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手機有哪些智能操作系統

手機有哪些智能操作系統

實際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也日益為人們所重視。目前智能手機采用的操作系統主要有Symbian OS、Smartphone、Palm OS和新興的Linux。其中Palm OS由於其開發商實力的局限和缺乏硬件廠商的有力支持,在這場爭奪中基本上已經提前出局了。而Symbian OS、Smartphone和Linux三者為爭奪市場先機的競爭也將隨著智能手機產業的壯大而日趨白熱化。

Symbian:“獨”就壹個字

Symbian是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等手機制造商***同出資組建的壹家專門從事手機操作系統的研發的合資公司。全球四大手機廠商——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合資公司、西門子既是Symbian公司的客戶,又是該公司的股東。

與Symbian陣營中諸多的國際壹流手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相比,Symbian低調的作風並沒有讓太多的手機使用者熟悉這個名字。不過,Symbian依靠諸多國際壹流手機制造商的支持,在全球高端手機出貨量中的應用份額占到了70%,可謂是壹家獨大,接近了事實上的壟斷。

Symbian陣營雖然是由多家手機制造商參與組成的,不過Symbian OS實際上掌握在諾基亞手中。這讓習慣於事事親歷親為,占據市場主動的其他手機制造商難免“見異思遷”。像摩托羅拉對Linux情有獨鐘,早早提出了“Linux+Java”的發展思路;稍後加入Symbian陣營的三星則實行區域性的區隔策略:在北美地區主推微軟的Samrtphone,在亞洲地區鐘情於Linux,僅僅在歐洲地區表現出了對Symbian陣營的“支持”。只有占據主導的諾基亞執行從始至終的終端Symbian戰略。

Symbian的成功被其CEO大衛·列文歸結於傳統手機制造商大力支持。諾基亞也壹再強調,在面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時,Symbian陣營“主要的戰略還是依靠廠商之間的攻守同盟,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但在諾基亞壹家獨大的局面下,這個“同盟”能否長期維持下去依舊是壹個未知數。事實上,除非諾基亞能夠在手機領域保持壹家獨大的局面,否則Symbian OS不可能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不過面對微軟和英特爾在手機制造方面的野心和實力,諾基亞要做到這壹點談何容易。

而且,Symbian操作系統本身也未必是當前最完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Symbian最初出發點是壹個手機的操作系統,以完成通話的基本功能為主,設計之初並未考慮加入更多類似PC的功能。即使是2002年2月發布的Symbian OS 7.0,雖然提供了對GSM、WCDMA以及cdma20001X等移動通信網絡的支持,但是與微軟的Smartphone2002相比,Symbian除了有支持Java的優勢外,在與PDA、PC、互聯網互通和擴展性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壹些專業咨詢公司的數據分析已經給壹家獨大的Symbian陣營敲響了警鐘。據部分媒體預測,到2009年Symbian在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中的份額甚至可能會下降到50%以下。諾基亞壹家獨大的Symbian的前景不容樂觀。

Smartphone:PC的延續

微軟Smartphone的前身是於2000年推出的Stinger。2002年,微軟將Stinger操作系統更名為Smartphone 2002,並且於同年10月推出了全球第壹款采用微軟Smartphone的彩屏手機Orange SPV。2004年微軟推出WindowsMobile2003Second Edition,進壹步壯大了Smartphone的陣營。

與從單純的手機操作系統發展而來的Symbian系統相比,Smartphone更類似於PC在手機上的延續。業界人士也習慣於把Symbian和Smartphone之間的競爭看作是“手機電腦化”與“電腦手機化”之爭。相比Symbian系統本身的功能依舊被部分專業人士所質疑,微軟的Smartphone在功能上的強勁是勿庸置疑的。因為微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背後是整個微軟帝國的實力後盾。它和Windows CE壹脈相承,與PC保持了良好的互通性。也許妳會疑問Windows不開放源代碼的政策,會讓壹些小的獨立開發商難以開發。不過考慮到Windows在PC市場上的壟斷地位,Smartphone平臺的用戶未來肯定不用擔心第三方軟件的缺乏。

Smartphone的優秀是毫無疑問的,而它對市場的沖擊也是巨大的。對微軟來說,在其.NET戰略中,手機的地位舉足輕重,微軟不可能放棄;而對Symbian陣營來說,手機操作系統本來就是自己的後花園,容不得別人涉足。因此,兩種操作系統在廠商、用戶等多個方面的激烈爭奪無可避免。Smartphone雖然在性能上占有優勢,但是它也有固有的缺陷。Smartphone平臺對硬件和整個系統要求比Symbian更高,這為它進入目前的主流市場制造了壹定的障礙。

但是,微軟目前在手機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傳統手機制造廠商的有力支持。這也是Smartphone在手機市場遲遲沒有建樹的根本原因。不過在2004年下半年微軟在向手機制造領域的滲透初現成效,整個形勢已經出現了改觀。在國內市場,包括多普達、熊貓、聯想等國內品牌的超過20款采用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的新品已經打入市場。

而近期更是傳出了微軟可能通過免費提供WindowsMobile授權來進行推廣的傳聞。如果傳聞屬實,那麽Smartphone將會成為壹個廉價的手機操作系統解決方案,而贏得大量傳統手機制造商的支持。再加上Intel向來的配合和傳統IT企業轉向手機制造後對微軟習慣性的依賴,Smartphone在手機上大放異彩恐怕只是時間問題。不過,Smartphone要想在手機領域上延續Windows在PC領域的輝煌,難度依舊不小。

Linux:漸露鋒芒

“Linux”似乎從誕生開始,就註定是壹個不斷創造奇跡的事物。而在近期,Linux也把它的觸角伸向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摩托羅拉為扭轉在Symbian陣營中的不利位置,搶占智能手機市場,早已在倡導“Linux+Java”的發展思路。目前,摩托羅拉在Linux上的投入可謂不惜血本。有報道稱,摩托羅拉研制基於Linux的自主操作系統用了三年的時間,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1.5億美元。

三星在2003年9月份推出了首款基於Linux系統平臺的CDMA智能手機SCH-i519,據稱是用PC級別的處理能力來挖掘CDMA1X網絡的無線應用功能,包含了手寫輸入、上網、收發郵件、照相連拍等多種功能。NEC也壹再強調其3G手機高端產品幾乎100%會采用Linux。NEC還透露自己正在開發的手機Linux內核采用的是MontaVista 的MontaVista Linux Consumer Electronics Edition,並將在此基礎上增加GUI系統X Window System、GTK+和glibc等軟件,並計劃把數據處理、多媒體技術和通話技術的中間件應用到Linux中去,以打造壹個豐富的Linux手機軟件平臺。

那麽,Linux又是因為什麽而讓眾多公司紛紛側目的呢?聯想到Linux在PC市場的傳奇,不難發現其中的原因。Linux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在根本上開放源代碼,允許手機制造商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自己手機的Linux操作系統。這樣既能讓自己的產品有特色,又能避免受制於人,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多方面的應用。

Linux源代碼的開放性也讓其成本比其它專有操作系統更低。NEC曾經就表示,采用Linux操作系統的理由之壹是降低智能手機的生產成本。同樣由於Linux系統的開放性,在這壹平臺上進行JAVA技術的應用開發,也將更為容易。對於摩托羅拉這樣在Symbian陣營上失意的國際手機巨頭而言,Linux有助於其掌握手機平臺方面的控制權,占據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的有力位置。此外,Linux平臺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應用軟件,這些軟件也會很方便地轉移到手機平臺上。

中國廠商期待突圍

再讓我們把視線從國際巨頭的身上轉回到國內。就在國產手機廠商壹片蕭條之際,本土的Linux手機大部隊卻在銜枚疾進,大有與微軟Windows Mobile、Symbine操作系統分庭抗禮之意。中科紅旗公司參與了三星Linux手機SCH-i519的開發與市場推廣。除了被PalmSource收購的南京移軟之外,北京凱思昊鵬和上海毅仁兩家公司也擁有Linux手機操作系統。而且,它們都借著Linux的東風,市場行情壹路看漲。毅仁相關人士透露,他們已經接到了數家手機廠商伸出的橄欖枝。而凱思昊鵬的合作夥伴名單中也已經擁有了熊貓、聯想、CECT紫光、NEC等多個業界響亮的名字。

以Palmsource公司為代表的國際手機操作系統廠商的本土化,也讓中國本土手機操作系統的研發實力更上壹層樓。Palmsource公司總裁就表示,與移軟科技的強強聯手,可以進壹步推動鼓樓區甚至南京市軟件研發水平的提升,成為幫助南京鼓樓區實現“5年後軟件營業額突破100億元”目標的壹份力量。

在2005年國產手機遭遇寒流之際,向產業鏈更高端挺進,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移,成為了大多數渴望有所作為的國內手機廠商的選擇。TCL選擇了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明基選擇收購西門子,增強研發實力。而更多的手機企業呢?選擇了引入與自身利益***進退的戰略合作夥伴,***同對付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歐美大廠。國內手機廠商和手機操作系統廠商的結合也就這樣水到渠成了。PalmSource與海爾的合作,正是這種背景下的壹個產物。

誰能壹統亂世?

IT產業發展的歷史壹再地告訴我們,硬件廠商的支持往往是軟件發展壯大的關鍵。以Linux在服務器市場的發展為例。在Linux誕生以來相當長的壹段時間以來,Linux都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直到獲得IBM、惠普等廠商大力扶持後,它才迅速成長為主流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到目前為止,Linux在全球服務器市場所占的份額約為26%,Windows為44%。但Linux的增長速度保持在24%以上值得註意的是,手機與PC不同,只要有足夠的應用軟件,操作系統本身不會影響用戶的選擇。事實上,絕大多數手機用戶都只知道手機的品牌,而不會去關心它采用的是何種操作系統。。也正基於這壹規律,摩托羅拉創造性地提出“操作系統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的論斷。所以,筆者認為誰能夠抓住手機制造廠商的心,誰就是最終的勝出者。

就三者近期的發展來看,筆者認為誰能夠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承擔起普及智能手機的重任誰就能占有先機。就目前而言,多數人選擇的是像彩屏、拍照等較簡單的“增強型”手機,而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智能手機。Symbian過於關註高端市場,對主流市場的訴求顯然關心不夠;Smartphone由於其自身對於硬件的高要求,要想讓其迅速切入銷量巨大的低端市場實在是勉為其難;相對而言,已經獲得三星、摩托羅拉等部分手機制造商支持的Linux如果能夠把握好市場的需求,那麽在短期內市場占有率提升到壹個新的程度也並非不可能。

就目前的輿論主流而言,普遍認為微軟的Smartphone和新興的Linux在未來競爭中獲勝的可能性較大。RidgeRun公司的全球營銷副總裁希格就大膽地預測,將來能在競爭中獲勝的只有微軟的產品和Linux。然而考慮到無線領域的細分遠比PC領域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未來的走向依然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