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是什麽意思
木偶是指木刻偶像。
木偶是壹個漢語詞匯,讀音為mùǒu,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指木刻偶像。用木頭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東西,常用來形容癡呆的神情,隋代木偶人增加了關節活動。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也叫傀儡戲。
西漢時,木偶除廣泛用於“喪家之樂”和“賓婚嘉會”,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述,木偶還曾用於戰爭:漢高祖劉邦與匈奴交戰,“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
木偶介紹:
木偶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壹種傳統戲曲形式,受漢族文化影響,中國壹些少數民族也有木偶戲表演。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中國木偶戲發展的壹個重要時期,木偶的制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壹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
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範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出現了遼西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邵陽布袋木偶戲、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石阡木偶戲、陽提線木偶戲、泰順藥發木偶戲、臨高人偶戲等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