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我和小孩壹起讀書的那些事兒]在七零的那些事兒

[我和小孩壹起讀書的那些事兒]在七零的那些事兒

美國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在《閱讀的媽媽》壹書中寫道:

妳或幸運/發現寶藏/黃金成堆/珠寶滿堂

妳我比來/仍是我富/因有慈母/為我讀書。

這是壹首感動過很多人的詩,在初為人母的某個時刻,我也被這句話穩穩擊中,再加上工作的關系,我與兒童書就有了不解之緣。

第壹套書劈裏啪啦系列

小寶看的第壹套書,應該是“劈裏啪啦”系列。這種兒童行為習慣的啟蒙書,還有“小熊寶寶”系列。

“小熊寶寶”的色調看起來更柔和,我買過很多套送人。畫面簡單有趣,如大聲喊妳好、我要拉粑粑等。適合壹歲左右的小寶寶,這套書的開本裝幀大小合適,圓書角的設計很貼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2-3歲讀的好書

2《寶寶觀察力訓練:讓觀察成為壹種習慣》

這是林怡育兒工作室做的壹套益智遊戲類的書。分整體觀察、局部觀察、細節觀察等。這類書還有很多,如再大壹些的“視覺大發現”系列,姑且拋開這種書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專註力等等啥的全能宣傳語。最實際的,其實這只是讓孩子有個遊戲玩,書裏編排的形式,像各種物品和妳捉迷藏壹樣,幾乎沒有孩子是不喜歡捉迷藏的。這個大概是兩歲左右的讀物。

3《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平裝本)》

經朋友推薦,購得彭懿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平裝本)》,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是如何讀圖畫書的講解,後面是100本經典繪本的簡介。

壹兩歲的時候,小寶特別喜歡翻這本書。猜猜我有多愛妳、逃家小兔、好餓的毛毛蟲、母雞蘿蔔絲去散步等等,有很多經典繪本的掠影。很多媽媽都是從這本“指導書”按圖索驥購買那些繪本的。記得那時小寶已經讀過小兔米菲,所以每次看到有米菲兔的那壹頁就特別興奮,最後那壹頁被撕成壹塊壹塊的了。認識了可愛的小兔米菲,又買了小兔米菲的系列圖畫書,米菲在海邊、米菲生病了等等。記得那時她經常畫小兔米菲,那只可愛的萌兔子,小米壹樣的眼睛,不用說話的“×”嘴巴,瞬間萌化了無數大人小人的心。

4“兒童之友”系列

還有難忘的壹套書是“兒童之友”系列,《三只小豬》《拔蘿蔔》《古利和古拉》《小象散步》《大河馬》《神奇的水彩》等都是反復讀過很多遍的,而最愛是《小真的長頭發》。

這本書想象非常出色。留著妹妹頭的小真,想象自己長發的樣子,她的頭發到底有多長呢,可以釣到魚,可以拴頭牛,還可以當繩子晾衣服,當晾衣繩的時候,小真還能壹口氣讀完10本書。而倘若燙起來,就像壹棵樹,可以成為很多鳥兒的家呢!

我對這本書也喜愛至極,小真率真樂觀,想象無限。單色和彩色的畫面交錯,串起現實與想象的不同場景,使整個繪本充滿張力,甚至有舞臺戲劇的畫面感。在兩位朋友”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追問中,小真壹次次為我們打開“柳暗花明又壹村”的新世界。如果讓我為朋友的孩子推薦壹本書,我第壹個想到的會是小真。

5小兔米菲、小兔湯姆

在繪本中,兔子的形象壹直深受作家和小朋友的寵幸。“小兔米菲”後,“小兔湯姆”是小寶喜歡的第二只兔子。如果說小兔米菲就像壹個玩具,壹個遠離塵囂的木偶,小兔湯姆憨態可掬,親切敦厚,更像壹個誠懇的鄰家朋友,充滿人間煙火氣息。

 

“小兔湯姆”有四輯,這套書其貌不揚,其實是關於孩子生活的零零碎碎,每本書講壹個小故事,非常適合三四歲的孩子。兔子的形象就相當於壹個小孩,湯姆走丟了、湯姆尿床、湯姆上幼兒園、湯姆捉迷藏、湯姆搬家、湯姆去醫院。每個小孩都能在湯姆身上找到自己,怕黑的自己,害羞的自己,尿床的尷尬,搬家的傷感,商場走丟時的無助。在閱讀和被閱讀中,這些真實具體的情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釋放。

記得當時還曾記下這些文字:媽媽問寶寶/小兔湯姆/為什麽哭了/寶寶說/湯姆找不到媽媽了/媽媽也找不到寶寶/哭了/就是這個意思。

6斯凱瑞金色童年

在這壹時期,還讀過斯凱瑞金色童年,有人說畫面過於繁雜,故事破碎。我也有類似感覺。不過《軲轆軲轆轉》這本可圈可點,尤其適合男孩子。裏面出現了各種軲轆軲轆轉的車,香蕉車、牙膏車、黃瓜車、鞋子車等等,令人腦洞大開。

4-5歲

7《巴巴爸爸》

大概四五歲的時候,小寶被《巴巴爸爸》系列書迷得壹塌糊塗,大概有兩三個月的睡前時間,我們每天都沈浸在巴巴爸爸壹家隨心所欲的變形和相親相愛的溫暖中。

我把網上“巴巴爸爸”系列都買了下來,巴巴爸爸新故事、巴巴爸爸認知故事。巴巴爸爸和孩子們的變形令她興奮不已。即使很多內容都熟悉得能背誦了,即使我讀的時候用錯壹個虛詞她都能明察秋毫,但每次聽她都像第壹次那樣投入,那樣期待,這個忠實的小粉絲,每晚都像向日葵守候太陽壹樣壹往情深。

記得有個講巴巴伯的新模樣的,巴巴伯的發型壹會兒變成玉米須,壹會兒又是滿頭小辮子,壹會兒又成了炸炸毛,簡直像變魔術。小寶十幾天如壹日,每天都表現出“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樣的驚喜,此情此景,我也是醉了。最後下了壹場雨,巴巴伯的頭發才恢復了原狀。它說還是最喜歡本來的樣子。這本書在巴巴爸爸新故事中講的次數至少20遍以上。

8貝貝熊系列

還有值得壹提的是貝貝熊系列。這套書也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情節和故事都比小兔湯姆復雜了很多。

在生動有趣的圖文中,告訴孩子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習慣。如見啥要啥、電視迷、逛商場、自駕遊、做家務、運動會、種花種草養動物等,還有家庭運動會、南瓜比賽、抱抱別生氣、甩開嫉妒心等疏解情緒方面的問題。貝貝熊兄妹的事兒就好像小朋友自己的事兒,貝貝熊兄妹的感受就好比小朋友自己的感受。也許正是這種認同感使得孩子們百讀不厭。

此套書目眾多,我並未買全,但推薦過很多人,有個男孩子超喜歡,他媽媽為他購了整套80多本。據說每天都自己讀幾本,再讓媽媽讀壹遍。此套書壹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占了他半年多的睡前時間。

9科學認知系列

可愛的身體系列,包括蛀牙、大便、肚臍、血液、眼淚等八個方面,與孩子的身體成長密切相關,是他們想知、應知的身體健康知識。這個屬於科學認知系列的圖書,同類還有小小牛頓科學館、神奇校車等。

神奇校車系列很有穿越的感覺,卷毛老師的奇裝異服使得她的每壹次亮相都相當驚艷,和故事本身的上天入地、跌宕起伏有很好的呼應。

小小牛頓也是很不錯的,有很多動手實踐的內容,按照書上的實驗,我們把大豆泡到盆子裏,每天觀察,等著它壹天天生根發芽;我們把胡蘿蔔的頭部切下來,泡到水中,等著它壹點點綠肥紅瘦。

書之緣,書之樂

書籍汗牛充棟,適合兒童看的也不勝枚舉,曾有友相告,如果不知道買什麽書,看當當上的排行大概是沒有錯的,那上面的口碑還是比較可信的,此言大概不錯。

不過,每個孩子的興奮點不同,就像口碑爆棚的《不壹樣的卡梅拉》,小寶竟不感興趣。還有很多和影視同步的書,像藍精靈啊、托馬斯啊、以及後來的小熊維尼系列、小公主蘇菲亞、公主系列等,她都不是太感冒,最多是剛買回的時候興奮壹下,然後就束之高閣了。

書與人也是有緣分的,有時書逢知己千遍少,有時話不投機半句多。但無論怎樣,都不要抱著“特定的功利”去讀壹些書。比如為了讓她養成刷牙的好習慣,我也買過很多關於刷牙的書,除了幼兒時期的《我愛刷牙》《誰是蛀蟲的朋友?》還有《牙齒大街的新鮮事>>《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等,裏面都有齲齒如何如何壞的認知。但遺憾的是,至今她也沒有養成每天刷牙的良好習慣。最多是某壹天讀了這本書,然後就急功近利刷壹下,第二天又拋到九霄雲外了。

 正如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所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盡管如此,《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的巧妙構思至今仍令我嘆服,給了我們愉快的閱讀體驗。

順便說壹下,配套的還有壹本《肚子裏有個火車站》,是勸告小朋友不要吃冷飲的,但不說教,不總結,只是講了壹個故事,壹個肚子裏的食物如何在身體內部消化循環的故事。

這兩本書都是德國人制造的優良品種。

感謝那些美好童書的出版人和作者,讓如今的孩子可以如此充分如此幸運地閱讀。感謝那些溫暖的睡前時光,在最親密的時間和地點,我們壹起讀書的細微感受,我們壹起開懷大笑的時刻,在孩子的童年裏,我也過了壹次和我小時候迥然不同的童年,因為所有這些書,我也是第壹次接觸和閱讀。孩子帶給我童年的補償和成長,也時刻激勵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閱讀中,知識是次要的,情感是重要的,習慣是首要的。

而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實並不在於妳們在壹起讀了多少書,當然這無礙於親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意義。和學任何東西壹樣,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他能從閱讀中發現其他東西給不了的樂趣,他才會自發去讀書,而壹旦開啟了他的閱讀發動機,他的小宇宙將會爆發得壹發不可收拾。

寫到這裏,那些看過的書很多已漸行漸遠,但相關的閱讀體驗卻歷久彌新。記得第壹次讀《笠翁對韻》,小寶說,真好聽,就像音樂壹樣。第壹次聽《夜的鋼琴曲》,小寶說,真好聽,我感動得都要哭了。還有壹次,壹本書的扉頁上問誰是這本書的主人?我說當然是妳啦,這是媽媽給妳買的。小寶馬上說,我是聽故事的主人,妳是講故事的主人。邏輯清晰得令我質疑。

我們壹起畫《形狀遊戲》裏的各種形狀,我們努力找出14只老鼠系列中的老大老二,還有在7只老鼠學釣魚裏,老鼠媽媽是釣魚高手,她在鑿的冰洞裏壹次釣上來8條魚,還記得小寶第壹次看壹只釣竿釣到8條魚時的神采,仿佛比老鼠姐弟們還高興。全家每人壹只,它們吃完後給爸爸帶回去壹只,幸福快樂的壹家人,帶給我們冬日融融的溫馨。

樹下原創文章

轉載請聯系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