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鍋底料的做法
制作過程 1、將牛油放入鑊中燒熱,投入花椒15克、幹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後放入四川麻辣火鍋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將其余材料同老湯放入鑊中煲滾,再煮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用火鍋味碟佐食。
其實有很多種做法,但是都是鍋底不同,自己調味把
麻辣火鍋的做法:
按5公斤骨頭湯的比例:
1、四川《鵑城牌》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
2、幹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幹姜(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長的節)250克;副食品店出售的150克大料壹袋(回香八角山奈等);鹽適量(視妳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鹹);雞精壹大勺
炒料火候很關鍵: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後(關火)將幹辣椒和花椒略過油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註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幹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鐘後即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幹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註意事項: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面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豆瓣最好用《鵑城牌》郫縣豆瓣才是正宗的,別的有很多產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原油(即非精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色拉油等精煉油效果好些
1甘菘 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壹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之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2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幹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3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壹味香料。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5草果 壹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藥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6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藥性溫,味辛。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靈草 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壹味香料。9排草 與靈草壹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壹味香料。10白豆蔻 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藥店有寫為百11肉豆蔻 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藥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12桂皮 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