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膠帶
其實這種看起來“不太靠譜”的銀色膠帶是金屬膠帶,在修理飛機時經常會用到。金屬膠帶由0.01㎜的金屬絲編織並單面塗膠而成,每根金屬絲的內芯為非金屬,經鍍銅、鍍銀鎳合金後而成,具有很好的韌性與形變能力,表面可以錫焊,膠基持久不液化。廣泛用於機殼內表面、元件體、導線、尤其是軟引線帶的屏蔽等。
另外,這種膠帶非常昂貴,每卷成本數百美元。航空公司表示,根據飛機手冊和維修程序,他們經常會用到這種膠帶,還強調不會危及航機安全。
壹般情況下,航空金屬膠帶分為兩種,壹種較薄,用在飛機不受力部件的臨時性維修工作,如客艙內部裝飾板的臨時性修補等。另壹種航空金屬膠帶則較厚,多用於飛機外部受力、迎風等部件的表面臨時性處理,包括凹痕、裂紋、漆皮磨損、消音層脫層、撕裂等。網友爆料的航空飛機機翼上纏繞的膠帶,應該就屬於上述的第二種較厚類型的航空金屬膠帶。
從專業角度來看,廣義上的金屬膠帶壹般外表為鋁箔膠類和銅箔膠類,鋁箔膠類主要用於集體外部修補,也可用於受熱蒸氣管道的包裹,可以起到防止溫度向外散失的作用,而銅箔膠類則主要用於難以固定的絕緣體的導電,在航空範圍內用途較少。這兩種金屬膠帶的內部黏貼膠層多為橡膠/丙烯酸膠。
飛機飛行有著嚴格的安全規章制度,同樣,飛機的每壹次維修過程、每壹項維修環節如何進行操作,執行什麽樣的維修流程,同樣有章可循。在飛機維修過程中,使用金屬膠帶是較為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如短停工作這樣的飛機短暫維修工作中,對遇到的壹些停場時間不足、可以延後處理的飛機外部構型缺損,在滿足CDL(Configuration Deviation LISt,外形缺損清單),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暫時性的修補處理,待飛機航後工作或定檢工作時再進行完全處理。對於在安全飛行標準內的細小傷痕,使用金屬膠帶及時處理,來保證航班的正常性工作,維護最廣大旅客的正常出行,不僅是符合規定要求的,也是正常的、必須的。而當飛機外形傷痕超過了CDL相關標準,飛機就不能起飛,必須進行立即的、完全性地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