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新三板基金優劣勢?

新三板基金優劣勢?

財富管理新玩法

專門分析信托和私募資管計劃的用益信托研究員廖鶴凱也註意到,最近幾個月,定位於新三板的專項計劃開始活躍,發行人有信托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還有普通的中小私募基金。

深圳壹家私募基金剛剛募集了其首只新三板基金,規模約4000萬元,主要投資於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定向增發,鎖定期3年。他們認為,新三板中少數優質公司轉板上市的概率很大,而未來隨著新三板市場自身的活躍,交易退出也能有安全的溢價。這家私募基金對新三板前景非常樂觀,給客戶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能高達30%以上。

而上述私人銀行兜售的產品來自壹家大中型信托公司,資產計劃在3000萬元,他們的賣點同樣是新三板的轉板前景,“這相當於是投資於優質的PRE-IPO項目。”其中壹位人士稱。

寶盈基金子公司中鐵寶盈3月份推出了“寶盈中證第壹期計劃”,擬投向高成長、做市交易及轉板預期較高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主要瞄準TMT、醫藥健康、節能環保、高端裝備[0.82%]、新材料等行業。

其實產業投資基金中,早在2012年,由科技部出資3000萬元階段參股的武漢東湖創投成立了國內首只冠以“新三板”命名的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5億元;中信證券[-0.15% 資金 研報]旗下直投公司金石投資也曾出資500萬元專門成立專項基金專投新三板企業。現階段,博時、招商、興業基金旗下子公司和多家券商都已經或正在籌備發行新三板基金,投資新三板公司或投資將並入新三板公司的更小的創業項目。

總體看來,這類產品的數量還難以統計,普遍規模不大,在3000萬~5000萬元不等,投資人門檻在100萬元或200萬元。

新三板的最大特征是掛牌企業低標準、投資人高門檻。證監會對新三板對投資者適當性做了嚴格的明文規定:自然人名下前壹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在500萬元以上。截至壹季度末,新三板投資者開戶數僅為13920戶。因此新三板交易主體為機構投資人,大量個人投資者被擋在門外。

精明的機構投資人互作交易對手也是新三板交易清淡的原因之壹,有聲音呼籲新三板降低投資人門檻,不過從證監會表態看,這似乎不太可能。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日前表示,不宜用交易所思維討論新三板,新三板掛牌門檻的低標準和投資者門檻的高標準正是符合改革方向。

這些新三板基金正在成為新三板重要的融資方。

其實更早的時候,新三板壹些企業融資壹度還使用過股權質押,向主辦券商進行融資。還有專門從事並購基金的金融機構發起新三板並購基金,主要針對單壹項目。他們有時會要求掛牌企業簽訂回購條款降低風險,或也作為主體以杠桿方式進行融資投資單個新三板項目,相當於並購基金管理人出資墊後,LP(有限合夥人)即普通投資人出資優先級,在滿足壹定期限後獲得較低約定收益。

相對以上兩種形式而言,這種個人投資者參與的私募財富管理計劃,對新三板企業的投資更為分散,其實風險更大,將新三板市場當作PRE-IPO的PE投資,屬於純粹的高風險私募基金。

卡 定

斯 ( CASDAQ ) 增

達 平

克 臺

妳可以參考壹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