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粽子升糖高不高?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 美食 ,到了這壹天,大家都要吃點粽子來應個景。 健康 人吃粽子沒什麽問題,但糖尿病人吃粽子需要特別註意。
粽子壹般都是糯米做的,糯米的粘性比大米大,這是因為糯米裏的是支鏈澱粉,而大米裏的是直鏈澱粉。支鏈澱粉,顧名思義就是分支比較多,吃進肚裏和澱粉酶接觸比較充分,消化吸收特別快, 因此,糯米做的粽子升血糖速度很快,堪比白糖。
特別是圓粒糯米,血糖指數高達93,遠遠超過了綿白糖的血糖指數84,即便是長粒糯米的升糖指數也達到了85。因此,糖尿病人吃了粽子後,血糖上升會很快,而且在下壹餐之前降的特別猛,不利於血糖控制。
除了白糯米做的粽子,現在市面上的粽子多種多樣,比如加了糖、豆沙、棗、果幹的甜粽子,加了油、肉、蛋黃的鹹粽子, 這樣的粽子也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壹是含糖量高更容易升高血糖,二是高油高脂容易增加熱量,對糖尿病人的 健康 不利。
那麽糖尿病人還能吃粽子嗎?糖尿病人吃粽子,有幾個註意事項:
1、可以選擇包含了豆類、雜糧的粗糧粽子,比如加了紅豆、綠豆、燕麥、紫米的粽子,這樣的粽子相對來說,升血糖速度沒那麽快。
2、在粽子前,先吃點蔬菜、豆制品、牛奶之類的食物,然後再吃粽子,這樣就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
3、吃粽子要嚴格控制好量,可以嘗幾口,或者最多吃半個就可以了,不要貪多,同時要相應減少主食的量。
糖尿病患者吃粽子還真對血糖影響挺大的,所以對於糖友來說日常最好少吃粽子,過節的時候少吃點過過癮就行。
為什麽粽子的升糖速度這麽快?
制作粽子用的米大家都知道是糯米,相對於我們平時吃的稻米來說,糯米的升糖速度就更快,糯米中澱粉的形態是“支鏈澱粉”,而壹般大米基本是“直鏈澱粉”,顧名思義,支鏈澱粉的形狀都是那種枝枝丫丫的,因此接觸面積廣,在被我們攝入之後,和澱粉酶的接觸機會就更多,更容易被分解為葡萄糖被吸收,因此更多葡萄糖可能在短時間進入血糖,升糖速度就會更快。用糯米做的食物,如糯米飯、甜燒白、珍珠丸子、酒釀元宵等食物都有升糖速度快的特點。
除了做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壹般來說肉粽子還含有較高的油脂,糖友除了避免精制糖的攝入,還應當清淡飲食,包括控制油脂、熱量攝入,不然會造成肥胖、高血脂等問題,加劇並發癥發作幾率,而且還可能增加胰島素抵抗,同樣對控糖是不利的。
除肉粽子外,還有甜粽子,其中可能添加了豆沙等餡料,相當於精制糖了,這必然對血糖是直接的影響。粽子自身的熱量也是較高的,對於應當控制熱量攝入的糖友來說,特別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樣是不利的。如果糖友壹定想吃點粽子,推薦壹次性攝入不要超過半個,多選擇用雜豆做的粽子,對穩定血糖稍微要有利壹點,吃粽子不要吃急了,慢慢吃,可搭配其他肉菜來吃,這樣有助減少澱粉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如果血糖上升較快,最好通過運動的方式來平穩血糖,不要輕易更改降糖藥、胰島素用量。
對於糖友來說,米飯類的選擇就最好避開糯米了,但平時的大米其實也屬於“細糧”,也就是出廠前經過精細加工的糧食,它們雖然除雜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平時煮飯的時候基本都吃不出什麽砂石雜質,即便是不淘米,但10年前我們不淘米可沒有這樣的效果。雖然條件更好了,但相對也損失了壹些優點,例如谷物類食物天然攜帶的麥麩成分也會大量損失,隨著麥麩成分流失的就是大量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無法直接被消化吸收的物質,混合食物壹起能拖延消化速度,有助葡萄糖更緩慢進入血液,因此有助提高飽腹感平穩血糖,但現在由於膳食纖維的損失,米飯消化速度快,葡萄糖也更容易進入血液,我們吃了“細糧”後,血糖壹般同樣會大幅上升,例如白米飯,精白小麥粉做成的包子、饅頭等等。
對於糖友來說,主食可以選擇“粗細搭配”的吃法,比如在細糧中添加雜豆、雜糧混合,做成粗糧飯、雜豆飯,還可以是用黑米、紫米、糙米做成的飯,這些飯都含有更高的膳食纖維,對平穩血糖更為有利。我們還可以用薯類食物、澱粉類的瓜果代替米飯,比如土豆、山藥、紫薯,玉米,這些食物自身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而且自帶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平穩血糖,又能補充能量。愛吃面食的朋友可多選擇用粗糧粉、雜糧粉做成的面食,比如蕎麥面、窩頭、雜糧饅頭等。
還有1個月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除了期待可以外出遊玩的“小假期”外,還有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等著我們,有甜甜糯糯的北方蜜棗豆沙甜粽,還有香香糯糯的南方鹹蛋黃肉粽,糯嘰嘰的口感,再配上各種各樣的餡料,是不是聽起來就流口水了!
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就面臨好多問題了:
“到底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粽子”
“吃粽子升糖高不高、快不快”
“糖尿病患者能吃什麽樣的粽子”
“怎麽能既吃到吃到粽子又能控制血糖穩定”
等等……
先來說說粽子,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制作而成,而糯米幾乎都是支鏈澱粉,消化速度很快,會導致血糖很快升高,而且我們平時吃的粽子會添加很多蜜棗、豆沙或者豬肉等,會使粽子含有過多的脂肪、油、鹽和糖。
不僅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普通人在食用的時候也要註意。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食用粽子,如果不加節制,容易損害胰島功能,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的癥狀。
對於平時血糖控制得不好並出現了壹些並發癥的糖尿病人,還是不吃為好;如果血糖控制得還可以,適當吃壹些也無妨,但是要註意以下幾點:
1.改變粽子餡的料
在包粽子的時候堅持“少油少糖少鹽多纖維”的原則,適當添加壹些菌類以增加纖維的含量,將純糯米替換成少量糯米加多種谷物,以降低粽子的升糖指數。
2.減少主食
因為粽子本身是就是糯米等材料做成的,食用的時候就不要再進食主食了。
3.按時服用降糖藥
糖尿病患者在吃粽子時也需要按時服用降糖藥,幫助穩定血糖,不會因粽子的攝入造成太大的影響。
4.及時監測血糖
糖尿病人吃了粽子,建議在進食兩小時後用血糖儀監測血糖。
5.選擇對的時間
盡可能選擇在早餐或者午餐時間食用,晚上的時候胃腸道蠕動減慢、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所以粽子就不適合在晚餐食用。放涼壹些吃,放涼後會產生抗性澱粉,抑制澱粉吸收,對血糖的影響相對小。
6.先吃點蔬菜
如果與其它食物壹起吃,按飲食的順序澱粉類食物最好放在最後吃,可以延緩吸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粽子前,最好先吃點蔬菜、牛奶類食物等,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延緩血糖升高。
最後提醒所有人:“粽子好吃,可不能貪多哦。”
文:焦薇薇/王傳航教授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由於澱粉結構不同,升糖速度要比我們常吃的白米飯快。再加上制作粽子時通常會加入白糖、豆沙、紅棗等升糖食材,所以粽子升糖還是很快的。對於血糖控制不好,尤其是餐後血糖在11點以上的糖友,不建議吃粽子。
但粽子也並非壹口也不能吃,糖友們在血糖控制較好時,並掌握壹定技巧的前提下,吃粽子也能維持血糖穩定。
糖尿病人吃粽子有哪些技巧?
1.控制總量
粽子屬於主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每吃壹個拳頭大小的粽子,大概就要少吃半碗米飯,否則容易導致熱量過剩而引起肥胖。而且粽子不太容易消化,吃多了還可能引起腹脹、消化不良。
2.選擇種類
糖尿病人不宜吃豆沙粽、肉粽、蛋黃粽等高糖高脂的粽子,可以選擇沒有額外添加糖的粗糧粽,比如紅豆粽、紫薯粽。如果自己做粽子,不妨將多油肉粽改為清淡魚粽或雞肉粽,增添五谷糙米。可以在粽子中放瘦肉、蛋黃、蝦仁等葷食材料,同時增加壹些素食材料,比如蘑菇、香菇、竹筍、海帶等。做法上建議先將五谷糙米煮熟,然後將肉類、菌菇等包入粽子內,這樣就不需太長的蒸煮時間,還可以保留內餡的鮮美。
3.合理搭配
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不要壹餐只吃粽子,壹定要搭配蔬菜(最好是綠葉菜,澱粉類蔬菜除外)食用。蔬菜尤其是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增加飽腹感,避免壹旦開吃就剎不住,也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高峰。
4.監測血糖
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程度不壹樣,有些糖友平時飲食習慣較好,偶爾吃壹個粽子不會影響到血糖。而有的糖友本身血糖就控制不佳,吃粽子又沒有講究技巧,就很容易造成餐後血糖飆升。建議糖友們在吃粽子前後各測壹次血糖,看自身對粽子的耐受如何,決定下次是否要吃,或者吃多少,如果吃壹點血糖就明顯上升,那最好還是不要吃了。
這還用問,肯定高!最好管住嘴,不吃。實在太饞了就吃半個或壹個。千萬不要多吃。吃粽子就要相應減少其他主食的數量,控制攝入的總熱量。預祝糖友們端午節安康!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通常是不建議吃粽子的,因為常見的粽子的主原料是糯米,而糯米對血糖的影響甚至會高於白米等精細米面,同時南北方的粽子制作會有些許不同,北方偏向甜粽子,而南方以鹹肉粽子居多, 但不論是添加了大棗的甜粽子還是加入了動物油脂和肉、蛋黃等的鹹粽子,都不太適合糖友們食用。
如果特別想吃,或者為了迎合端午節的節日氛圍,可以少吃壹些應應景,控制在50克左右為宜,同時為了降低其對血糖的影響,可以註意以下小技巧:1、條件允許,在家自制粽子,在糯米的基礎上,增加小米、赤小豆、藜麥等粗糧 ,比例可以大概控制在4:1:1:0.5,這樣的粽子血糖反應會相對低壹些。
2、避免吃添加了糖、蛋黃、豬油等動物油的粽子, 可能有朋友會說,缺少了它們粽子就沒有靈魂了,可以與血糖相比,孰輕孰重自己斟酌。
3、吃粽子就相當於主食了,同時要搭配蔬菜、豆類或少量肉類來吃, 綜合下血糖反應,避免餐後血糖大幅度升高。
對於平時血糖控制不太理想的朋友,粽子還是盡量不吃,如果血糖控制達標,那麽偶爾少吃壹些也可以,註意監測下餐後的血糖反應,如果升高幅度較大,那麽粽子這種食物以後還是盡量遠離吧。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糖尿病人絕對不能吃粽子,為什麽這樣說呢?白粽子,豆沙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全部不能吃。糯米加大米的葡萄糖糖分百分之壹百胰腺內分泌不能分解產生抵抗,糖分流入血液,打針吃藥形成抗耐性,本來胰腺細胞還能保存壹點,吃下去粽子強行分解不掉葡萄糖,胰腺受到損傷大門關閉,胰腺會發炎,急性胰腺炎會威脅人的生命(死亡),也會得胰腺癌,糖尿病人本身腸胃功能很容易產生腹瀉,吃了棕子後更嚴重會不消化不良產生腹瀉。慢性腹瀉產生也就是得了慢性腸胃炎,壹句話,糖尿病人不要吃粽子嘴饞非要吃那也沒辦法,只有自己負責。
粽子由糯米做成,粘度高,不易消化,並且缺乏植物纖維,含有較多的脂肪,鹽,還有糖。拿壹個鹹粽子舉例,含米量約壹碗米飯,熱卡400-500卡。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後血糖高的患者,不建議吃。原因如下:1.粽子含有紅棗,豆沙等等,易導致血糖增高,不利於疾病控制,長久以往,會損傷殘存的胰島細胞功能;2.糯米本身屬於澱粉,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與普通大米或粳米相比,其不易消化,更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時候食用。
在講粽子對血糖的影響之前,給大家科普壹個概念:血糖負荷(GL值),大家可能對血糖指數(GI值)很熟悉,但對GL值很陌生,那什麽是GL值呢?
血糖負荷(GL)=GI/100*碳水化合物含量,GL 10為低GL食物,GL 20為高GL食物。GL值比GI值更能準確反映壹個食物對血糖程度的影響。GL值越高,說明該食物對血糖的影響越大。
那粽子的GL值是多少呢?
粽子的GL值為30.2,屬於高GL食物,也就說明粽子對血糖的影響是很大的。
有些人和我說,我感覺粽子很難消化,為什麽會對血糖影響那麽大呢?
因為粽子的支鏈澱粉含量比直鏈澱粉高,所以感覺難消化吸收。
直鏈澱粉可以比作是壹直線,只有兩個作用位點(頭和尾)。但支鏈澱粉像有很多小叉的樹枝,能夠作用的位點很多(釋放糖快)。但是樹枝分叉的地方我們沒有澱粉酶能夠拆開,最終並不能把整個樹杈拆開(卡在節點),所以並不能消化完全,所以感覺難消化。然而直鏈雖然慢,但總歸會拆完。
但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都會被酶分解,引起血糖升高。難消化的只是支鏈澱粉的節點。所以,難消化並不影響其對血糖的影響。
那糖友如何吃粽子會減輕對血糖的影響呢?
1、粽子盡量不要作為加餐食用,建議作為正餐代替主食食用;
粽子和主食如何交換?
35克白粽 40克赤豆粽 50克鹹肉粽 60克白米飯 35克饅頭(均指熟重)
2、粽子盡量放在壹餐的最後食用
每餐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葷菜,最後菜和粽子壹起吃。因為先吃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包裹碳水化合物,減緩餐後血糖的波動。
3、餐前半小時喝200毫升純牛奶
餐前半小時喝200毫升純牛奶,可以產生餐前負荷的作用。餐前負荷法能夠增加胰島素釋放並降低餐後高血糖反應,這種方法適合用於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妊娠糖的患者。
糖友們如果很想吃粽子,可以按照我的方法吃粽子,相信您的餐後血糖可以控制的棒棒的!
糖尿病的特點之壹就是高血糖,治療重點也是要控制好血糖,減少並發癥的發生。糖尿病人在飲食上,要求比較嚴格,飲食治療在糖尿病人的治療中與藥物治療占有同等地位。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端午節的傳統之壹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原材料主要是糯米,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嗎?
無論是南方的粽子,還是北方的粽子,其主食食材是糯米。糯米中所含有的支鏈澱粉比較多,支鏈澱粉在身體中更容易被吸收,也就造成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比較快,很多糖尿病患者也就對粽子產生了望而卻步的心態。唯恐吃完粽子之後,餐後血糖出現飆升。
粽子中的糯米,血糖指數比較高,屬於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因此也被高血糖的人列為飲食禁區。其實,粽子也可以變換壹下制作方法。就像是饅頭,用小麥粉制作而成。也可以摻雜粗糧,做成粗糧饅頭。
糯米的升糖指數高,在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加入花生米,紅豆、黑米、玉米等粗雜糧,做成雜糧粽子。雜糧的加工度較低,能夠保留較多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有利於調控血糖。
雜糧粽子,摻雜了粗雜糧,營養素含量也會有所提升。再加上花生、腰果等堅果,還可以提高粽子的蛋白質含量。糖尿病人不能糯米粽子,卻可以吃雜糧粽子。這樣的粽子對於高血糖的人來說,不僅可以滿足自己想吃粽子的欲望,也能夠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飲食治療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有些血糖指數高的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學會合理搭配食物,才能夠讓飲食起到調控血糖的作用。其實,不僅僅是饅頭和粽子,米飯如果搭配合理,糖尿病人也可以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