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陳鴻橋的著述研究

陳鴻橋的著述研究

據悉,陳鴻橋著有《16節科學管理課》、《科學管理——理念、方法與案例》等管理類書籍。

《16節科學管理課》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來年最需要吸取的教訓就是長期缺乏科學管理的理念、方法、工具的普及教育和廣泛應用,缺乏能反映科學精神、方法的全民職業素質系統性訓練,反科學的思維與混雜的管理理論誤導著企業。

在陳鴻橋看來,以“泰羅制”為發端的科學管理,是西方國家從小農經濟、小生產轉變為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思維方式的壹場革命。而中國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與“泰羅制”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諸多相似之處,但科學管理思想在中國壹直受到排斥。

本書認為,科學管理無處不在;科學管理需要回歸到管理的起源和基礎;科學管理力求精確、細致、高效。

此外,陳鴻橋在新興產業方面頗有研究。

陳鴻橋在多個公開場合演講中,多次討論有關“如何發展新興產業”、“如何看待新經濟時代下的創新”等話題。

陳鴻橋認為,跨業、跨界會成為行業創新的大趨勢。當下的創新正呈現出“千軍萬馬、千姿百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之狀,因為對創新的方向、戰略、實際把握上的差別,當今企業的規模和大小會在壹夜之間發生逆轉。其舉例稱“在兩三年的時間裏,某些企業的價值就可以達到兩三百億。我們能看到企業大小的界限在發生變化,這給過去的傳統行業的標準帶來了壹個新的沖擊。”

在陳鴻橋看來,在通過市場化的機制充分把資源杠桿釋放帶動效應體現出來的同時,應把市場化和傳統的科技、財政、稅收政策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得財政資源、科技政策資源的效果發揮到最佳。

其曾實地走訪千家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以及200多個地市級、縣級城市,提出適應新興產業特殊性、多樣性需求的金融創新方法,特別強調以資本市場為紐帶構築金融創新體系,打造中小創新型企業投融資生態鏈,推動“新產業”與“新金融”的緊密結合、相互滲透。

而《新產業·新金融》在這個背景下誕生,其後來還發布專論《創業板——新興產業的搖籃》、《以資本市場帶動金融創新以金融創新促進新興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