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中,黎山老母到底有沒有思凡?
遊記黎山老母出現在第二十三回,關於她的記載,“黎山老母不思凡”。那麽在西遊記這壹回中,黎山老母有沒有思凡呢?
遊記黎山老母出現在第二十三回,關於她的記載,“黎山老母不思凡”。那麽在西遊記這壹回中,黎山老母有沒有思凡呢?
在這壹回中,這句話是強調黎山老母不思凡的。這種強調太過明顯了,我們都知道神仙是不允許思凡的,那強調的意思大約是,黎山老母思凡了。在西遊記的這壹回中,黎山老母就約了幾位天庭的同事壹起去測試取經的這幫人有沒有思凡。實驗證明,人是經不起測試的。他們的目的是測試唐僧,因為去西天取經,可以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但是不能沒有唐僧。
孫悟空是猴子,他的猴山上都是他的猴子猴孫,他本來就凡,豬八戒更是凡心不死,壹直想著娶妻,即使被趕下凡間,他也毫不收斂。沙和尚就更是被動去取經的,他就是個挑行李的。那麽唐僧才是關鍵。黎山老母在西遊記中,主要的壹次行動就是這次測試,結果證明,大家都經受不住考驗,豬八戒是七葷八素,不過他不是要成佛的人,無所謂,唐僧居然也面紅耳赤,於是黎山老母壹行人只能打住,把八戒打壹頓,是為了警示唐僧。
西遊記黎山老母另外壹次出現就是告訴孫悟空,解救他師父要去找毗藍婆,算是給孫悟空指了壹條明路,不過卻關照孫悟空不要透露是自己說的。
西遊記黎山老母的鏡頭不多,不過也算是給唐僧提了個醒,幫助了他們師徒四人。
黎山老母不思凡“黎山老母不思凡”這句話出自西遊記的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在這壹回中,黎山老母約上觀音菩薩,加上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壹起下凡,去試試唐僧是不是動了凡心。
其實這句話,很多人認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為什麽要強調壹下“黎山老母不思凡”呢,她是神仙,大家都知道神仙界的潛規則似乎就是“不思凡”,那麽為何強調呢?首先,黎山老母在西遊記的這壹回中是會同觀音,文殊,普賢壹起來試探唐僧的,唐僧並不知道這件事。神仙其實也有七情六欲,況且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出了名的帥哥,應該說,這裏的黎山老母應當是“思凡”了,但是神仙約出來玩是要找個理由的,正好唐僧就是理由。
總的來說,在這壹回中,唐僧表現不錯,不過其實誰沒有凡心呢,唐僧也不例外,其實這四位仙人是下凡來試探唐僧的凡心的,結果他們唯恐唐僧真的沒過關,就拿八戒出來做替罪羊了。所以說,黎山老母跟那幾位下凡來試探,也算是很尷尬的,唐僧萬壹真的沒通過測試,這西天取經不就泡湯了,那如來佛祖肯定會找他們四位算賬的。歸根結底,在西遊記中,從這件事之後,唐僧就壹直對孫悟空百般刁難,正是因為在“美色”這件事上,孫悟空壹直都是壹根筋的,所以八戒才更討唐僧歡心。
黎山老母不思凡,其實這句話放在西遊記這裏,是壹種諷刺意味的,大家都思凡,只是不能被看出來,因為都是道德模範。
黎山老母的徒弟關於黎山老母的徒弟,主要是壹些我們熟知的神話或者現實中的女中豪傑壹類的。因為黎山老母是道教裏面的女仙,所以她的徒弟基本上都是女性。
黎山老母的徒弟之壹是樊梨花,樊梨花據說是黎山老母的首席大弟子,當年她收了樊梨花做徒弟,教會了樊梨花很多技能,教會了樊梨花壹些凡人不具備的超能力,比如什麽撒豆成兵,移山倒海,然後包括這位徒弟找對象,都是黎山老母告訴她的,要讓如意郎君過幾道難關才可以嫁給他,所以最後樊梨花找了薛訥,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薛丁山,成就了不少佳話。
另壹位比較有名的黎山老母的徒弟是穆桂英,穆桂英英勇善戰,雖然早早就做了寡婦,不過後來在戰場上絕對不比楊宗保差,所以這位也是黎山老母的徒弟,還是壹位巾幗英雄。
最後呢,要說的是白素貞,就是那個修煉千年的白蛇,據說她的法力什麽的,也是這位黎山老母傳授的,白素貞應該說跟樊梨花差不多,事業愛情都是雙贏的,最後也是得償所願。
以上這三位是記載比較明確的,基本上沒什麽爭議的黎山老母的徒弟,在民間傳說中,還有些人也被歸在黎山老母的門下,還有高旺,這個高旺應該算是樊梨花那個時代的,另外壹個是大家所熟知的祝英臺,傳說她並沒有死,被黎山老母救起來之後,還教了她不少法術。
應該說黎山老母的徒弟,實際存在過的大概只有樊梨花和高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