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要不要回家過年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11月天津、上海、內蒙古三地同時出現新冠疫情……很多人擔心明年春節的疫情風險。2020年1月由於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去年春節很多人因為疫情原因沒能回家過年。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今年過年能回家嗎?春節大規模人員流出會增加新冠疫情傳播風險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介紹,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要高於今年中秋國慶長假的風險。壹方面是春節期間春運規模要比中秋國慶小長假的規模大得多,另壹方面又是冬天,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再加上人會走親訪友,室內聚集,都是增加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因素,所以春節期間不可大意。
不過並不會出現年初疫情的嚴重性。11月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表示,進入冬季以後,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中國也面臨著大考。但是中國在過去11個月總結了壹整套防控措施,能及時發現疫情,並能夠在第壹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以內。春節的人員大流動,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疫情。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來說,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來,防止出現2020年初的嚴重疫情。做到這些要把科學防控措施綜合應用,概括起來就是: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集中發力、突出重點,做到及時發現,第壹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張文宏也表示,現在防疫環境不會比年初更糟糕。“其實中國在國慶已經經歷過壹次壓力測試,只不過冬季輸入性風險更大壹些。”
另外,曾光教授告訴記者,即將到來的春節非常關鍵的,也許到了2022年春節前國內外新冠疫情基本平穩下降了、新冠疫苗就已經普遍接種了。所以,2021年的春節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比如坐火車、飛機時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時要勤洗手,咳嗽、打噴嚏避免對著其他人。節日期間要盡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盡量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