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科·莫迪利安尼有哪些成功故事?
或許有人說,人太固執不好,這句話沒錯。那是因為固執沒用對地方。沒有的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固執”,就不會成就壹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的父親是羅馬著名的小兒科醫師,母親是獻身於社會工作的義工,在家人充滿關愛的保護下,讓他從小養成了固執的習慣。由於他的父親是醫師,他的家人都特別希望他能繼承父業,但在走向註冊窗口要簽下醫科的申請表格時,他閉上雙眼,想到的盡是鮮血!壹想到血,臉色慘白,因此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當下決定,最好還是和醫科離得遠壹點。他就選擇了法學。由於法學比較輕松,他在課余時間,經常翻看經濟學的書,慢慢對經濟學產生了興趣。
由於他堅持自己的意見,勇於對哈佛說“不”。當弗蘭科·莫迪利安尼被哈佛請去執教,是受到系主任的接見,系主任以冷淡對待外國學者而著名。他是受到學校教務單位的指令,要請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前來哈佛任教,他依令照辦,但在面談時卻說:“聽著,莫迪利亞尼,我們這裏有像杜森貝利、亞歷山大(SidneyAlexander)、古德溫(RichardGoodwin)等等的教授——妳永遠不可能趕得上他們。所以,假如妳夠聰明的話,就不會接受這項職務。妳為什麽不回新社會研究學院去,在那口小池塘當條大魚。妳可別想來這個池塘當大魚。”本來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對是否接受哈佛的教職仍在猶豫,因為哈佛給他的薪水比原來還少。在聽系主任這樣說,弗蘭科·莫迪利安尼於是說:“也好,妳的觀點不錯。我不來了。”和系主任面談之後,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和好幾位哈佛的教授會面***進午餐,他們問弗蘭科·莫迪利安尼:“面談進行得如何?”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就把經過的情形告訴他們。他們的回答是:“噢,妳這個笨蛋,妳不用管他怎麽說,應該接受這項職位的。”不過,當時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已下定決心,如果是由那樣的人來領導經濟系的話,他根本就不想來哈佛。最後“固執”的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又回到新社會研究學院。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在事情上都有自己的見解,才會在理論上提出了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和公司財務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