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不等於事實
在英國,關於這個國家是否應該成為歐盟壹部分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半個世紀。在任何階段——我們要加入嗎?我們要脫歐嗎?我們該不該簽這個條約——雙方都會充滿激情地提出各自的觀點並進行辯論,妳大概以為,現在這個國家應該已經確定哪個是正確答案了,對不對?畢竟爭了那麽久,但他們並沒有找到答案(也許永遠也找不到答案)[插圖]。
為什麽沒找到答案呢?很簡單,因為這裏不存在正確或錯誤的答案。除非走到那壹步,沒人知道脫歐會給經濟、移民和工業帶來什麽影響。人們說的都是預測、假設和最壞的情況。所有聲稱事實能夠支持論點的人都是在搞笑。如果事實確實壓倒性地支持某種觀點,我們肯定早就被說服了。
這些人有的只是壹個觀點,壹個源自他們內心,而非理性大腦的信念。有人想成為歐洲的壹部分,有人覺得移民對國家有害,有人認為權力應該更多地移交地方。這些信念都可以理解,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信念都能***存,人們因此無法達成壹致。每個人都能找到支持自身立場的案例、數據和論點,顯然人人也都會無視不支持自身立場的案例、數據和論點。
這就是人們常說不要討論政治或宗教問題的原因,因為最終總會導致爭論。人們不會因為理性的爭論而改變自身觀點,因為這些問題本身就不是理性問題。那些被認為是合理的信仰,並非都是通過合乎邏輯的推理得出來的,信仰也不會接受有邏輯的推理。可人們仿佛像對待理性問題壹樣喜歡討論這些問題,又會在壹系列對自身非理性立場提出重大挑戰的事實、數據面前變得異常激動。
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麽在這個問題上不自知,不確定他們為什麽覺得說出以下這番話是不可接受的:“我沒興趣和妳有邏輯地爭論,謝謝。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想法,我不覺得有必要對此進行理性的辯論。這與事實無關,這只是建立在我個人價值觀上的想法。”
實際上,我們都是先在個人價值觀的基礎上確定了壹個立場,隨後再用我們認為合乎邏輯的推理、用碰巧支持自己的事實和案例對這個立場做出了合理化解釋。
秉持非理性的信念並沒有錯,但我們自己需要意識到這壹點。其他人這麽做時妳也要心知肚明(只不過他們不像妳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明白自己絕不可能在爭論中戰勝對方,因為那根本不是壹個可爭論的話題。如果願意,妳當然可以和其他人討論,但要接受無法取得任何成功的現實。
那些被認為是合理的信仰,並非都是通過合乎邏輯的推理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