牲畜興旺之神靈,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南墻角上。“海爾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木畫成。但不論雕成或畫成,神像上都有壹條獸毛,象征著狩獵模樣。遼陽農村錫伯族人有的現在還供奉“海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