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箭失敗
1996年2月15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下稱“長三乙”)點火起飛後約兩秒,火箭飛行姿態出現異常,火箭低頭並偏離發射方向向右傾斜。飛行約22秒,火箭頭部墜地,撞到離發射架不到2公裏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並造成人員傷亡。
這是長三乙首次發射國際通信衛星,長三乙是當時中國航天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捆綁了4個助推器。“我是長三乙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我們的膽子也夠大了,首飛就承擔發射壹顆國際衛星,全世界公開廣播,這在國際上也沒有先例。
但是,“火箭起飛22秒,就像運動員跳高,跨過壹個橫桿不往上飛就斜掉下去了。”
那段時光是龍樂豪刻骨銘心的疼,也讓這位總設計師“壹夜白頭”。他說,“那時才真正知道什麽叫痛苦。說實話,我沒想到失敗得這麽慘。”
因為承擔國外衛星發射,國際慣例是允許失敗的,但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失敗原因調查清楚。“改進措施是不是有效?妳說了不算,要找第三方來評定。我們當時請了美、德、法、英的5個專家來,我跟他們報告了3天,他們非常認可。當時我從事火箭研究30多年了,從經驗來看,火箭的總體設計方案沒有問題”。
14年後,龍樂豪談起這次失敗時說,“我沒有灰心,問題不在於有沒有失敗,重要的是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改進研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今後的失敗或避免失敗。”
後來,故障原因查明為壹個電子元件失效。面對輿論的壓力,龍樂豪帶領團隊不斷推理,反復試驗,全面審查了火箭總體技術方案,再次認定正確無疑,並在此基礎上,圍繞設計、生產、產品質量控制、研制管理等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復查,完成了12類、122項試驗,提出44項、256條改進措施,從而確保了後續飛行試驗皆獲成功。