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劉雙平的人物經歷

劉雙平的人物經歷

八十年代的武大校園,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理想主義氛圍,空氣中彌漫著改革創新的氣息,有詩歌無市儈,有擔當不犬儒。劉雙平和很多同學壹樣,清貧卻至純,簡單而激情洋溢。

期間,劉雙平和壹位叫“劉輝平”的同班同學形影不離,常常壹起探討深奧的哲學問題,被戲稱為“劉氏兄弟”。大三時,他倆積極響應劉道玉校長“鼓勵學生開展業余科研”的號召,懷揣成為社會學家的夢想,專題研究中國婚姻風俗,奔赴雲南實地調研。他們整理考察調研成果,編寫了關於“中國婚姻風俗”的書稿,獲得了哲學系學生最高獎——“李達哲學獎”。 1986年,劉雙平以“校長秘書”身份留校,在校長辦公室工作。他陽光開朗,勤奮上進,深得劉道玉校長賞識。好寫打油詩的他曾寫下壹首《珞珈打油》來直抒胸臆:“改革開放春滿園,武大處處要爭先。校長身邊無小事,千萬不能有閃失。各項工作求壹流,當天的工作不能留。愛崗敬業不偷閑,人生價值看貢獻。”

1987年夏天,正值中央和地方向經濟欠發達地區派支教講師團,湖北省指派由武大牽頭,6家省直單位和高校抽調20多名青年骨幹組成鄂西分團,團長由武大委派。用人不拘壹格的劉道玉校長慧眼識珠,把這個機會給了留校不滿壹年、還未轉正的劉雙平,破格提拔他為副科長、擔任湖北省87屆支教講師團鄂西分團團長。壹支20多人的年輕隊伍,分布在恩施、來鳳、鹹豐、宣恩、建始5地,大小事都由劉雙平張羅。在這段短暫而又珍貴的歲月裏磨練,劉雙平不僅脫胎換骨地“早熟”了,還結識了兩位知己——時任《湖北日報》駐鄂西記者站記者趙洪松、《鄂西報》記者向東,留下了“恩施三結義”的佳話。

1992年10月,著名哲學家陶德麟教授升任武大校長,劉雙平又在陶校長身邊工作。陶德麟教授曾在黨的“壹大”代表、武大前校長李達教授身邊擔任多年的學術助手兼秘書,劉雙平後來被校友們戲稱為“李達秘書的秘書”。2010年10月,在陶德麟教授80華誕學術研討會上,劉雙平還同幾位哲學系校友向武漢大學陶德麟哲學基金捐款,推動武大哲學教學與研究。 1993年,配合武大校慶活動,劉雙平編寫了20余萬字的通俗版校史——《漫話武大》(武大出版社出版)。該書考證清楚了很多歷史人物同武大的淵源,第壹次對武大校史進行了系統梳理,後來被廣泛引用,劉雙平也因此多了壹個“武大校史專家”的頭銜。武大“收地先鋒”

1995年,追奉“無功就是過”的劉雙平“折騰”了壹件有意義的事情——為武大收回3畝多“失地”。這塊土地位於武大東湖邊,當年用作毛主席下榻武漢東湖賓館時的警戒崗哨。毛主席逝世後,警衛任務結束,部隊卻駐紮下來。劉雙平通過校友伍修權將軍等人的幫助,部隊也積極配合,妥善地收回了這塊“寶地”,成為武大的“收地先鋒”。後來,武大又陸續收回了100余畝土地。為此,武大專門發文通報嘉獎劉雙平,這也是他談及母校工作經歷時最自豪的壹件事。 劉雙平到北京工作後不久,便與武大北京校友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著名漫畫家方成結下忘年之交。

出生於1918年的方成,是中國漫畫界的壹顆常青樹,不僅在漫畫領域成就卓著,還將漫畫融入國畫,在國畫人物畫領域獨樹壹幟。方成常以“打油詩”配幽默畫,詩、書、畫珠聯璧合,形成了獨特的“方成風格”。方成是漫畫家中的“幽默家”,《武大郎開店》、《不要叫我老爺》等代表作具有廣泛社會影響。方成還以幽默實踐為基礎,潛心幽默理論研究,著述頗豐,享有“學者型漫畫家”的美譽。2009年,方成榮獲“中國動漫藝術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首屆中國美術獎之終身成就獎”。

1998年,在劉雙平的組織下,“方成先生80壽辰漫畫展”在武大成功舉辦。因為方成漫畫的魔力,劉雙平喜歡上漫畫,愛上了幽默藝術。通過方成,劉雙平還與“漫壇四老”中的另外“三老”(:華君武、丁聰、廖冰兄)結下不解之緣。劉雙平曾撰文說,“漫壇四老”個個都有傑出藝術成就:華君武是漫畫家中的“革命家”,作品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戰鬥性,如匕首刺向落後和腐朽;

丁聰是漫畫家中的“藝術家”,作品充滿童心,畫工精細,線條優美;廖冰兄是漫畫家中的“思想家”,作品有深邃的思想內涵,讓人靈魂震撼;方成是漫畫家中的“幽默家”,作品詼諧機智,讓人捧腹。源於對幽默的興趣,劉雙平不知不覺地跨入喜劇藝術領域,與藝術開始結緣。 2000年,劉雙平加盟中國歌舞團(中央歌舞團),擔任團長助理,實現了人生的大跨度轉變。在這裏,他既當領導又當學生,虛心向戴愛蓮、陳維亞等藝術家請教,迅速成長為文化管理專家。曾帶隊參加“慶祝澳門回歸壹周年”慰問演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慰問演出、赴泰國與朱拉蓬公主進行友好交流演出等,均取得圓滿成功。

2002年6月,作為中直院團改革的試點,中國歌舞團(中央歌舞團)與東莞市達成合作協議,在該市組建自負盈虧的中國歌舞團東莞分團,劉雙平受命擔任團長。在這個嶄新的平臺上,劉雙平積極探索文藝院團市場化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展現了過人的經營管理才能。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分團打造了美女如雲的舞蹈隊,贏得了“美女歌舞團”的美譽;繼歌、舞、樂隊之後,分團成立了曲藝隊,常邀請鄧小林、白樺、孫晨等相聲演員加盟演出。分團在東莞壹炮打響,迅速成為南國壹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並在2003年的文化部春節晚會上精彩亮相,好評如潮,劉雙平也因此享譽文藝界。期間,劉雙平曾寫下壹首《東莞打油》:“體制改革下嶺南,創辦美女歌舞團;激情燃燒不畏難,紅綢飄舞火東莞;南國之夜真不凡,不做第壹不為男。”劉雙平後來調回北京時,當地領導評價他為“東莞文化建設的功臣”。 漫畫大師方成與相聲大師侯寶林很早就是莫逆之交。方成酷愛侯寶林的相聲,不僅認為侯寶林是中國最傑出的幽默大師,常言“西方有卓別林,東方有侯寶林”,還花很大精力研究侯寶林的相聲,寫過好幾本專著。方成對侯寶林的崇拜影響了劉雙平,他也開始從漫畫過渡到研究相聲。但劉雙平最喜歡“單口大王”劉寶瑞的相聲,偶爾還同方成笑臉爭論幾句。

劉雙平還曾經同笑星鄧小林經常切磋相聲。上世紀80年代末,鄧小林從重慶調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成為姜昆的弟子,也就是“侯寶林弟子的弟子的弟子”(姜昆是馬季的弟子,馬季是侯寶林的弟子)。1991年,鄧小林與白樺在央視春晚表演相聲《學唱》,惟妙惟肖地模仿李谷壹、殷秀梅等9位著名歌唱家的演唱風格,備受好評。2001年7月,中央團藝術團赴西藏慰問演出,時任中央藝術團昌都分團領隊的劉雙平與鄧小林成為“患難”之交。劉雙平在中國歌舞團東莞分團工作期間,鄧小林傾力支持,兩人得以時常探討相聲。興致所至時,沒日沒夜,反復琢磨抖“包袱”的技巧,探討如何“鋪平墊穩”、“三番四抖”、“前鋪後縫”、“聲東擊西”,還在壹起創作相聲段子。

從漫畫到相聲,再到小品,以及後來的二人轉,劉雙平與藝術結緣越來越深。 2003年11月17日,劉雙平應鄧小林的邀請赴遼寧開原《馬大帥》劇組探班,第壹次見到了心中的偶像——喜劇大師趙本山。在開原,劉雙平白天看趙本山導戲拍戲,晚上與鄧小林去小劇場看二人轉。劉雙平被東北二人轉的獨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即興寫下壹首《二人轉打油》:“夫妻二人臺上鬧,不由妳不笑;醜角嘴似壹把刀,旦角展風騷;觀眾興奮如火燒,回家心要飄。”

最讓劉雙平興奮的是與趙本山每天閑暇時的交談,從相聲到小品、從小品到二人轉、從侯寶林到梅蘭芳、從《劉老根》到《馬大帥》,趙本山的獨到見解使讓他如沐春風,深受啟發。臨別時,劉雙平情不自禁地寫下壹首《開原打油》:“開原有緣會本山,神侃藝術心神歡;大師果然不壹般,幽默星空最燦爛;真想變成東北漢,天天笑看二人轉”。 2006年底,求賢若渴的趙本山邀請劉雙平加盟本山傳媒,劉雙平欣然應約並於2007年初“闖關東”,擔任本山傳媒集團總裁,實現了“變成東北漢”的夢想。在這裏,劉雙平如魚得水,大展才華,將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有聲有色。

按照趙本山的戰略思路,在劉雙平的積極推動下,2009年5月,“劉老根大舞臺”北京劇場盛大開業,“綠色二人轉”正式進京,掀開了東北二人轉近300年歷史嶄新的壹頁。驕人的業績中浸透著劉雙平辛勤的汗水,他因此榮獲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 2010年4月,劉雙平任本山傳媒的藝術總監,成為繼趙本山之後本山傳媒的第二任藝術總監,也是第壹個擔任二人轉藝術總監的南方人。

2013年6月,劉雙平帶領劉小光、王小寶等演員,歷時4個多月創作了《江山無限》、《白蛇傳》等小品,備受觀眾歡迎。對於在劉雙平帶領下的這種“演員人人弄新節目、個個都能當導演、員工人人參與創作、個個都能上臺配戲”的“長春模式”和濃厚藝術創作氛圍,趙本山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創作團隊予以重獎。劉雙平喜歡舞臺,常上臺為二人轉演員配戲,被二人轉演員戲稱為“著名的配戲表演藝術家”。

劉雙平還兼任本山傳媒集團的新聞發言人,時常同各類媒體、並通過媒體同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維護和提升企業的形象和聲譽。若遇突發事件、傳聞謠言等,劉雙平總是坦誠面對、及時發聲,有效地澄清了事實、消除了誤解、增進了互信。

劉雙平為人低調謙遜、沈穩嚴謹,對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社交媒體以及輿情管理等頗有研究,知悉媒體運作流程和傳播規律,在媒體圈擁有良好的口碑和人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