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地
第壹個領土劃分方案是1993年1月出臺的“萬斯--歐文計劃”。在這個計劃中,關於領土劃分是這樣規定的,將波黑劃分為10個省,其中3個省以塞族為主、3個省以穆斯林為主、3個省以克族為主、1個省為穆、克兩族混居,首都薩拉熱窩為非軍事化的自由城市。三方分得的領土比例是:塞族43%、穆族38%、克族19%。經過激烈地討價還價,三方雖然接受了“萬斯--歐文計劃”的第壹項內容,即實現全面停火並將重武器交給聯合國維和部隊管理,但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領土劃分問題上陷入了僵局。塞族方面提出,內戰爆發前塞族居住區面積為波黑全部面積的64%;這項計劃要塞族讓出的領土太多,塞族為主的幾個省互不相連,多為資源貧困地區,而且三分之壹左右的塞族居民劃在了穆族與克族為主的省份。因此,塞族認為“萬斯--歐文計劃”嚴重地損害了塞族的利益,“接受它比拒絕它更危險”。塞族的議會兩次表決拒絕,5月15日-16日舉行的波黑塞族的全民公決,也以絕對多數拒絕“萬斯--歐文計劃”。此後,波黑塞族領導人公開宣稱“萬斯--歐文計劃”已經死亡。
第二個領土劃分方案是1993年6月,塞族、克族和穆族領導人在日內瓦和談中聯合提出的“三分波黑”計劃。根據這個計劃。建立由塞族、克族和穆族三個主權***和國組成的“聯邦”。塞族和克族是否同其“母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合並,又全民投票進行公決。領土劃分以民族分布和實際控制區為基礎,塞族占50%、克族占30%、穆族占20%。這個領土劃分方案顯然不利於穆斯林。但是,面對著塞克兩族的聯合,力量對比懸殊以及國際社會的壓力,穆族雖然不同意,也只好走到談判桌前,就此進行談判。
第三個領土劃分方案是1993年8月歐文--斯圖爾騰貝格提出的壹攬子和平計劃。這份計劃包括壹個三分波黑的版圖文件。根據這壹方案,塞族占波黑領土的52%、克族占17%、穆族占31%。首都薩拉熱窩以及穆克兩族爭奪最激烈的莫斯塔爾市的歸屬及其他地位先擱置起來,過兩年再解決,在過渡期間分別交給聯合國和歐***體管理。
第四個領土劃分方案是美俄等五國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1994年4月下旬在戈拉日代危機期間,美、英、法、俄為了協調他們的波黑政策,在倫敦商定成立了包括德國在內的5國聯絡小組。這個聯絡小組除了協調五國的波黑政策之外,還代表了五國與波黑沖突各方進行談判。5月五國外長在日內瓦首次壹致通過了壹項和平方案。根據這個方案,塞族占有波黑全境的49%、穆族和克族聯邦得到51%,塞族將讓當時控制的包括重要戰略城鎮布爾奇科、多博伊在內的13個城市,爭議比較大的薩拉熱窩由聯合國托管2年。
圍繞上述4個方案,波黑交戰各方舉行了多次談判,但都沒有能找到***同點,達成壹致。版圖爭執始終是談判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1993年12月的和談中,塞族按穆斯林的要求做出了進壹步的讓步,從而使穆族占有波黑領土的33.35,然而穆族不僅要求領土數量,而且還要占領更多的波黑東地的礦產區和農業區、工業比較發達的中部地區、奈烏姆出海口和奈雷瓦河以東地區,波黑西部的幾個穆斯林聚居的城鎮。這些要求無論是塞族,還是克族都是難以接受的。由於美國與北約的介入,美國通過軍事打壓與國際調停,最終使塞族做出了讓步簽訂了《波黑和平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