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壹個初中女生成為“創作天才”說起,為何“音樂裁縫”越來越多?
網絡上每隔壹段時間就會出現非常火爆的歌,這些歌有的受到人們的喜愛,有的卻被質疑抄襲。比如《大風吹》被質疑抄襲,《清空》被質疑抄襲,《千千萬萬》、《白月光與朱砂痣》被質疑抄襲……為什麽熱門神曲難逃抄襲魔咒?其實這兩者並無直接關系,只是因為它熱門,所以容易被發現罷了,可能還有更多的抄襲歌曲和“音樂裁縫”,沒被關註到。
15歲女孩爆紅揭開了流行樂壇最後的遮羞布她叫Vicky宣宣,是壹個初中女生,因為她最近創作了壹首英文歌《SHE》並火了,被很多網友點贊是“天才少女”。周雨思就這位少女的創作行為進行了剖析。她首先通過對比,認定了女孩的《SHE》確實與黴黴等歐美歌手的幾首英文歌有相似之處,對於網友說她是“音樂小裁縫”,也並不算過分。
我也去看了Vicky宣宣分享的關於歌曲創作的視頻《壹段旋律怎麽變成壹首歌》。原來,她是在上數學課時突然靈光乍現,腦海中蹦出壹段旋律,她果斷扔掉數學書,用歌詞本寫下了壹段歌詞。然後她壹溜煙跑回家,拿出吉他,不到半小時就寫出了這首歌。
這件事說明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技術門檻的極大幅度降低,讓音樂創作變得不再神秘和遙不可及,讓普通人的創作靈感也都能輕松變成作品。現在妳只要會哼哼旋律,會寫幾行文字,然後再通過幾款手機APP就解決了所有問題,音樂創作者幾乎已經實現了零門檻。
為何“音樂裁縫”越來越多當前音樂圈和娛樂圈壹樣浮躁,甚至兩個圈子已經沒有什麽區別!
音樂裁縫的出現,壹大部分是因為某些靠抖音神曲火起來的創作者,無法做到持續的音樂內容輸出,只能通過這種手段來維持住自己的粉絲!畢竟現在是粉絲時代,有粉絲相當於有壹片天!有的歌曲是故意在自己的音樂中插入別人的音樂片段,只是為了後期宣傳炒作,基本是為了炒作無底線!
另壹部分原因是我們普通受眾,普通受眾願意聽到什麽音樂,他們就研究什麽音樂,做出來的音樂是符合我們大眾品味的,他們就成功了,然而做出來的音樂並不能得到專業音樂人的好評價!受眾也不願意聽到別人攻擊自己喜歡的歌,壹旦聽到diss自己喜歡音樂的聲音,受眾采取不聽甚至懟回去!花粥全文搬外國歌曲的事情以花粥道歉結尾,然而花粥這個人長期都是這樣,並且十分懂得維持自己的粉絲數量,所以她火!
音樂也是需要傳播的因為性質和娛樂圈類似,都是需要擁有更多的名氣以後更方便的傳播,為了獲得人氣當然是少不了用金錢推廣,如果個人有錢那好說,但沒錢的就需要壹家公司來投資妳了,而公司是盈利為主,為了讓妳更快的出名為他們賺錢當然是各種手段都會給妳來壹遍的。
音樂是為了夢想,興趣,不管出發點是什麽都有壹個目的,現在妳會發現寫出好歌的壹直是那幾個人,有的人為了出名而進入這個圈子,但自己又沒有才華,就只能東拼西湊,通過公司的包裝吸引人,就導致了現在的局面,口水歌,拼湊歌爛大街,而真正有意義的音樂永遠都是小眾的。
音樂是生活的壹門情感藝術,可以讓人或喜或悲。音樂創作應該是內心深處觸動,靈感的迸發才能寫出來的,好的音樂讓人產生情緒***鳴。在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越來越尊重原創,知識版權保護意識得到很好提高,可是復制粘貼的東西依然嚴重存在,有人還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認為自己“佳作”很了不起。
“音樂裁縫”李袁傑隨著《離人愁》在互聯網上爆紅我才知道有這個歌曲創作者是李袁傑,李袁傑隨之迅速爆紅,但是這首火遍全網的神曲《離人愁》被扒抄襲了周傑倫的《煙花易冷》、《紅塵客棧》,許嵩的《清明雨上》,任然的《山外小樓夜聽雨》。靠東拼西湊,復制粘貼“寫”出來的歌曲,李袁傑因此名聲掃地,有網友稱李袁傑為“音樂裁縫”。
李袁傑參賽中國夢之聲唱《離人愁》,導師韓紅更加簡單直接毫無留情面:妳給我滾!華宇晨、青峰也在節目中懟過李袁傑,可見作為音樂人更無法忍受音樂抄襲行為。很可悲的是沒有自知之明,抄襲了還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傑作”。
幸好社會是進步的,大多數歌迷們是理智的,我相信靠東拼西湊,靠搬運,靠復制粘貼“寫”出來的歌曲,不會像原創歌曲那樣讓人傳唱,只會被人唾棄!我們每個人要支持原創,尊重原創,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欣賞到更多優質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